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支柱,所述推杆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一侧的外侧壁粘合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安装片焊合在配重箱底端的两侧,然后把配重箱经过安装片内部的定位孔,让夹持板对配重块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在橡胶垫粘合后增大一定程度的防滑性能,在对配重夹持后用锁紧帽进行转动锁紧,当公路场景中产生较大的风力时,例如遇到台风天后,可以增加配重块完成防倾倒工作,而也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择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只需要把锁紧帽卸下后再次推动推杆让夹持板对配重块进行夹持即可,如此操作也较为便利,使得在暴露环境中起到了较好的防倾倒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路基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路基是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基面,其中就包括对于高速公路的修建,高速公路一般来说是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其中间供给车辆行驶而两侧则需要加装防撞结构进行使用,因此公路路基防撞结构例如公开号CN210857065U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具备可缓冲撞击等优点,但是大部分状况下例如此类防撞结构需要暴露在外,而天气因素会影响整体的使用,尤其是台风天如若发生倾倒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类配重防倾倒结构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配重防倾倒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侧壁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内部固定有加强栓,所述支柱的两端均固定有防护板,所述支柱底端的两端均设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安装在底板顶端靠近支柱底端两端的位置处,所述配重箱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内部固定有定位孔,所述配重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内部贯穿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的外侧壁套设有锁紧帽,所述推杆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一侧的外侧壁粘合有橡胶垫。
[0005]优选的,所述安装片关于配重箱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定位孔关于安装片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6]优选的,所述推杆一侧的外侧壁和锁紧帽内部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板和橡胶垫内部之间形成粘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柱底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块,所述支护块固定在支柱的两侧,所述支护块的底端均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安插有连杆。
[0008]优选的,所述支护块关于支柱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护块和支柱内部之间形成焊合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块关于垫板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之间焊合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均焊合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在防护板之间呈等间距排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不仅提高了该公路路基防撞结构的配重防倾倒能力,也同时提高了该公路路基防撞结构的支护稳定能力和加固能力;
[0011](1)通过把安装片焊合在配重箱底端的两侧,然后把配重箱经过安装片内部的定
位孔,加装螺丝等固定部件固定在支柱的顶端,然后在配重箱的槽内放置配重块,然后把推杆推动,带动夹持板发生平移,让夹持板对配重块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在橡胶垫粘合后增大一定程度的防滑性能,在对配重夹持后用锁紧帽进行转动锁紧,当公路场景中产生较大的风力时,例如遇到台风天后,可以增加配重块完成防倾倒工作,而也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择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只需要把锁紧帽卸下后再次推动推杆让夹持板对配重块进行夹持即可,如此操作也较为便利,使得在暴露环境中起到了较好的防倾倒工作;
[0012](2)通过把支护块焊合在支柱底端的两侧,然后让垫板进行底部固定,当连杆呈倾斜状态固定时,两个连杆存在交点,在交点处横拉出一个支杆再次和支柱的侧壁相互固定,在支护块和连杆整体的相互配合下,对支柱整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护处理;
[0013](3)通过把防护板分布在支柱的两端后,当公路车辆发生意外状况时,该防护板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工作,同时由于两个防护板之间增加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让防护板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弯能力,在受到撞击后,不会轻易发生轻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配重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支护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支柱;2、加固板;3、加强栓;4、支护结构;401、垫板;402、连接块;403、连杆;404、支护块;5、底板;6、配重结构;601、配重箱;602、安装片;603、推杆;604、预留孔;605、定位孔;606、夹持板;607、锁紧帽;608、橡胶垫;7、防护板;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包括底板5,底板5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支柱1,支柱1的外侧壁设有加固板2,加固板2的内部固定有加强栓3,支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防护板7,支柱1底端的两端均设有配重结构6,配重结构6包括配重箱601,配重箱601安装在底板5顶端靠近支柱1底端两端的位置处,配重箱6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片602,安装片602的内部固定有定位孔605,配重箱60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预留孔604,预留孔604的内部贯穿有推杆603,推杆603一侧的外侧壁套设有锁紧帽607,推杆603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板606,夹持板606一侧的外侧壁粘合有橡胶垫608;
[0021]安装片602关于配重箱60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定位孔605关于安装片602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推杆603一侧的外侧壁和锁紧帽607内部之间形成螺纹连接,夹持板606和橡胶垫608内部之间形成粘合连接,在工作操作的过程中较为便利;
[0022]支柱1底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护结构4,支护结构4包括支护块404,支护块404固定在
支柱1的两侧,支护块404的底端均固定有垫板401,垫板40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402,连接块402的内部安插有连杆403;
[0023]支护块404关于支柱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支护块404和支柱1内部之间形成焊合一体化结构,连接块402关于垫板40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在整体配合下提高了一定的支撑稳定性,在三角形设计下提高了整体的支护能力;
[0024]防护板7之间焊合有第一加强筋8,第一加强筋8的两侧均焊合有第二加强筋9,第一加强筋8在防护板7之间呈等间距排列,提高了一定的抗弯能力,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好的提高了对防护板7的防护能力。
[0025]工作原理:首先,先把底板5预埋在公路路基下,而支柱1表露在外,该支柱1和底板5相互焊合固定,用于固定处理,而配重箱601的外表面和安装片602较底端的部分,也预埋在基面内,但是上半大部分预留在外,在定位孔6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支柱(1),所述支柱(1)的外侧壁设有加固板(2),所述加固板(2)的内部固定有加强栓(3),所述支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防护板(7),所述支柱(1)底端的两端均设有配重结构(6),所述配重结构(6)包括配重箱(601),所述配重箱(601)安装在底板(5)顶端靠近支柱(1)底端两端的位置处,所述配重箱(6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片(602),所述安装片(602)的内部固定有定位孔(605),所述配重箱(60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预留孔(604),所述预留孔(604)的内部贯穿有推杆(603),所述推杆(603)一侧的外侧壁套设有锁紧帽(607),所述推杆(603)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板(606),所述夹持板(606)一侧的外侧壁粘合有橡胶垫(6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602)关于配重箱(60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定位孔(605)关于安装片(602)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灏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