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料带输送机构,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辊件;料带以第一路径朝向第一辊件输送,绕经所述第一辊件后以第二路径输送;所述第一路径竖直分布,所述第二路径与竖直方向呈夹角分布;所述料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辊件的外周壁形成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区域的吸附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切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料带输送机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减缓了极耳在经过输送过程中经过拐角处时极耳下垂变形的现象,提升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升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升产品生产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和模切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极片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和模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极片在生产过程中其中一道工序为极耳切割,将整条料带的极耳部分通过切割设备切割成型,切割过程一般配合着极片输送机构,极片输送机构定向传输料带,料带到达切割工位后,再通过切割设备对料带的极耳部分进行切割,切割后极片输送机构再继续传输料带,以此重复该过程。
[0003]在料带传输的过程中,会经过辊体,辊体实现料带输送方向的转变,而在该过程中,料带的极片部分在绕经辊体时会发生卷曲,由于切割成型后的极耳重量较轻,且也较为柔软,因此其不一定会整体跟随极片部分一同发生弯曲,此时极耳的转角处则容易发生下垂,进而翻折呈如图1中所示的弧形结构,翻折后的极耳不易在自然状态下恢复至原状,影响后续极片的正常加工。具体如以下一些情况,如极片的初始输送方向呈竖直方向绕经辊体后输送方向转为倾斜或水平,又或是极片初始输送方向与直线形成的夹角位于10
°
内,绕经辊体后与竖直线形成的夹角的路径更大的情况(如30
°
以上的情况),极片均较容易出现上述下垂翻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输送机构和极耳模切设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和模切设备,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辊件;
[0006]料带以第一路径朝向第一辊件输送,绕经所述第一辊件后以第二路径输送;所述第一路径竖直分布,所述第二路径与竖直方向呈夹角分布;
[0007]所述料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辊件的外周壁形成有用于吸附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的吸附孔;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料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理解为待加工的极片,其中第一区域可理解为极耳区域,第二区域可理解为极片区域,极耳区域切割后形成成型的极耳;在输送过程中,料带初始以竖直方向输送,绕经第一辊件后输送方向改变,相对于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输送,在料带绕经第一辊件时,第二区域绕着第一辊件卷曲,此时第一辊件上的吸附孔可对第一区域进行吸附,进而令第一区域,即极耳区域可贴附于第一辊件上,从而减缓或避免在经过第一辊件转向过程中发生下垂的现象,进而有效减缓了极耳在经过输送过程中经过拐角处时极耳下垂变形的现象,提升产品生产加工质量。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辊件;
[0010]所述料带以第一路径朝向第一辊件输送,绕经所述第一辊件后以第二路径输送;所述第一路径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路径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二夹角;
[0011]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在(0,10
°
]范围内,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的角度差值大于20
°
;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不同于上述第一种情况下的料带输送情形,本方案中料带的初始输送方向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而不是呈完全竖直,而在经过第一辊件后其同样实现了输送方向的转变,此时通过第一辊件上形成的吸附孔可对第一区域进行吸附,进而令第一区域,即极耳区域可贴附于第一辊件上。
[0013]优选的,还包括支撑件;
[0014]所述支撑件设于第二输送路径上,并用于支撑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或者用于支撑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支撑板至少可对极耳区域起到支撑作用,如在极耳绕经第一辊件后极耳失去了第一辊件的吸附作用后,支撑件则可对极耳区域进行支撑,如此可避免极耳在离开第一辊件的吸附作用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翻折变形,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另外,支撑板同样也可对极片区域进行支撑。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的延伸方向;
[00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支撑板的板面平行于第二路径的延伸方向,即料带在绕经第一辊件后,支撑板的支撑面恰能平行于料带的带面,如此可减小支撑板对料带的阻隔,令料带可平滑的沿其预设方向传输,减少支撑板对料带的影响。
[0018]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辊件;所述第二辊件适于对所述料带导向;
[00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辊件可理解为真空辊,而第二辊件则可理解为用于导向的导向辊,相对于真空辊而言,导向则无需对料带进行吸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辊设置于料带传输路径上的拐角处,用于减缓或避免出现如极耳翻折下垂的问题,而导向辊则是辅助配合传输过程的进行。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机构及如上述任意所述的料带输送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
[0021]所述切割机构与所述料带输送机构沿所述第一路径依次排布;
[00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切割机构对料带进行切割,进一步可理解为对料带的极耳区域进行切割,将呈条带状的极耳区域逐一切割成独立的极耳,切割成型的极耳则朝向第一辊件继续输送,并绕经第一辊件;本方案提供的模切设备有效解决了在料带极耳区域在绕经辊件时易翻折下垂的问题,提升产品生产加工质量。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形成于所述料带的边沿,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经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后形成预设形态,所述预设形态沿所述料带的宽度方向朝向所述料带外侧凸起;
[0024]所述料带的第一区域形成预设形态时,形成预设形态的区域进入所述第一辊件的吸附区域;
[002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预设形态可理解为成型后的极耳形态,及料带上的极耳区域经过切割机构的切割后形成独立的极耳,本方案通过调整切割机构与第一辊件的位置,令极耳在成型后失去整体带状结构的支撑后,能够快速地被第一辊件吸附,得到吸附力的吸附固定作用,如此可进一步缓解或避免极耳翻折下垂的问题。
[0026]优选的,所述料带包括极片基材,所述极片基材的空箔区域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
述预设形态为极耳形态。
[0027]优选的,还包括废料吸附组件,所述废料吸附组件与第一辊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料带的两侧;
[0028]所述废料吸附单元用于吸附切割废料;
[002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极耳在切割成型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切割废料的生成,本方案通过废料吸附组件可及时有效的将生成的废料与料带进行分离,从而避免切割废料影响料带的正常输送,保证切割过程和料带输送过程的顺利进行。
[0030]优选的,所述废料吸附组件包括废料吸附输送带、真空吸附单元及驱动单元;
[0031]所述真空吸附单元令所述废料吸附输送带表面形成负压并吸附所述切割废料,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废料吸附输送带移送所述切割废料;
[003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真空吸附单元于废料吸附输送带配合,令废料吸附输送带表面可形成负压,进而可吸附废料,废料被吸附于废料吸附输送带上后,通过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件(10);料带(40)以第一路径朝向第一辊件(10)输送,绕经所述第一辊件(10)后以第二路径输送;所述第一路径竖直分布,所述第二路径与竖直方向呈夹角分布;所述料带(40)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在所述第一辊件(10)的外周壁形成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区域(41)的吸附孔(11)。2.一种料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件(10);所述料带(40)以第一路径朝向第一辊件(10)输送,绕经所述第一辊件(10)后以第二路径输送;所述第一路径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路径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在(0,10
°
]范围内,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的角度差值大于2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料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设于第二输送路径上,并用于支撑所述料带(40)的第一区域(41),或者用于支撑所述料带(40)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带(40)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的延伸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料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辊件(31);所述第二辊件(31)适于对所述料带(40)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