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78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取样管的下端与卸灰箱连接,在取样管内设有与管腔大小相适应的接灰斗,卸灰箱的内腔大于接灰斗;所述接灰斗包括倾斜设置且左低右高的底板,底板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通过立板围合,底板的左侧为排灰口;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接灰斗在取样管和卸灰箱之间往返移动;在卸灰箱内安装用于承接排灰口落料的喇叭管,喇叭管的下端伸出卸灰箱,收集瓶与喇叭管的下端螺纹连接。通过接灰斗自身结构设计同时配合喇叭管的使用,可以尽量避免下料时飞灰落在卸灰箱底板上。收集瓶采用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和拆卸均非常方便,增加取样过程中的便利性。增加取样过程中的便利性。增加取样过程中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排放测量
,尤其涉及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领域,通常会大量使用燃煤锅炉来进行煤的燃烧以提供热量。因此,控制燃煤锅炉在煤燃烧过程中热量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此,需要对煤燃烧产物烟气中的含碳量进行测量。
[0003]目前,对于烟气中含碳量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飞灰含碳量实现,在测量飞灰含碳量时,需要对烟道中的飞灰进行取样。专利申请号2015203711838,一种烟道飞灰取样装置,包含有不锈钢取样管、飞灰取样头、烟气导流孔、透明集灰器,所述不锈钢取样管一端管口密封,另一端连接透明集灰器,所述不锈钢取样管的烟气迎流侧管壁上由密封端自上而下在烟道中均匀分布有飞灰取样头,与飞灰取样头相对方向的不锈钢取样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烟气导流管。
[0004]以上申请由于顶杆螺栓和连接密封件的设置,使得透明集灰器在安装以及拆卸时均不方便,增加取样难度。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收集瓶不仅拆卸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定量取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取样管的上端管口封闭,取样管的上部插入烟道,在取样管的上部设有进烟孔和导流孔,取样管的下端与卸灰箱连接,在取样管内设有与管腔大小相适应的接灰斗,卸灰箱的内腔大于接灰斗;所述接灰斗包括倾斜设置且左低右高的底板,底板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通过立板围合,底板的左侧为排灰口;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接灰斗在取样管和卸灰箱之间往返移动;在卸灰箱内安装用于承接排灰口落料的喇叭管,喇叭管的下端伸出卸灰箱,收集瓶与喇叭管的下端螺纹连接。通过升降机构可以控制接灰斗的升降行程,当接灰斗位于取样管内时,取样管的管壁可以堵住排灰口,烟气进入取样管后,飞灰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接灰斗内,其余烟气通过导流孔排出。当接灰斗接满飞灰后,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接灰斗下行至卸灰箱内,由于排灰口失去取样管的封堵,同时接灰斗为倾斜设置,因此,接灰斗内的飞灰下落至喇叭管并经喇叭管进入收集瓶。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位于卸灰箱的外部,气缸的缸体通过连接板与卸灰箱固定;气缸的推杆伸入卸灰箱内,推杆的上端固接安装板,安装板与接灰斗的底板连接。
[0008]优选的,为了便于顺利排灰,安装板与接灰斗的底板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安装板固接,另外一端与接灰斗的底板固接;在接灰斗的底板上安装小型振动器。安装时,弹簧应选用具有一定硬性的弹簧,弹簧要对接灰斗起到支撑且不会弯曲。排料时,开启
小型振动器,会实现接灰斗轻微抖动,使飞灰顺利下落。
[0009]优选的,在取样管的管壁上安装料位计,料位计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气缸、小型振动器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
[0010]优选的,导流孔位于进烟孔的下方,进烟孔和导流孔分别位于取样管管壁的两侧。
[0011]优选的,在烟道上设有供取样管插入的通孔,取样管穿过通孔并与烟道焊接固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接灰斗自身结构设计同时配合喇叭管的使用,可以尽量避免下料时飞灰落在卸灰箱底板上。收集瓶采用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和拆卸均非常方便,增加取样过程中的便利性。
