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包括进油管路;一级过滤组件,与所述进油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一级滤芯,所述一级滤芯用于将来自回油组件的油液进行一级过滤;二级过滤组件,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连通,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二级滤芯,所述二级滤芯用于将完成一级过滤的油液进行二级过滤;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连通,以使完成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的油液回输至所述液压油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油液的过滤处理更加智能化、简单化且高效化,优化了油液过滤的操作流程,保证了油液过滤的质量,稳定了液压系统内油液的清洁度。液压系统内油液的清洁度。液压系统内油液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过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压系统油液清洁度的控制方式,设备运行后,抽取系统内油液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系统油液清洁度不符合工艺技术要求时,对系统内的油液进行过滤或更换处理。油液的过滤或更换过程,只处理了液压油箱中暂存的油液,当设备再次运行时,液压系统内部残留的污染油液随设备运行回到油箱,造成整个系统油液清洁度降低。实际油液过滤、更换工作,需多次开关运行设备,让系统内的油液循环回到油箱,再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过滤处理。此过程一般需要循环2
‑
3次,才能稳定系统内油液的清洁度,工作量较大且过滤效果不稳定,需耗费大量的时间。
[0003]此外,液压系统回油过滤器安装的滤芯,其过滤精度一般在20μm左右,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内油液清洁度,需更换高精度过滤器滤芯或加装高精度过滤装置,滤芯等级提高将降低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包括:
[0007]进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系统的回油组件连通;
[0008]一级过滤组件,与所述进油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其中,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一级滤芯,所述一级滤芯用于将来自回油组件的油液进行一级过滤;
[0009]二级过滤组件,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连通,其中,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二级滤芯,所述二级滤芯用于将完成一级过滤的油液进行二级过滤;
[0010]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连通,以使完成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的油液回输至所述液压油箱。
[0011]本技术提出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包括进油管路、一级过滤组件、二级过滤组件回油管路。进油管路直接连通至液压系统的回油组件,使得油液在进入液压油箱之前便被输送至一级过滤组件和二级过滤组件中,并被一级过滤组件的一级滤芯进行一级过滤,以及被二级过滤组件的二级滤芯进行二级过滤,经过两次过滤的油液最终被回油管路回输到液压油箱内,以保证进入液压油箱内的油液的清洁度,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单独将液压油箱内的油液抽出并单独进行多次的过滤,使得本技术方案对油液的过滤处理更加智能化、简单化且高效化,优化了油液过滤的操作流程,保证了油液过滤的质量,稳定了液压系统内油液的清洁度。
[0012]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
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大于所述二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
[0014]其中,所述一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为8μm至12μm;以及
[0015]所述二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为3μm至7μm。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对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进行了限定。其中,一级滤芯选用不锈钢烧结滤芯,滤芯过滤精度设置为8μm至12μm,优选地,过滤精度为10μm,负责对油液初次过滤,去除油液中10μm以上的颗粒物,且不锈钢烧结滤芯过滤效率高,易清洗。二级滤芯选用不锈钢烧结滤芯,滤芯过滤精度设置为3μm至7μm,优选地,过滤精度为5μm,负责对油液再次过滤,去除油液中5μm以上的颗粒物。由此可见,相比于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为相同过滤精度的设置方式,本申请一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大于二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的设置方式,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更高。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管路包括:
[0018]进油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回油组件的回油口;
[0019]进油过渡接头,连接至所述进油连接法兰;
[0020]进油油管,一端与所述进油过渡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连通,以将所述回油组件的油液输送至所述一级过滤组件。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进油管路由进油连接法兰、进油过渡法兰和进油油管构成。其中,进油连接法兰连接在原设备液压系统回油组件上,通过进油过渡接头和进油油管原设备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引出到一级过滤组件内。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过滤组件还包括:
[0023]一级过滤器筒体,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的两端开设进油口和出油口;
[0024]一级过滤进油法兰,装配至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的进油口,并与所述进油油管连通;
[0025]一级过滤出油法兰,装配至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的出油口;
[0026]其中,所述一级滤芯装配至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一级过滤进油法兰和一级过滤出油法兰连通,以形成油液完整的一级过滤通路。
[0027]在本技术方案中,一级过滤组件由一级过滤器筒体、一级过滤进油法兰和一级过滤出油法兰构成。其中,一级过滤器筒体由于一级滤芯的装配,一级过滤进油法兰和进油油管连通,以将来自回油组件的油液引导至一级滤芯内进行一级过滤,由此构成了一级过滤过程的完整油路,确保一级过滤的顺利完成。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还包括:
[0029]二级过滤器筒体,所述二级过滤器筒体的两端开设进油口和出油口;
[0030]二级过滤进油法兰,装配至所述二级过滤器筒体的进油口,且与所述一级过滤出油法兰通过连接油管连通;
[0031]二级过滤出油法兰,装配至所述二级过滤器筒体的出油口,并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
[0032]其中,所述二级滤芯装配至所述二级过滤器筒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二级过滤进油法兰和二级过滤出油法兰连通,以形成油液完整的二级过滤通路。
[0033]在本技术方案中,二级过滤组件由二级过滤器筒体、二级过滤进油法兰和二级过滤出油法兰构成。其中,二级过滤器筒体用于二级滤芯的装配,二级过滤进油法兰连通连接油管,以将完成一级过滤的油液引导至二级滤芯内进行二级过滤,由此构成了二级过滤过程的完整油路,确保二级过滤的顺利完成。
[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管路包括:
[0035]回油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
[0036]回油过渡接头,连接至所述回油连接法兰;
[0037]回油油管,一端与所述回油过渡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出油法兰连通,以将完成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的油液回输至所述液压油箱。
[0038]在本技术方案中,回油管路由回油连接法兰、回油过渡法兰和回油油管构成。完成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的油液最终由回油油管回输到液压油箱内,以实现了液压系统的油液循环。
[00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0040]安装支架,所述一级过滤组件和所述二级过滤组件连接至所述安装支架。
[0041]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将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路(1),所述进油管路(1)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系统的回油组件(11)连通;一级过滤组件(2),与所述进油管路(1)的另一端连通,其中,所述一级过滤组件(2)至少包括一级滤芯(23),所述一级滤芯(23)用于将来自回油组件(11)的油液进行一级过滤;二级过滤组件(3),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2)连通,其中,所述二级过滤组件(3)至少包括二级滤芯(33),所述二级滤芯(33)用于将完成一级过滤的油液进行二级过滤;回油管路(4),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组件(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44)连通,以使完成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的油液回输至所述液压油箱(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大于所述二级滤芯的过滤精度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芯(23)的过滤精度范围为8μm至12μm;以及所述二级滤芯(33)的过滤精度范围为3μm至7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1)包括:进油连接法兰(12),连接至所述回油组件(11)的回油口;进油过渡接头(13),连接至所述进油连接法兰(12);进油油管(14),一端与所述进油过渡接头(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2)连通,以将所述回油组件(11)的油液输送至所述一级过滤组件(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组件(2)还包括:一级过滤器筒体(22),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22)的两端开设进油口和出油口;一级过滤进油法兰(21),装配至所述一级过滤器筒体(22)的进油口,并与所述进油油管(14)连通;一级过滤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冰,冯怀,王建春,胡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