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84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轮毂、控制部件以及推杆;其中:所述轮毂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轮毂之间形成配合连接部;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通过驱动所述推杆转动,带动所述轮毂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控制部件形成运动趋势,用于控制内窥镜蛇骨弯曲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大大降低了物料成本;零件尺寸大小合适,工作抓取操作方便,调节方式简单工人易上手;制作工艺简单,通过普通的注塑工艺即可批量加工制作,适宜推广。适宜推广。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具有可以插入体腔内或管路内的细长插入部的电子内窥镜已被广泛使用。内窥镜主要由操作部、插入部、信号传输组件等组成;插入部的前端处具有可控制调弯的弯曲部(蛇骨),操作部设置有驱动及调弯控制装置。目前,市面有多种可以实现此调弯控制功能的装置,该调弯控制装置通常为重复使用,基于重复性使用要求,需要在设计时考虑清洗灭菌时的密封性问题,因此现有的调弯装置多设计为多台阶结构,其中有两个台阶用来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由于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产生了对一次性内窥镜手持部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调弯装置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生产工序麻烦,生产组装多依靠人工的生产经验,无法提高工作效率,无法满足一次性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轮毂、控制部件以及推杆;其中:所述轮毂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轮毂之间形成配合连接部;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通过驱动所述推杆转动,带动所述轮毂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控制部件形成运动趋势,用于控制内窥镜蛇骨弯曲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盘和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控制部件固定机构和配合连接机构;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两根牵引绳,相应地,所述控制部件固定机构,包括:凹槽轨道、对称设置的一对穿绳孔、对称设置的一对穿绳槽和对称设置的一对螺丝锁付部件;其中,所述穿绳孔和所述凹槽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轮毂盘的圆周面上,所述穿绳槽和所述螺丝锁付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任一侧面上;两根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在所述螺丝锁付部件上锁紧,并依次穿过所述穿绳槽和所述穿绳孔进入所述凹槽轨道,并在所述凹槽轨道的限制作用下使得所述牵引绳在所述轮毂盘的圆周面上移动;所述配合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一侧面上的圆形凸台和设置于所述轮毂盘另一侧面上的方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和所述方形凸台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应位置配合连接形成配合链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调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辉何浩翔朱相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