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DAF烧录装置,包括有放置部件;镜子部件,所述镜子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近景部件,所述近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所述近景部件所在平面和所述镜子部件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中景部件,所述中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近景部件后侧;远景部件,所述远景部件对应所述放置部件设于所述中景部件后侧;通过PDAF烧录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人为切换远景近景导致操作繁琐及影响烧录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无需人为来回切换远近景板,保证远近景板位置放置精准性,使其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相对稳定,保证烧录质量。证烧录质量。证烧录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DAF烧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PDAF烧录
,具体涉及一种PDAF烧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DAF相位对焦,它的全称是PhaseDetect1nAutoFocus,字面意思就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0003]在现有技术进行PDAF烧录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远近景进行读取相应数值并算出差值,常规采用操作人员来切换远景和近景,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且通过人为来回切换远景近景,也容易导致位置放置的不精准,影响烧录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PDAF烧录装置,通过PDAF烧录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人为切换远景近景导致操作繁琐及影响烧录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无需人为来回切换远近景板,保证远近景板位置放置精准性,使其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相对稳定,保证烧录质量。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PDAF烧录装置,包括有:
[0007]放置部件;
[0008]镜子部件,所述镜子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
[0009]近景部件,所述近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所述近景部件所在平面和所述镜子部件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0010]中景部件,所述中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近景部件后侧;
[0011]远景部件,所述远景部件对应所述放置部件设于所述中景部件后侧。
[0012]本技术中,将产品放在放置部件中,先进行白板测试,近景部件移动至放置部件正后侧,进行OTP烧录;接着近景部件移开,镜子部件移动至放置部件正后侧,进行跑远焦,并记录相应值;其次,镜子部件移走,同时中景部件移动至放置部件正后侧,进行跑近焦,并记录相应值;分别记录远焦相应值和近焦相应值这两个值,并写在软件的模组里;再进行白板校正,最后进行现场校正,完成PDAF烧录。其中各个部件的运作均可通过现有程序调节实现,如采用PLC控制程序。其内部软件程序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通过设置各部件的位置排布放置,可使得PDAF烧录过程有序进行,且镜子部件、近景部件、中景部件活动设置于放置部件后侧,便于需要的时候进行切换相应的位置,大大简化了操作,无需人为来回切换远近景板,且保证远近景板位置放置精准性,使其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相对稳定,保证烧录质量。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放置部件包括有支撑块、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端的第一放置块、对应所述第一放置块下端且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二放置块。所述支撑块包括有支撑所述中景部件和所述远景部件的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与所述
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的第三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后侧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块连接;所述第二放置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构成容置腔。其中,容置腔可用于放置烧录过程中的物料,便于操作的便捷性。通过支撑块的结构设计,有效保证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烧录过程的稳定性。且其结构分布合理紧凑,第一滑轨设计巧妙,便于后续的近景部件和镜子部件的运作持续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有2条。通过该设置,可保证近景部件和镜子部件的移动稳定性,使得近景部件和镜子部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衡,保证移动平稳性,大大减少晃动现象。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端的第一放置板、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上的固定卡具。其中,固定卡具用于卡住产品,便于进行烧录,且对称设置,可同时进行2个产品的烧录,提高作业效率。且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板,可将固定卡具相应设置在一定高度,便于进行烧录。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具包括有贯穿于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卡孔、对应所述卡孔且与所述第一放置板铰链连接的孔盖。其中,卡孔用于卡嵌产品并将产品正对远景部件。孔盖用于固定卡嵌在卡孔内的产品。通过该设置,在进行PDAF烧录前,打开孔盖,将产品卡嵌进卡孔内,再将孔盖盖上,再进行后续的烧录,保证产品在烧录过程中的稳定。
[0017]进一步的,所述镜子部件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上端的镜子框架、固定嵌于所述镜子框架内的镜片。通过该设置,镜子部件移动过程为: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移动,使用镜子部件时,带动镜子框架移动至第一放置块正后端,使得镜片正对卡孔位置;不使用镜子部件时,移动至第一放置块侧后端,便于镜子部件在不同作业过程中的位置变换,保证镜子部件运作灵活性。其中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之间的活动连接可通过现有气缸推动实现,控制程序可采用PLC程序实现。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近景部件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五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上端的第一框架、固定嵌于所述第一框架内的近景板。其中,近景板采用的是黄板。通过该设置,近景部件移动过程为:第二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移动,使用近景部件时,第二滑块通过第五支撑板带动第一框架移动至第一放置块正后端,使得近景板正对卡孔位置;不使用近景部件时,移动至第一放置块侧后端,便于近景部件在不同作业过程中的位置变换,保证近景部件运作灵活性。其中,第二滑块和第一滑轨之间的活动连接可通过现有气缸推动实现,控制程序可采用PLC程序实现。且由于在整体烧录过程中,镜子部件和近景部件无需同时正对放置部件,而将近景部件和镜子部件设计在同一第一滑轨上活动,结构设计分布合理,保证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中景部件包括有连接于所述放置部件上的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活动连接的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块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框架、固定嵌于所述第二框架内的中景板。通过该设置,中景部件移动过程为:第三滑块在第二滑轨上移动,使用中景部件时,第三滑块带动第二框架移动至第一放置板正后端,使得中景板正对卡孔位置;不使用中景部件时,移动至第一放置板侧后端,便于中景部件在不同作业过程中的位置变换,
保证中景部件运作灵活性。其中,第三滑块和第二滑轨之间的活动连接可通过现有气缸推动实现,控制程序可采用PLC程序实现。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远景部件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部件上的第六支撑板、与所述第六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框架、固定嵌于所述第三框架内的远景板。通过该设置,在跑远焦过程中,需要将镜子部件移动至第一放置块正后端,且卡孔中的产品通过镜片正对远景板,进行跑远焦。其中将远景板固定在第三框架内,且通过第六支撑板支撑第三框架,保证远景板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远景板尺寸相对设置较大,采用固定连接减少远景板的移动,保证远景板的耐用性。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通过PDAF烧录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人为切换远景近景导致操作繁琐及影响烧录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无需人为来回切换远近景板,保证远近景板位置放置精准性,使其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相对稳定,保证烧录质量。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AF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放置部件;镜子部件,所述镜子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近景部件,所述近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部件后侧,所述近景部件所在平面和所述镜子部件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中景部件,所述中景部件活动设于所述近景部件后侧;远景部件,所述远景部件对应所述放置部件设于所述中景部件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AF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件包括有支撑块、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端的第一放置块、对应所述第一放置块下端且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二放置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AF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有支撑所述中景部件和所述远景部件的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的第三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后侧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块连接;所述第二放置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构成容置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DAF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有2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AF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端的第一放置板、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伟,吴丙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众联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