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48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包括外部支撑机构、内部支撑机构、辅助救援机构和移动灭火机构,所述外部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可以控制一个导杆的角度和位置,再控制第四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角度合适,在摄像头对火源的观察和人工智能对起火点的火情分析后,对窗框一侧的火源可以由高压喷水枪进行更好的扑灭,当控制两个导杆呈一条水平线时,可以控制第五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可以随着第二壳体在两个导杆上位移,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能够更精准的扑灭屋内火源,从而节省了水资源以及提高了灭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当室内发生火灾,火势较大时救援人员无法进入室内进行火源扑灭,而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则可以靠近火源进行灭火,外部喷洒式传统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采用高压水枪进行由窗口往室内的大面积喷撒式灭火时,由于距离窗口有一定的距离,且难以对室内多角度火源进行精准扑灭,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灭火效率差,而室内位移式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在工作时由于室内环境复杂且储水量有限,从而面对多楼层位置不同火源时的灭火效率较差,进而使得人员伤亡量和财物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面对多楼层位置不同火源时的灭火效率较差,进而使得人员伤亡量和财物损失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包括外部支撑机构、内部支撑机构、辅助救援机构和移动灭火机构,所述外部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

4、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卡接有滑块,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的同一竖直平面的两个上下对应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两个相近的转动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均设置有靠近紧固结构,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底部一侧均固定有多个伸缩杆,两个位于不同侧的伸缩杆之间均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位于顶端的一个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内壁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电机轴一端固定有丝杆一端,所述丝杆一端贯穿顶部的一个第二固定块,且丝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二固定块一侧,所述丝杆上旋合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中部转动套接有导杆一端,且转动套一端设置有驱动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侧两端固定有多个滑动轮;

5、所述辅助救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板底部的转动臂,两个所述转动臂内部设置有逃生平台结构;

6、所述移动灭火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一个导杆上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顶部一侧固定有用于确定火源的摄像头,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灭火角度的灭火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位移结构。

7、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转动套一端的旋合连接于丝杆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电机轴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一侧中部,所述导杆一端顶部固定有转动套接于丝杆的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卡槽,且第三固定块另一端固定有滑动卡接于对应卡槽的限位块。

8、进一步在于,所述靠近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中部的齿条,齿条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二支撑板平行对齐的一个第一支撑板中部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齿条另一端的棘齿轮,所述棘齿轮一侧活动卡接有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卡块一端,且第二卡块一侧固定有弹簧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一侧固定有弹簧另一端,且第一支撑板中部固定有用于第二卡块限位的档杆。

9、进一步在于,所述位移结构包括位于导杆两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内部顶端的多个第二转轴,且多个第二转轴一端均固定有走轮,且多个第四伺服电机一侧分别接触于导杆两侧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多个支撑轮,且多个支撑轮均接触于导杆顶端,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且第二壳体内部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五伺服电机,第五伺服电机电机轴一端固定有啮合于第三齿轮的第六齿轮。

10、进一步在于,所述灭火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顶部另一侧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铰接端,所述第三壳体内部一侧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电机轴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所述铰接端内部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中部固定套接有啮合于第四齿轮的第五齿轮,所述铰接端上固定有高压喷水枪,高压喷水枪一端固定有用于供水的水管。

11、进一步在于,一个所述转动臂一侧固定有多个伸缩板一端,伸缩板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转动臂一侧,一个所述转动臂底端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且第三伺服电机电机轴一端固定有蜗杆,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一端,且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啮合于蜗杆的蜗轮,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内部另一侧的端部固定套接于一个转动臂底端一侧。

12、进一步在于,所述丝杆两侧的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防火隔热的多个第三挡板,且两个相邻的第三挡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活动卡接于辅助支撑块的支撑槽。

13、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臂上均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臂。

14、进一步在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用于机械臂抓持的把手。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可以控制一个导杆的角度和位置,再控制第四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角度合适,在摄像头对火源的观察和人工智能对起火点的火情分析后,对窗框一侧的火源可以由高压喷水枪进行更好的扑灭,当控制两个导杆呈一条水平线时,可以控制第五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可以随着第二壳体在两个导杆上位移,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使得高压喷水枪能够更精准的扑灭屋内火源,从而节省了水资源以及提高了灭火效率;

17、2、通过控制多个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多个起火点的窗框墙壁,再通过控制导杆的位置和角度,使得高压喷水枪能够更好的对火源进行扑灭,从而使得系统对多楼层位置不同的火源能够进行更高效的扑灭,并且由于水管一端可连接不间断水源,使得高压喷水枪在工作时水源补给充足,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降低了人员伤亡量和财物损失量;

