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接头及集装箱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99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接头及集装箱电池系统,其中所述集成接头用于电池系统的充、换电,包括接头座、接头结构以及液冷水管,所述接头座具有相对的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接头结构包括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所述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均贯设于所述接头座内,且均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能够显露出,以分别对应电连接电池系统与充换电站的高压端口、电池系统与充换电站的低压端口,所述液冷水管贯设于所述接头座内,且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能够显露出,用于连接液冷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降温,使得电池系统的充、换电更为便捷。换电更为便捷。换电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接头及集装箱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接头及集装箱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船舶的电能供给一般采用集装箱式电池系统,集装箱式电池系统作为动力电池,集装箱式电池系统具有储电量大,电芯集成程度高的特点,集装箱式电池系统在进行充、换电时,电芯会大量发热,在进行充、换电时,还需要连接液冷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降温,因此动力电池与船或充换电站连接过程复杂,强电、弱电及水路需要分别连接,不易实现电池的便捷充电以及电池的便捷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接头,旨在解决电池系统充、换电时充电电路连接复杂,无法快捷插接充电端口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集成接头,用于电池系统的充、换电,所述集成接头包括:
[0005]接头座,具有相对的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
[0006]接头结构,包括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所述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均贯设于所述接头座内,且均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能够显露出,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接头,用于电池系统的充、换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头包括:接头座,具有相对的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接头结构,包括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所述强电接头结构和弱电接头结构均贯设于所述接头座内,且均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能够显露出,以分别对应电连接电池系统与充换电站的高压端口、电池系统与充换电站的低压端口;以及,液冷水管,贯设于所述接头座内,且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能够显露出,用于连接液冷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降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分别包括第一插接外端和第一插接内端、第二插接外端和第二插接内端,并以所述第一插接外端和第二插接外端分别对应电连接电池系统与充换电站,所述第一插接内端和所述第二插接内端插合,以使所述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水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插接端上的第一管段和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端上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包括显露于所述第一插接外端的第一连接管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内端的第一连接接头、所述第二管段包括显露于所述第二插接外端的第二连接管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内端的第二连接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用以分别连接外部液冷系统和电池系统内的液冷管路,所述第一插接内端和所述第二插接内端相互插接设置,以实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治军张金铭张毅鸿何秋亮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