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夹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70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针灸夹针器,其包含两个夹翼和两个指套,其中:每个该夹翼包括头端、中段及尾端;该两个夹翼的头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该两个夹翼的中段共同形成夹持针灸针的夹持结构;该两个夹翼的尾端相对向外弯曲延伸,并分别与一个指套固定连接。针灸师可以方便地通过两个指头插入指套中,而将两夹翼相对于固定连接的头端开合,从而将针灸针夹持在两个夹翼中。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夹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针灸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针灸夹针器。

技术介绍

[0002]针灸针是针灸师经常使用的简单的医疗工具。传统针灸疗法通常通过在人体的一定部位(穴位)上进行针刺或艾的熏烤,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针刺通常采用毫针,即针灸针。针刺入人体很深,容易接触血液、血清,在徒手扎针操作过程中手指容易污染到针体,针体也容易造成针灸师的刺伤,在针灸师及患者之间造成交叉感染,影响健康。另外,针灸治疗时间较长,出于效率的考虑,经常存在多个患者同时需求施针治疗的情况,单独插拔且来回取放效率较低;而若将锐器盒采用推车承载跟随施针,推车占用空间较大,不易在多个病床和患者间安全腾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针灸夹针器,其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夹针器,包含两个夹翼和两个指套,其中:
[0005]每个该夹翼包括头端、中段及尾端;该两个夹翼的头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该两个夹翼的中段共同形成夹持针灸针的夹持结构;该两个夹翼的尾端相对向外弯曲延伸,并分别与一个指套固定连接。
[0006]较佳的,该两个指套为非闭合的指套。
[0007]较佳的,每一指套自对应夹翼的尾端朝相对的两个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非闭合的环形或非闭合的筒形。
[0008]较佳的,每一指套自对应夹翼的尾端朝向接近对应夹翼中段的方向弯曲,形成以下形状中的一个:非闭合的环形、非闭合的筒形以及非闭合的螺旋形。
[0009]较佳的,该指套为3/4圈的环形或筒形。
[0010]较佳的,该针灸夹针器一体化成型。
[0011]较佳的,该针灸夹针器由弹性橡胶一体化成型。
[0012]较佳的,该针灸夹针器包括金属弹片或非金属弹片,以及包覆于弹片外的橡胶或塑胶。
[0013]较佳的,该两个夹翼中段的相邻侧面的其中至少一个设有防滑区。
[0014]较佳的,该两个夹翼中段的相邻侧面的其中至少一个设有针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针灸夹针器,针灸师可以方便地通过两个指头插入指套中,而将两夹翼相对于固定连接的头端开合,从而将针灸针夹持在两个夹翼中。由于指头套入指套中,使用针灸夹针器时,指头与中段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移位而施力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夹持的针灸针发生脱离掉落。本技术提供的针灸夹针器可仅作为多个针灸针的便携承载搬运使用,此时针灸师将之套设夹持于例如中指和无名指之间,不影响
其它手指的正常施针、拔针或消毒操作;还可同时作为施针和拔针的工具使用,手指不会触碰到针灸针,不易造成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使用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0]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
[0021]参照图1至图2,揭示了本技术针灸夹针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针灸夹针器包括两个夹翼10、10

和两个指套20、20

,夹翼10包括头端11、中段12及尾端13,夹翼10

包括头端11

、中段12

及尾端13

。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头端11、11

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中段12、12

共同形成夹持针灸针的夹持结构,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尾端13、13

相对向外弯曲延伸,并分别与一个指套20、20

固定连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头端11、11

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是一体成型而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热熔、胶黏合、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中段12、12

可相对头端11、11

的结合处可开合一角度,从而针灸针可自该角度插入两中段12、12

之间。中段12、12

可相对头端11、11

的结合处闭合,从而将针灸针夹持在两个中段12、12

之间。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翼10、10

的两个尾端13、13

分别连接两个中段12、12

,两个尾端13、13

相对于两个中段12、12

向外弯曲延伸,所述向外弯曲可以是连续平滑过渡。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外弯曲也可以是弯折过渡。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一弯折点后远离中段方向的尾端或部分尾端13、13

保持基本平行,这样,可以保证中段在闭合操作时尽可能大的闭合面积,及对夹持区域的面积可以足够大,有利于夹持更多的针灸针,并对针灸针进行稳定的夹持;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弯折点后远离中段方向的尾端或部分尾端13与中段12相对于该弯折点形成锐角,还有利于针灸师在用于施针或拔针操作时观察施针位置和掌握施针深度。
[0025]指套20、20

可以套设于相邻手指的外侧,从而两个手指相对移动时,可以带动两个指套20、20

相对移动,进而带动夹翼10、10

的两个尾端13、13

相对分开或闭合,从而实现夹翼10、10

的两个中段12、12

相对分开或夹紧。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指套20、20

为非闭合的指套,两个指套20、20

的形状及非闭合口的尺寸可以根据所套手指的尺寸而发生改变。较佳的,指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自然状态下,指套的截面尺寸较小,在使用者的手指
尺寸较大时,可以撑开指套以套入手指,此时指套20、20

的至少部分可以紧贴手指,以防止过松而无法有效地带动操作夹持结构。
[0026]在本实施例中,指套20、20

接近于夹翼10、10

的中段12、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夹针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夹翼和两个指套,其中:每个该夹翼包括头端、中段及尾端;该两个夹翼的头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该两个夹翼的中段共同形成夹持针灸针的夹持结构;该两个夹翼的尾端相对向外弯曲延伸,并分别与一个指套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夹针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指套为非闭合的指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夹针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指套自对应夹翼的尾端朝相对的两个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非闭合的环形或非闭合的筒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夹针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指套自对应夹翼的尾端朝向接近对应夹翼中段的方向弯曲,形成以下形状中的一个:非闭合的环形、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婷胡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明基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