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07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包括内置有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的充电基座,充电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内导电部,内导电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滑动连接,内导电部的顶部延伸至充电基座的外侧并设置有导电弧面;充电基座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伴随内导电部同步滑动的外环架,外环架上转动设置有外导电滑环,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与导电弧面相对滑动连接,外导电滑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外导电滑环的外环面连接的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轴向与周向上灵活调节充电接口的位置,能够满足轴向与周向上不同方位的充电设备的连接充电需求,有效提高了充电空间的利用率。了充电空间的利用率。了充电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在电子设备电量耗尽时就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装置多为固定的充电插座、无线充电座等,其充电位置、接口位置固定,这就造成电子设备的连接位置相对固定。尤其是在环境狭窄或电子设备充电线缆长度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充电设备就难以满足多方位的充电需求,进而造成充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低下。
[0003]因此,针对传统的充电装置存在的不能灵活调节其充电接口的位置,造成充电空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能够在轴向与周向上灵活调节充电接口的位置,进而能够满足不同方位的充电设备的连接充电需求,有效提高了充电空间的利用率。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包括内置有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的充电基座,所述充电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内导电部,所述内导电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内导电部的顶部延伸至充电基座的外侧并设置有导电弧面;所述充电基座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伴随内导电部同步滑动的外环架,所述外环架上转动设置有外导电滑环,所述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与导电弧面相对滑动连接,所述外导电滑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外导电滑环的外环面连接的插口。
[0007]第一电滑轨与充电基座中的火线接口连接,第二电滑轨与充电基座中的零线接口连接,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之间滑动设置有内导电部。通过滑动内导电部,进而调节内导电部的轴向位置,以满足在轴向上更多位置进行充电。内导电部的顶部延伸至充电基座外侧并设置有供外导电滑环转动安装的导电弧面,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与导电弧面配合滑动连接。充电基座的外侧位于外导电滑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导电滑环的外环架,外导电滑环与外环架之间相对转动连接,实现外导电滑环在内导电部外侧的相对转动。外导电滑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保护罩用于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外导电滑环,同时在保护罩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外导电滑环连接的插口,通过转动外导电滑环,进而调节插口的朝向位置,以满足在周向上更多位置进行充电。充电基座通过连接导线或连接插口与电源连接,然后将需要充电的设备与保护罩上的插口连接,此时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内导电部、外导电滑环、充电设备内部电路构成连通回路实现充电。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内导电部位于充电基座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导电套,所述内导电部位于充电基座内部的另一端设
置有与第二电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二导电套;所述内导电部顶部的导电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导电槽与第二导电槽,所述第一导电槽与第一导电套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槽与第二导电套连接,所述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分别与第一导电槽、第二导电槽滑动连接。
[0009]内导电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路,第一线路用于连接第一导电套与第一导电槽。内导电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线路,第二线路用于连接第二导电套与第二导电槽。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延伸至第一导电槽内并与第一导电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延伸至第二导电槽内并与第二导电槽滑动连接。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插口包括第一插口与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与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插口与第二连接块连接。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插口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分贝与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连接。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层。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基座的外侧设置有外滑轨,所述外环架的内环面上设置有与外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外环架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滑动环槽,所述滑动环槽中转动安装有外导电滑环。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弹性定位件,所述内导电部的导电弧面上对应弹性定位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件伴随外导电滑环的转动进入定位孔中或从定位孔中脱出。
[00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弹簧、定位凸触,所述弹簧设置在外导电滑环的内环面上,所述弹簧靠近导电弧面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触。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在充电基座的内部设置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并在第一电滑轨与第二电滑轨之间轴向滑动安装内导电部,使得内导电部在实现导电的同时能够进行轴向的灵活滑动,实现充电的插口在轴向的灵活位置调节,进而满足轴向方向上更多的充电位置需求,有效提高了轴向方向上的充电空间利用率;同时,本技术还在内导电部的外侧转动设置有外导电滑环,并在外导电滑环的外侧安装有周向布设有若干插口的保护罩,通过转动外导电滑环,进而带动保护罩上的插口进行周向转动,实现充电的插口在周向的灵活位置调节,进而满足周向方向上更多的充电位置需求,有效提高了周向方向上的充电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充电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3为内导电部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充电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外环架与充电基座的安装示意图。
[0025]其中:1

充电基座;2

外环架;3

保护罩;4

插口;5

外滑轨;6

弹性定位件;111

第一电滑轨;222

第二电滑轨;100

内导电部;200

外导电滑环;001

第一导电套;002

第二导电套;01

第一导电槽;02

第二导电槽;61

弹簧;62

定位凸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的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内置有第一电滑轨111与第二电滑轨222的充电基座1,所述充电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滑轨111、第二电滑轨222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内导电部100,所述内导电部1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包括内置有第一电滑轨(111)与第二电滑轨(222)的充电基座(1),所述充电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滑轨(111)、第二电滑轨(222)连接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内导电部(100),所述内导电部(1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滑轨(111)、第二电滑轨(222)滑动连接,所述内导电部(100)的顶部延伸至充电基座(1)的外侧并设置有导电弧面;所述充电基座(1)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伴随内导电部(100)同步滑动的外环架(2),所述外环架(2)上转动设置有外导电滑环(200),所述外导电滑环(200)的内环面与导电弧面相对滑动连接,所述外导电滑环(200)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外导电滑环(200)的外环面连接的插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率高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部(100)位于充电基座(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滑轨(111)滑动连接的第一导电套(001),所述内导电部(100)位于充电基座(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电滑轨(222)滑动连接的第二导电套(002);所述内导电部(100)顶部的导电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导电槽(01)与第二导电槽(02),所述第一导电槽(01)与第一导电套(001)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槽(02)与第二导电套(002)连接,所述外导电滑环(200)的内环面分别与第一导电槽(01)、第二导电槽(02)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嘉正孟祥甫马晓琴马占海薛峪峰李炳胜郭志华芮光辉田光欣张俊超马海瑛孙妍韩伟东罗红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