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29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修复前准备;步骤二:代冠制作;步骤三:终冠制作;步骤一包括以下子步骤: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化技术被引入牙科领域,牙科治疗变得更加精确,目前牙科常用的数字化技术有锥形束CT(CBCT)、口内扫描、电子面弓和虚拟牙合架、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D

CAM)。数字化工作流程可提高牙冠制作的精确和效率,进而提升修复后牙齿的使用感受和使用寿命,既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又能够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现在牙科治疗领域已经能够实部分数字化工作流程,全数字化工作流也是必然的趋势。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350277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精确制作牙科修复体的方法,在临床端用具有合适强度,颜色,韧性,硬度的树脂,树脂基陶瓷复合材料和高强度蜡等易銑磨的材料快速制作代冠;以每个患者自身的牙床作为咬合架,通过临床医生和患者沟通检验,以临床微调数字化制作的代冠为媒介,建立修复体正确的几何形态、颜色,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以及牙龈前期愈合所需要的形态等,达到暂时性修复、保护、维持和稳定的作用;医生端再对已经调整好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代冠进行第二次精确扫描,将第二次扫描数据与之前设计的数字化蜡型数据进行融合获得精确的牙科修复体数字化设计,精确复制一个仿生氧化锆义齿,在医生端实现零调磨精确修复。
[0004]上述专利通过二次化设计,提升了仿生牙冠的精度,尽力避免调磨精确修复,但依然存在缺陷:首先,是难以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维持最佳的使用体验;其次,牙冠粘接后难以达到理想的色泽。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修复前准备;
[0010]步骤二:代冠制作;
[0011]步骤三:终冠制作;
[0012]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子步骤:S1

1:牙体预备;S1

2:牙冠真彩三维扫描;S1

3:牙体三维影像片拍摄;
[0013]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子步骤:S2

1:牙体数字化设计;S2

2:代冠加工;S2

3:代冠
试戴及矫正;S2

4:代冠设计稿生成;
[0014]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子步骤:S3

1:终冠设计稿生成;S3

2:终冠加工;S3

3:终冠粘接;
[0015]所述子步骤S3

1中包括颜色修正和邻面接触关系修正环节:所述颜色修正环节,通过光环境模拟仿真与视觉工效学分析软件模拟S2

4中生成的代冠设计稿镶戴到牙体修复体上的颜色呈现,对代冠设计稿进行颜色修正;所述邻面接触关系修正环节,通过对S1

3获得的牙体三维影像片和S1

2中获得的牙冠真彩三维扫描进行分析,对代冠设计稿进行邻面接触关系修正。
[0016]进一步地,所述S1

1中牙体各方位预备量如下:前牙唇面、邻面至少0.5mm,舌面至少0.7mm,切端为0.5~1.0mm;后牙轴面预备量至少0.5mm,咬合面至少0.8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S2

1中,通过牙科设计软件exocad在数字化模型上设计代冠,参数设定为:粘结剂间隙为25μm,边缘间隙为20μm,邻面接触关系为-10μm,并生成数控加工代码;
[0018]进一步地,所述S2

2中,通过数控加工设备在义齿树脂圆盘上切削获得树脂代冠,代冠内表面使用80μm氧化铝颗粒在0.2MPa的压力下均匀喷砂30秒增加组织面粗糙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S3

2中,通过3D胶态沉积工艺制作终冠。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化设计,提升了终冠的精度,避免调磨精确修复。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软件模拟牙冠镶戴到修复体上的效果,据此对代冠设计稿进行颜色修正、获得终冠设计稿的颜色方案,最终牙冠粘接后的效果更加自然、协调、美观。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镶冠牙及其邻近牙的牙床、牙槽以及牙冠的三维模型,对终冠设计稿的邻面接触关系进行修正,降低了因终冠与邻牙间隙过大发生食物嵌塞的风险。
[0024]4、本专利技术通过3D胶态沉积工艺将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纳米级氧化锆胶体材料由专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层堆砌,使终冠呈个性化颜色和半透明状态,与患者邻近牙齿颜色相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2为牙齿修复体的示意图;
[0027]图3为牙体数字化设计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未进行颜色修正的牙冠的示意图;
[0029]图5为进行颜色修正后的牙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5,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32]步骤一:修复前准备;
[0033]步骤二:代冠制作;
[0034]步骤三:终冠制作;
[0035]步骤一包括以下子步骤:S1

1:牙体预备;S1

2:牙冠真彩三维扫描,通过;S1

3:牙体三维影像片拍摄;
[0036]S1

1中对需要镶冠的牙齿进行修复获得修复体,为代冠制作及终冠制作做准备,牙体预备要尽可能多的保留牙体组织,这样预备之后获得的修抗力形和固位形能力都更强,能够承受更大的咬合力且不容易受到外力而脱落。
[0037]S1

2中采用口内扫描进行牙冠真彩三维扫描,获得牙冠三维模型时保留牙冠真实颜色,供后续牙冠设计过程中进行颜色修正和邻近接触关系修正使用。
[0038]S1

3中通过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围绕牙体多次产生的二维投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三维凝胶沉积技术的牙冠数字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修复前准备;步骤二:代冠制作;步骤三:终冠制作;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子步骤:S1

1:牙体预备;S1

2:牙冠真彩三维扫描;S1

3:牙体三维影像片拍摄;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子步骤:S2

1:牙体数字化设计;S2

2:代冠加工;S2

3:代冠试戴及矫正;S2

4:代冠设计稿生成;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子步骤:S3

1:终冠设计稿生成;S3

2:终冠加工;S3

3:终冠粘接;所述子步骤S3

1中包括颜色修正和邻面接触关系修正环节:所述颜色修正环节,通过光环境模拟仿真与视觉工效学分析软件模拟S2

4中生成的代冠设计稿镶戴到牙体修复体上的颜色呈现,对代冠设计稿进行颜色修正;所述邻面接触关系修正环节,通过对S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佳杨郑园娜孙文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