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电磁线圈、弹簧、衍铁、减震垫、快换装置和壳体,按摩头设置于电磁线圈顶端,电磁线圈底端设置有二级阶梯通孔,衍铁为二级阶梯柱,衍铁由电磁线圈下部阶梯孔设置于阶梯孔内,衍铁上部阶梯直径与电磁线圈上部阶梯孔直接过渡配合,弹簧设置于衍铁下部阶梯顶面与电磁线圈下部阶梯孔顶面之间,按摩头设置有通孔,减震垫设置于衍铁底部,快换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下部,快换装置顶端顶紧减震垫,将减震垫和电磁线圈固定于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电磁场,磁化软铁针刺芯产生正负极,线圈的相应位置产生吸引力和斥力,控制占空比可控制针刺芯运动力的大小,产生不同针刺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射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反射疗法是反射学(reflexology)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实际应用。反射疗法是建立在现代反射理论基础上,采用手法或其他方法,对人体体表各全息元中的反射区(点)施加刺激引起人体内部的生理调整的一种自然疗法或自然保健法。
[0003]反射疗法的理论核心就是承认和依靠机体固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自我防御、自我治疗和自我修复能力。通过适当刺激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启动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以恢复各器官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效果。
[0004]现有反射疗法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分为医疗机构进行的反射治疗、足疗馆形式和自助治疗形式,其中自主治疗形式中针刺治疗其针刺程度相对难以控制,采用纯机械方式容易因机械结构刚性件运动力较大造成损伤,故需要一种可控性更强的方式。
[0005]由此现需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刺治疗其针刺程度相对难以控制,采用纯机械方式容易因机械结构刚性件运动力较大造成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通过电磁控制方式控制刺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电磁线圈、弹簧、衍铁、减震垫、快换装置和壳体,按摩头设置于电磁线圈顶端,电磁线圈底端设置有二级阶梯通孔,衍铁为二级阶梯柱,衍铁下部阶梯直径大于衍铁上部阶梯直径,衍铁由电磁线圈下部阶梯孔设置于阶梯孔内,衍铁上部阶梯直径与电磁线圈上部阶梯孔直接过渡配合,衍铁上部阶梯长度大于电磁线圈上部阶梯孔长度和按摩头厚度之和,衍铁下部阶梯直径与电磁线圈下部阶梯孔直径配合,弹簧设置于衍铁下部阶梯顶面与电磁线圈下部阶梯孔顶面之间,按摩头设置有通孔,按摩头的直径配合衍铁上部阶梯直径,减震垫设置于衍铁底部,快换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下部,快换装置顶端顶紧减震垫,将减震垫和电磁线圈固定于壳体内。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作为优选方式,快换装置包括弹性门锁座、弹性门锁和连接螺栓,弹性门锁座为横向板状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下部,弹性门锁为中部带有过板面通槽的竖向侧向U形板状结构,通槽宽度与弹性门锁座宽度相同,弹性门锁座设置有配合弹性门锁竖向面形状的长通孔,连接螺栓设置于弹性门锁顶部,连接螺栓顶部接触减震垫底部。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作为优选方式,减震垫宽度大于衍铁下部阶梯直径且小于电磁线圈外径。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作为优选方式,壳体包括第一U形架、第二U形架和支撑板,支撑板为顶面向下带有四级阶梯孔的块结构,阶梯孔宽度由上
至下分别等于电磁线圈外径宽度、减震垫宽度、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宽度、连接螺栓螺杆宽度,第一U形架上部和第二U形架上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板两相对侧面,第一U形架下部和第二U形架下部之间设置弹性门锁座。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作为优选方式,按摩头包括砭石头和砭石固定头,砭石头设置于砭石固定头顶部,砭石头和砭石固定头均设置有通孔,砭石固定头底部设置有安装槽,电磁线圈顶部设置有与砭石固定头安装槽形状配合的安装凸起。
[0012]通过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电磁场,磁化软铁针刺芯产生正负极,在线圈的相应位置产生吸引力和斥力,针刺芯向上运动,瞬间停止供电线圈儿产生反电动势,磁场两级变换,针刺芯向相反方向运动,控制供停电频率,针刺芯按相应频率上下运动。控制占空比可控制针刺芯运动力的大小,产生不同针刺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4](1)针刺杆向上运动给反射区一个力,同时会产生反作用力。对反作用力的处理直接影响作用力效果和噪音,设计中在运动部件下部设有弹簧机构缓冲反作用力,减少了噪音;
