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52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可升降连接组件包括:扁形旋转连接立柱,扁形旋转立柱相对两侧的外壁为平面,平面之间的外壁为弧形面;旋转把手,插设于扁形旋转立柱上;开口衬套,套于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开口衬套为设有开口的圆环形,开口衬套的内径与位于相对两侧的弧形面的最大间距相同,且大于位于相对两侧的平面的间距;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相邻平面之间的弧形面的宽度;固定座,固定于开口衬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通过简单的旋转操作就可以实现速连接和拆卸,通过简单的结构组件即可实现可升降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及拆卸组装方便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具有可升降平台的可升降装置应用于各个领域。各可升降装置均需要可升降连接组件来实现对可升降平台的可升降调节。现有的可升降连接组件种类很多,但是部分可升降连接组件存在结构复杂及操作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复杂及操作难度高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所述可升降连接组件包括:
[0005]扁形旋转连接立柱,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相对两侧的外壁为平面,所述平面之间的外壁为弧形面;
[0006]旋转把手,插设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
[0007]开口衬套,套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所述开口衬套为设有开口的圆环形,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径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弧形面的最大间距相同,且大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平面的间距;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相邻所述平面之间的所述弧形面的宽度;
[0008]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开口衬套上。
[0009]可选地,所述平面沿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平面的长度小于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长度;所述弧形面还延伸至所述平面的两端。
[0010]可选地,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位于所述弧形面上,且位于所述平面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端面之间;所述旋转把手插设于所述插入孔内。
[0011]可选地,所述可升降连接组件还包括:
[0012]上立杆,固定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上端面;
[0013]下立杆,固定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下端面;
[0014]上固定座,套于所述上立杆上;
[0015]下固定座,套于所述下立杆上。
[0016]可选地,所述上固定座上及所述下固定座上均设有卡孔;所述可升降连接组件还包括:
[0017]上旋转衬套,套于所述上立杆上,且位于所述上固定座的所述卡孔内;
[0018]下旋转衬套,套于所述下立杆上,且位于所述下固定座的所述卡孔内。
[001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升降装置,所述可升降装置包括:
[0020]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可升降连接组件;
[0021]第一平台,固定于所述上固定座和/或所述下固定座上;
[0022]第二平台,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台为固定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为可升降平台。
[002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及可升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通过设置具有所述平面及所述弧形面的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并将所述固定座经由所述开口衬套设置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当需要调节所述固定座的高度时,使用所述旋转把手将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弧形面旋转至所述开口处,由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平面的间距小于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径,且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弧形面的宽度,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弧形面与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壁未接触,使得所述开口衬套可以带动所述固定座沿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固定座的高度。又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径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弧形面的最大间距相同,当所述固定座调整至所需高度后,使用所述旋转把手将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平面旋转至所述开口处,此时,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弧形面与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壁相接触,以实现将所述开口衬套锁紧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同时,由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弧形面的宽度,使用所述旋转把手将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弧形面旋转至所述开口处时,可以将所述开口衬套自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取下。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通过简单的旋转操作就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拆卸组装方便;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通过简单的结构组件即可实现可升降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及拆卸组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上固定座,2、上旋转衬套,3、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1、平面,32、弧形面,33、插入孔,4、旋转把手,5、固定座,6、开口衬套,61、开口,7、下旋转衬套,8、下固定座,91、上立杆,92,下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所述可升降连接组件包括: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相对两侧的外壁为平面31,所述平面31之间的外壁为弧形面32;旋转把手4,所述旋转把手4插设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上;开口衬套6,所述开口衬套6套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上;所述开口衬套6为设有开口61的圆环形,所述开口衬套6的内径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弧形面32的最大间距相同,且大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平面31的间距;所述开口61的宽度大于等于相邻所述平面31之间的所述弧形面32的宽度;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固定于所述开口衬套6上。
[0034]作为示例,本技术中的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可以是圆柱体在一直径两侧相平行的两个弦处分别去除一弓形体后所形成的的结构。
[0035]本技术的可升降连接组件通过设置具有所述平面31及所述弧形面32的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并将所述固定座5经由所述开口衬套6设置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上。当需要调节所述固定座5的高度时,使用所述旋转把手4将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3的弧形面32旋转至所述开口61处,由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平面31的间距小于所述开口衬套6的内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扁形旋转连接立柱,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相对两侧的外壁为平面,所述平面之间的外壁为弧形面;旋转把手,插设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开口衬套,套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所述开口衬套为设有开口的圆环形,所述开口衬套的内径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弧形面的最大间距相同,且大于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平面的间距;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相邻所述平面之间的所述弧形面的宽度;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开口衬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沿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平面的长度小于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长度;所述弧形面还延伸至所述平面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位于所述弧形面上,且位于所述平面与所述扁形旋转连接立柱的端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辉李浩包欣宇沈天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