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理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包括用于贴敷治疗的药包本体,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发热的石墨烯加热层,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中药垫;通过将中药垫内置于置放层和隔离层之间,固定拉链对置放层和隔离层进行封闭,之后通过弹性绑布束缚于人体膝盖位置实现穿戴,置放层和隔离层呈弧形结构能够更加贴敷于弯曲状态下膝盖表面,且通过辅助粘接贴的设置在穿戴后,粘接于膝盖侧边腿部皮肤处将药包本体的翘边处实现拉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贴附度,保证使用时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后可通过将挤压板旋转从连接槽的内侧脱出,方便于后期对粘接后失去粘性的辅助粘接贴的更换,使整体可以重复进行使用。进行使用。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中药包
[0001]本技术属于理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中药包。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热敷法是根据临床辩证选用一定的药方,将中药加工后装入布袋,加热后热敷于患者的局部,通过药力和热力共同作用,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及消肿祛瘀等作用的一种外疗法,现有的中药包通常是使用在平坦位置,而在膝盖位置进行使用时,由于膝盖部位存在贴敷时夹边位置顶翘的现象,使药包不能充分接触膝盖面,容易对贴敷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具有贴敷效果好、且便于重复进行使用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包括用于贴敷治疗的药包本体,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发热的石墨烯加热层,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中药垫,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取出所述中药垫的固定拉链,所述药包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捆绑于膝盖的弹性绑布,所述弹性绑布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贴服皮肤增加接触面的辅助粘接贴,所述药包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辅助粘接贴使用后快速更换的连接组件。
[0005]其中,所述药包本体包括置放层和隔离层,所述石墨烯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置放层的内侧,所述固定拉链固设于所述隔离层合所述置放层之间。
[0006]其中,所述中药垫与所述隔离层之间设置有粘接魔术贴,所述中药垫和所述隔离层通过所述粘接魔术贴粘接固定。
[0007]其中,所述隔离层开设有透气孔。
[0008]其中,所述石墨烯中药包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入销和挤压板,所述插入销与所述挤压板转动连接。
[0009]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挤压层,所述挤压层设置于所述连接块的内侧,所述辅助粘接贴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块内。
[0010]其中,所述连接块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挤压板与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
[0011]其中,所述挤压层固设于所述连接槽的内侧且与所述挤压板相接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中药垫内置于置放层和隔离层之间,固定拉链对置放层和隔离层进行封闭,之后通过弹性绑布束缚于人体膝盖位置实现穿戴,置放层和隔离层呈弧形结构能够更加贴敷于弯曲状态下膝盖表面,且通过辅助粘接贴的设置在穿戴后,粘接于膝盖侧边腿部皮肤处将药包本体的翘边处实现拉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贴附度,保证使用时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后可通过将挤压板旋转从连接槽的内侧脱出,方便于后期对粘接后失去粘性的辅助粘接贴的更换,使整体可以重复进行使用。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6]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辅助粘接贴、固定机构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药包本体;11、置放层;12、隔离层;121、透气孔;2、石墨烯加热层;3、中药垫;31、粘接魔术贴;4、固定拉链;5、弹性绑布;6、辅助粘接贴;61、固定机构;611、插入销;612、挤压板;7、连接组件;71、连接块;711、连接槽;72、挤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包括用于贴敷治疗的药包本体1,药包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发热的石墨烯加热层2,药包本体1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中药垫3,药包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取出中药垫3的固定拉链4,药包本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捆绑于膝盖的弹性绑布5,弹性绑布5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贴服皮肤增加接触面的辅助粘接贴 6,药包本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辅助粘接贴6使用后快速更换的连接组件7。
[0020]本实施方案中:石墨烯加热层2为现有的石墨烯通电加热结构,此为现有技术因此该加热原理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将中药垫3内置于置放层11和隔离层12之间,固定拉链4的设置用于置放层11和隔离层12进行封闭,后期进行治疗敷贴后,只需要拉动固定拉链4即可解除封闭将中药垫3取出,之后通过弹性绑布5束缚于人体膝盖位置实现穿戴,置放层11和隔离层12呈弧形结构能够更加贴敷于弯曲状态下膝盖表面,且通过辅助粘接贴6的设置在穿戴后,粘接于膝盖侧边腿部皮肤处将药包本体1的翘边处实现拉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贴附度,保证使用时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后可通过将挤压板 612旋转从连接槽711的内侧脱出,将插入销611从辅助粘接贴6和连接块 71的内侧抽出解除对辅助粘接贴6的限位,方便于后期对粘接后失去粘性的辅助粘接贴6的更换,使整体可以重复进行使用。
[0021]药包本体1包括置放层11和隔离层12,石墨烯加热层2设置于置放层 11的内侧,固定拉链4固设于隔离层12合置放层11之间;隔离层12和置放层11起到隔离石墨烯加热层2和中药垫3避免直接接触的作用,且通过固定拉链4的设置在中药垫3使用后可通过固定拉链4将隔离层12和置放层11 之间开口处打开,方便于对中药垫3的取出可以在中药包使用后进行快速更换。
[0022]中药垫3与隔离层12之间设置有粘接魔术贴31,中药垫3和隔离层12 通过粘接魔术贴31粘接固定;粘接魔术贴31的垫体为无纺布材质制成具有毛毡面,隔离层12的表面设有粘接魔术贴31的粘接面,通过隔离层12和粘接魔术贴31的配合粘接实现对中药垫3的定位,使使用过程中中药垫3的整体位置稳定不会出现活动,从而保证使用稳定性。
[0023]隔离层12开设有透气孔121;透气孔121的设置起到透气作用,使得在加热作用下蒸敷的中药垫3可以透过透气孔121与人体膝盖表面相互接触。
[0024]石墨烯中药包还包括固定机构61,固定机构61包括插入销611和挤压板 612,插入
销611与挤压板612转动连接;辅助粘接贴6的表面涂覆有用于贴服人体表面的粘胶,且辅助粘接贴6开设有用于插入销611插入固定的通孔,插入销611和挤压板612之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连接,使挤压板612可沿插入销611转动,在将辅助粘接贴6安装于连接块71的内侧时,通过将辅助粘接贴6插入连接块71的内侧,之后将插入销611穿过连接块71插入辅助粘接贴6的通孔内实现对辅助粘接贴6的定位,之后通过将挤压板612旋转进入连接槽711中实现对插入销611的固定,实现对辅助粘接贴6的快速安装,通过辅助粘接贴6粘接于膝盖侧边腿部皮肤处将药包本体1的翘边处实现拉紧从而保证使用稳定性。
[0025]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块71和挤压层72,挤压层72设置于连接块71的内侧,辅助粘接贴6的一端位于连接块71内,连接块71开设有连接槽711,挤压板612与连接槽711转动连接,挤压层72固设于连接槽711的内侧且与挤压板612相接触;挤压层72为橡胶材质制成因此具有弹性,在通过对辅助粘接贴6进行安装时,挤压板612转动与连接槽711的内侧后,受到挤压层72 的弹性挤压使得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贴敷治疗的药包本体,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发热的石墨烯加热层,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中药垫,所述药包本体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取出所述中药垫的固定拉链,所述药包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捆绑于膝盖的弹性绑布,所述弹性绑布的两侧均设有用于贴服皮肤增加接触面的辅助粘接贴,所述药包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辅助粘接贴使用后快速更换的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包本体包括置放层和隔离层,所述石墨烯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置放层的内侧,所述固定拉链固设于所述隔离层合所述置放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垫与所述隔离层之间设置有粘接魔术贴,所述中药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军峰,夏佳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派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