18、3、通过控制第三伺服电机使得转动臂转动至垂直窗面,此时由于支撑臂的支撑,使得人员可以更稳定的被伸缩板承托,从而提高了人员转移的稳定性,以及方便了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加快了救援效率,使得人员伤亡减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机构(100)、内部支撑机构(200)、辅助救援机构(300)和移动灭火机构(400),所述外部支撑机构(1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转动套(240)一端的旋合连接于丝杆(230)的第三固定块(250),所述第三固定块(250)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251),第二伺服电机(251)电机轴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252)一侧中部,所述导杆(241)一端顶部固定有转动套(240)接于丝杆(230)的第一齿轮(243),且第一齿轮(243)啮合于第二齿轮(25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10)上均开设有卡槽(215),且第三固定块(250)另一端固定有滑动卡接于对应卡槽(215)的限位块(2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10)中部的齿条(212),齿条(212)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213),第二支撑板(210)平行对齐的一个第一支撑板(110)中部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齿条(212)另一端的棘齿轮(120),所述棘齿轮(120)一侧活动卡接有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0)的第二卡块(130)一端,且第二卡块(130)一侧固定有弹簧(131)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110)中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11),第一固定块(111)一侧固定有弹簧(131)另一端,且第一支撑板(110)中部固定有用于第二卡块(130)限位的档杆(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结构包括位于导杆(241)两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410)内部顶端的多个第二转轴(411),且多个第二转轴(411)一端均固定有走轮(412),且多个第四伺服电机(421)一侧分别接触于导杆(241)两侧凹槽,所述第二壳体(410)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多个支撑轮(414),且多个支撑轮(414)均接触于导杆(241)顶端,一个所述第二转轴(411)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413),且第二壳体(410)内部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五伺服电机(460),第五伺服电机(460)电机轴一端固定有啮合于第三齿轮(413)的第六齿轮(4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410)顶部另一侧的第三壳体(420),第三壳体(420)内部转动连接有铰接端(430),所述第三壳体(420)内部一侧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421),第四伺服电机(421)电机轴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422),所述铰接端(430)内部固定有固定轴(431),固定轴(431)中部固定套接有啮合于第四齿轮(422)的第五齿轮(432),所述铰接端(430)上固定有高压喷水枪(440),高压喷水枪(440)一端固定有用于供水的水管(4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转动臂(310)一侧固定有多个伸缩板(330)一端,伸缩板(330)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转动臂(310)一侧,一个所述转动臂(310)底端一侧的第一支撑板(110)上固定有第一壳体(340),第一壳体(340)内部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350),且第三伺服电机(350)电机轴一端固定有蜗杆(351),所述第一壳体(340)内部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360)一端,且第一转轴(360)上固定套接有啮合于蜗杆(351)的蜗轮(361),所述第一转轴(360)另一端贯穿第一壳体(340)内部另一侧的端部固定套接于一个转动臂(310)底端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41)一端侧面固定有辅助支撑块(242),所述丝杆(230)两侧的第二支撑板(210)上固定有用于防火隔热的多个第三挡板(260),且两个相邻的第三挡板(260)之间的第二支撑板(210)上开设有活动卡接于辅助支撑块(242)的支撑槽(2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臂(310)上均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臂(3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支撑板(110)一侧固定有用于机械臂抓持的把手(16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机构(100)、内部支撑机构(200)、辅助救援机构(300)和移动灭火机构(400),所述外部支撑机构(1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转动套(240)一端的旋合连接于丝杆(230)的第三固定块(250),所述第三固定块(250)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251),第二伺服电机(251)电机轴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252)一侧中部,所述导杆(241)一端顶部固定有转动套(240)接于丝杆(230)的第一齿轮(243),且第一齿轮(243)啮合于第二齿轮(25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10)上均开设有卡槽(215),且第三固定块(250)另一端固定有滑动卡接于对应卡槽(215)的限位块(2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10)中部的齿条(212),齿条(212)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213),第二支撑板(210)平行对齐的一个第一支撑板(110)中部转动连接有啮合于齿条(212)另一端的棘齿轮(120),所述棘齿轮(120)一侧活动卡接有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0)的第二卡块(130)一端,且第二卡块(130)一侧固定有弹簧(131)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110)中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11),第一固定块(111)一侧固定有弹簧(131)另一端,且第一支撑板(110)中部固定有用于第二卡块(130)限位的档杆(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结构包括位于导杆(241)两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410)内部顶端的多个第二转轴(411),且多个第二转轴(411)一端均固定有走轮(412),且多个第四伺服电机(421)一侧分别接触于导杆(241)两侧凹槽,所述第二壳体(410)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多个支撑轮(414),且多个支撑轮(414)均接触于导杆(241)顶端,一个所述第二转轴(411)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413),且第二壳体(410)内部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琳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