[0015](2)底部弹簧机构可较好调节反射区接触砭石头部作用力,反射区压紧砭石头,压的越紧,头部作用力越大。反之弹簧力变小,头部作用力变弱。从而调节反射区刺激强弱;
[0016](3)利用下压运动部件到一定程度可自动锁住,在不使用针刺模块时,把其隐藏在内部位置。使用时再按一次弹出;
[0017](4)运动装置由于要上下滑动采用橡胶件固定,与固定支架配合,上下滑动时的噪音降到最低,底座固定也采用橡胶件连接固定,降低噪声依靠橡胶本身弹性解决振动问题;
[0018](5)保持机芯整体运动,固定支架采用L形结构,两侧支架形成整体滑动通道,使机芯整体保持上下畅通和位置的稳定准确;
[0019](6)为便于维修,固定支架采用了下更换模式,从底部打开螺栓可将机芯整体取出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壳体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按摩头;2、电磁线圈;3、弹簧;4、衍铁;5、减震垫;6、快换装置;7、壳体;71、第一U形架;72、第二U形架;7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1、电磁线圈2、弹簧3、衍铁4、减震垫5、快换装置6和壳体7,按摩头1设置于电磁线圈2顶端,电磁线圈2底端设置有
二级阶梯通孔,衍铁4为二级阶梯柱,衍铁4下部阶梯直径大于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衍铁4由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设置于阶梯孔内,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与电磁线圈2上部阶梯孔直接过渡配合,衍铁4上部阶梯长度大于电磁线圈2上部阶梯孔长度和按摩头1厚度之和,衍铁4下部阶梯直径与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直径配合,弹簧3设置于衍铁4下部阶梯顶面与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顶面之间,按摩头1设置有通孔,按摩头1的直径配合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减震垫5设置于衍铁4底部,快换装置6设置于壳体7内下部,快换装置6顶端顶紧减震垫5,将减震垫5和电磁线圈2固定于壳体7内。
[0027]快换装置6包括弹性门锁座、弹性门锁和连接螺栓,弹性门锁座为横向板状结构,设置于壳体7内下部,弹性门锁为中部带有过板面通槽的竖向侧向U形板状结构,通槽宽度与弹性门锁座宽度相同,弹性门锁座设置有配合弹性门锁竖向面形状的长通孔,连接螺栓设置于弹性门锁顶部,连接螺栓顶部接触减震垫5底部。
[0028]减震垫5宽度大于衍铁4下部阶梯直径且小于电磁线圈2外径。
[0029]如图2所示,壳体7包括第一U形架71、第二U形架72和支撑板73,支撑板73为顶面向下带有四级阶梯孔的块结构,阶梯孔宽度由上至下分别等于电磁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头(1)、电磁线圈(2)、弹簧(3)、衍铁(4)、减震垫(5)、快换装置(6)和壳体(7),所述按摩头(1)设置于所述电磁线圈(2)顶端,所述电磁线圈(2)底端设置有二级阶梯通孔,所述衍铁(4)为二级阶梯柱,所述衍铁(4)下部阶梯直径大于所述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衍铁(4)由所述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设置于所述阶梯孔内,所述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与所述电磁线圈(2)上部阶梯孔直接过渡配合,所述衍铁(4)上部阶梯长度大于所述电磁线圈(2)上部阶梯孔长度和所述按摩头(1)厚度之和,所述衍铁(4)下部阶梯直径与所述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直径配合,所述弹簧(3)设置于所述衍铁(4)下部阶梯顶面与所述电磁线圈(2)下部阶梯孔顶面之间,所述按摩头(1)设置有通孔,所述按摩头(1)的直径配合所述衍铁(4)上部阶梯直径,所述减震垫(5)设置于所述衍铁(4)底部,所述快换装置(6)设置于所述壳体(7)内下部,所述快换装置(6)顶端顶紧所述减震垫(5),将所述减震垫(5)和所述电磁线圈(2)固定于所述壳体(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的针刺反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装置(6)包括弹性门锁座、弹性门锁和连接螺栓,所述弹性门锁座为横向板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7)内下部,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辉,陶亮,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陶亮陈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