[0014]2、在取样管的管壁上安装料位计,可以实现每次取样量接近一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接灰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卸灰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接灰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示:
[0020]1、取样管,2、烟道,3、进烟孔,4、导流孔,5、料位计,6、卸灰箱,7、气缸,8、连接板,9、收集瓶,10、喇叭管,11、安装板,12、弹簧,13、小型振动器,14、底板,15、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取样管1,取样管1的上端管口封闭,取样管1的上部插入烟道2,在取样管1的上部设有进烟孔3和导流孔4,导流孔4位于进烟孔3的下方,进烟孔3和导流孔4分别位于取样管1管壁的两侧,进烟孔3和导流孔4均为现有结构。在烟道2上设有供取样管1插入的通孔,取样管1穿过通孔并与烟道2焊接固定。
[0023]取样管1的下端与卸灰箱6连接,在取样管1内设有与管腔大小相适应的接灰斗,卸灰箱6的内腔大于接灰斗。如图3所示,所述接灰斗包括倾斜设置且左低右高的底板14,底板14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通过立板15围合,底板14的左侧为排灰口。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接灰斗在取样管1和卸灰箱6之间往返移动。在卸灰箱6内安装用于承接排灰口落料的喇叭管10,喇叭管10的下端伸出卸灰箱6,收集瓶9与喇叭管10的下端螺纹连接。通过升降机构可以控制接灰斗的升降行程,当接灰斗位于取样管1内时,取样管1的管壁可以堵住排灰口,烟气进入取样管1后,飞灰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接灰斗内,其余烟气通过导流孔4排出。当接灰斗接满飞灰后,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接灰斗下行至卸灰箱6内,由于排灰口失去取样管1的封堵,同时接灰斗为倾斜设置,因此,接灰斗内的飞灰下落至喇叭管10并经喇叭管10进入收集瓶9。通过接灰斗自身结构设计同时配合喇叭管10的使用,可以尽量避免下料时飞灰落在卸灰箱6底板上。收集瓶9采用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和拆卸均非常方便,增加取样过程中的便利性。
[0024]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7,气缸7的缸体位于卸灰箱6的外部,气缸7的缸体通过连接
板8与卸灰箱6固定。气缸7的推杆伸入卸灰箱6内,推杆的上端固接安装板11,安装板11与接灰斗的底板14连接。在气缸7的带动下实现接灰斗升降。
[0025]为了便于顺利排灰,安装板11与接灰斗的底板通过弹簧12连接,弹簧12的其中一端与安装板11固接,另外一端与接灰斗的底板固接。在接灰斗的底板14上安装小型振动器13,小型振动器13为现有结构。安装时,弹簧12应选用具有一定硬性的弹簧12,弹簧12要对接灰斗起到支撑且不会弯曲。排料时,开启小型振动器13,会实现接灰斗轻微抖动,使飞灰顺利下落。
[0026]为了实现每次取样量接近一致,在取样管1的管壁上安装料位计5,料位计5为现有结构,料位计5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气缸7、小型振动器13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型号为欧姆龙CP1H系列PLC,料位计5、气缸7、小型振动器13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应的电路连接部分未做改进且沿用现有连接形式,而且其电路连接关系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相关的专利文件中也有明确记载,所以对于具体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取样管的上端管口封闭,取样管的上部插入烟道,在取样管的上部设有进烟孔和导流孔,其特征在于:取样管的下端与卸灰箱连接,在取样管内设有与管腔大小相适应的接灰斗,卸灰箱的内腔大于接灰斗;所述接灰斗包括倾斜设置且左低右高的底板,底板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通过立板围合,底板的左侧为排灰口;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接灰斗在取样管和卸灰箱之间往返移动;在卸灰箱内安装用于承接排灰口落料的喇叭管,喇叭管的下端伸出卸灰箱,收集瓶与喇叭管的下端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测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位于卸灰箱的外部,气缸的缸体通过连接板与卸灰箱固定;气缸的推杆伸入卸灰箱内,推杆的上端固接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亮赵永邱诒耿张俊锋张裕全崔浩陈令强张伟斌宋建刚邱化海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