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包括:将经过尖峰削减的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作为依据,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用户用电需求预测;利用改进的电网调节技术将同步电网拆分成异步、自治的互联动力局域网,并通过能量路由器对互联动力局域网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当电网出现调控问题时,通过负荷主动调节和响应来改变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实现弱网架地区渐进规划的源网荷储协同稳步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极大地提高间歇式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弱网架地区的电网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能够稳步进行,具有增加电网稳定运行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源网荷储
,具体为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是一个需要保持瞬时平衡的系统,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发电量主要通过发电机组的旋转惯性和调频能力来调节,即所谓的电力平衡“源随荷动”,与传统电网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发展将形成以大电网为主、多种电网形式并存的模式;未来,多层次微电网将在家庭、社区、公园等不同规模地区形成,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和新负荷大规模接入、即插即用的问题;“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路径。
[0003]整体来看,“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可充分发挥发电侧、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规划是确保电网结构合理的基本举措,关系到供电区域内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传统以投资成本或网络损耗最小的单一目标配电网,已无法满足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多目标配电网规划因为能统一协调配电网的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等多个具有不同重要性甚至相互矛盾的目标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在弱电网地区实施效果较差,由于风光能源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不可避免地给电网引入大量线路阻抗,造成电网的协同渐进一体化效果较差;现有的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电能来源方式比较单元,缺乏多样性,不利于进行电网电源配置多元化的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包括:将经过尖峰削减的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作为依据,并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开展用户用电需求预测;基于所述需求预测的结果,通过改进的电网调节技术解决新能源并网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产生的问题,并利用能量路由器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当电网出现调控问题时,通过负荷主动调节和响应来改变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实现弱网架地区渐进规划的源网荷储协同稳步运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用户用电需求预测包括,
[0009]将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经过尖峰削减后作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能源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损耗造成对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的影响;
[0010]负荷预测逐步向概率化的预测方法转变并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开展用户用电需求预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过能量路由器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的步骤包括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和网储互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源源互补的步骤包括,
[0013]电源输入的发电包括一次能源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所述一次能源发电包括有火力发电,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和风能发电;
[0014]所述一次能源发电的输出端连接电能储存模块,所述电能储存模块的接收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灵活发电资源和清洁能源间的协调互补,解决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受环境和气象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源网协调的步骤包括,
[0016]在现有电源和电网协同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网调节技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不友好”问题;
[0017]利用能量路由器作为电力局域网与主干网的交互接口,一方面负责局域网内部各个设备的运行和能量管理,一方面接收上层电力调度中心的指令并上传局域网的运行状态。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网荷互动的步骤包括,
[0019]利用环形图显示空调、照明、充电桩和其他耗电设备的比率,密切关注高耗能设备进行降耗调控;
[0020]若电网出现调控问题,则通过负荷主动调节和响应来改变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0021]所述潮流分布的计算包括,
[0022][0023][0024]其中,ΔP
i
表示电源有功功率的变化量,ΔQ
i
表示电源无功功率的变化量,P
G,i
表示节点注入的电源有功功率,Q
G,i
表示节点注入的电源无功功率,P
DG,i
表示节点在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Q
DG,i
表示节点在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无功功率,P
L,i
表示负荷在节点处的有功功率,Q
L,i
表示负荷在节点处的无功功率,Q
C,i
表示节点的无功补偿功率,U
i
表示节点i的电压,U
j
表示节点j的电压,G
ij
表示支路电导,B
ij
表示支路电纳。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网储互动的步骤包括,
[0026]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实现削峰填谷。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系统,包括:
[0028]负荷预测模块,用于将经过尖峰削减的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作为依据,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用户用电需求预测;
[0029]电源规划模块,包括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和网储互动,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用电需求预测的结果和改进的电网调节技术将同步电网拆分成异步、自治的互联动力局域网,并通过能量路由器对所述互联动力局域网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当电网出现调控问题时,通过负荷主动调节和响应来改变潮流分布,通过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实现弱网架地区渐进规划的源网荷储协同稳步运行。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0031]处理器;
[0032]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33]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经过尖峰削减的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作为依据,并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开展用户用电需求预测;基于所述需求预测的结果,通过改进的电网调节技术解决新能源并网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产生的问题,并利用能量路由器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当电网出现调控问题时,通过负荷主动调节和响应来改变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释放电能,实现弱网架地区渐进规划的源网荷储协同稳步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用电需求预测包括,将弱网架地区预测的最大负荷经过尖峰削减后作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能源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损耗造成对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的影响;负荷预测逐步向概率化的预测方法转变并结合地区能耗和排放指标开展用户用电需求预测。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能量路由器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的步骤包括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和网储互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源互补的步骤包括,电源输入的发电包括一次能源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所述一次能源发电包括有火力发电,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和风能发电;所述一次能源发电的输出端连接电能储存模块,所述电能储存模块的接收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灵活发电资源和清洁能源间的协调互补,解决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受环境和气象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协调的步骤包括,在现有电源和电网协同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电网调节技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不友好”问题;利用能量路由器作为电力局域网与主干网的交互接口,一方面负责局域网内部各个设备的运行和能量管理,一方面接收上层电力调度中心的指令并上传局域网的运行状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弱网架地区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渐进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荷互动的步骤包括,利用环形图显示空调、照明、充电桩和其他耗电设备的比率,密切关注高耗能设备进行降耗调控;若电网出现调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李阳,陈巨龙,罗宁,张彦,王杰,郑飞,王斌,朱永清,罗晨,罗文雲,唐学用,饶弘宇,何向刚,安甦,王寅,陈胜,贺墨琳,李震,张兆丰,杨婕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