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6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罐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包括装罐架框,装罐架框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围;压力罐的罐颈顶部设置有外环凸起,装罐架框包括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表面的卡箍,以及设置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的吊装架,吊装架上设置有外环凸起相匹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套设于外环凸起之间的;固定支框,安装于吊装架上;支托件,套设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并且支托于外环凸起的底沿;底框架,设置于吊装架的底沿并且与固定支框固定连接;缓冲件,呈插合式安装于底框架上并且抵触于压力罐的罐颈底部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无吊耳的罐体,以罐颈区域为着力点进行吊装作业,吊装稳定性高,能有效减少罐体运转过程中的晃动幅度。的晃动幅度。的晃动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罐吊装
,具体是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压力容器在转运或移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起吊设备对其进行吊装,而常规的金属材质的压力容器通常直接在罐体上焊接吊耳作为起吊部位。但是吊耳一般都是设置于罐体的外围,会改变罐体的外围造型,这样不便于罐体装载于相关的设备中;故而对于很多设备而言,为了使得罐体稳定的装载于设备内,其配套的罐体无法采用吊耳结构;但是没有吊耳的罐体在转运或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6190424U)公布了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针对没有吊耳的罐体吊装作业,以顶部连接座的接头部件作为受力件,设置嵌入到罐体内的金属嵌件,金属嵌件上安装有伸出罐体外的接头部件,一个吊环的端部通过位于接头部件两侧的销轴与接头部件铰接连接。但是该专利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吊装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不足,这样对于高精度,稳定性要求高的压力罐,则无法满足其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包括装罐架框,所述装罐架框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围;所述压力罐的罐颈顶部设置有外环凸起,所述装罐架框包括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表面的卡箍,以及设置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的吊装架,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外环凸起相匹配的定位组件,所述吊装架外接有起吊器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套设于外环凸起之间;固定支框,安装于吊装架上并且设置于压力罐的罐颈顶部的外围,所述定位件固定于固定支框上;支托件,套设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并且支托于外环凸起的底沿,所述支托件与固定支框呈固定安装;底框架,设置于吊装架的底沿并且与固定支框固定连接;缓冲件,呈插合式安装于底框架上并且抵触于压力罐的罐颈底部区域。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支护架栏,所述固定支框包括安装于支护架栏上的固定框体,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于外环凸起之间的套箍、用以闭合套箍的闭合块、以及安装于闭合块外围的搭架块,所述搭架块与固定框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一锁合孔内插合有第一锁合螺栓。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托件包括套于压力罐罐颈区域的支撑箍、设置
于支撑箍顶部的支托端、以及设置于支撑箍外沿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框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固架,所述底固架与固定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合孔,所述第二锁合孔内插合有第二锁合螺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框架的内沿设置有支护框,所述支护框的前沿设置有内支架,所述支托件安装于内支架上,所述底固架的底部设置有下沿块,所述下沿块与支护框之间设置有第三锁合孔,所述第三锁合孔内插合有第三锁合螺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推动轨道,所述缓冲件的主体为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呈滑动式安装于推动轨道上,所述推动轨道的内端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设置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用以固定弹性支撑件;所述内支架上还设置有翻折栓,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与翻折栓相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主体,以及安装于支撑主体上的内置拱片和外置拱片,所述内置拱片为硬质定型结构,外置拱片为软质弹性材质,所述内置拱片设置于外置拱片的内区域并且与外置拱片之间存在弹力空间,所述弹力空间内填充有若干弹性柱。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若干架层,所述架层之间设置有若干拉绳辊,拉绳辊呈交错式排布,拉绳辊上均缠绕有吊绳,所述吊绳聚集并连接于起吊器件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定位件为固定罐颈顶部的套箍部件,套设于外环凸起之间;支托件为固定罐颈中部的套箍部件,并且支托于外环凸起的底平面上,固定支框安装于吊装架上并且对定位件和支托件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底框架再支托于固定支框的底沿,形成一个底部支护结构,这样使得压力罐的罐颈位置被吊装架支撑固定,起吊器件作业于吊装架上,从而以装罐架框吊装起整体压力罐。
[0012]本专利技术设计底框架上还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支护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与罐体区域的衔接处,这样减少运转过程中压力罐的晃动幅度,避免吊装架与罐体发生碰撞,提高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本专利技术针对无吊耳的罐体,以罐颈区域为着力点进行吊装作业,无需采用钻孔、内嵌等相关作业方式,不会影响到罐体的内部,并且吊装稳定性高,能有效减少罐体运转过程中的晃动幅度。
[00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罐吊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环凸起的位置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固定支框和支托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框架和缓冲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支撑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架的吊装示意图图中:11、装罐架框;12、卡箍;13、起吊器件;14、外环凸起;15、吊装架;16、定位组件;21、定位件;22、固定支框;23、底框架;24、支托件;25、缓冲件;31、支护架栏;32、固定框体;33、第一锁合孔;34、第一锁合螺栓;41、闭合块;42、内嵌线槽;43、套箍;44、搭架块;51、底固架;52、支托端;53、支撑箍;54、固定凸块;55、第二锁合孔;56、第二锁合螺栓;62、支护框;63、内支架;64、下沿块;65、第三锁合孔;66、第三锁合螺栓;71、弹性支撑件;72、推动轨道;73、锁紧栓;74、固定片;75、翻折栓;76、连接栓;81、外置拱片;82、内置拱片;83、弹性柱;84、支撑主体;85、弹力空间;91、架层;92、拉绳辊;93、吊绳。
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0024]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罐吊装结构,包括装罐架框,所述装罐架框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的罐颈顶部设置有外环凸起,所述装罐架框包括设置于压力罐的罐体外表面的卡箍,以及设置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的吊装架,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外环凸起相匹配的定位组件,所述吊装架外接有起吊器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套设于外环凸起之间;固定支框,安装于吊装架上并且设置于压力罐的罐颈顶部的外围,所述定位件固定于固定支框上;支托件,套设于压力罐的罐颈区域并且支托于外环凸起的底沿,所述支托件与固定支框呈固定安装;底框架,设置于吊装架的底沿并且与固定支框固定连接;缓冲件,呈插合式安装于底框架上并且抵触于压力罐的罐颈底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罐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支护架栏,所述固定支框包括安装于支护架栏上的固定框体,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于外环凸起之间的套箍、用以闭合套箍的闭合块、以及安装于闭合块外围的搭架块,所述搭架块与固定框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一锁合孔内插合有第一锁合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罐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件包括套于压力罐罐颈区域的支撑箍、设置于支撑箍顶部的支托端、以及设置于支撑箍外沿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框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固架,所述底固架与固定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