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具体为一种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处理技术即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的技术设施,在建成区应用雨水处理技术设施或设施组合的系统,能够利于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雨水径流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在居住区中多应用雨水处理系统削减外排的地表径流量、径流峰值等指标,以减少外排径流对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
[0003]然而,住区中雨水处理设施的组合应用方式多样,目前国内已建成住区中,雨水处理系统多采用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偏高的技术设施,雨水系统的水文效益缺乏量化评估,且缺乏径流控制模块的配比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雨水处理系统多采用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偏高的技术设施,占地面积大,且雨水系统的水文效益缺乏量化评估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桶设施系统(1)、渗透塘(2)、绿色屋顶(3)、生物滞留设施(4)、渗渠(5)、住区建筑(6)和地埋排水管(7);所述绿色屋顶(3)位于汇水区上游,用于滞留屋顶上的雨水;所述雨水桶设施系统(1)位于汇水区上游,用于收集所述绿色屋顶(3)溢流的雨水;所述渗渠(5)位于汇水区中游,用于向所述渗透塘(2)或所述生物滞留设施(4)传输从汇水区上游收集的雨水并削减径流峰值;所述生物滞留设施(4)位于汇水区中下游,用于滞留雨水;所述渗透塘(2)位于汇水区下游,用于蓄积雨水,所述地埋排水管(7)用于住区系统内各设施的连接;所述绿色屋顶(3)设置于所述住区建筑(6)顶层;所述雨水桶设施系统(1)设置于所述住区建筑(6)底层;所述生物滞留设施(4)的入水口通过所述地埋排水管(7)与所述雨水桶设施系统(1)连接,多个所述生物滞留设施(4)之间通过所述地埋排水管(7)连接;所述渗渠(5)的入水口通过所述地埋排水管(7)与所述雨水桶设施系统(1)的出水口或所述生物滞留设施(4)的出水口连接,多个所述渗渠(5)之间通过所述地埋排水管(7)连接,位于最下游的所述渗渠(5)的出水口与所述渗透塘(2)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渗透塘(2)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排水管(7)连接;位于汇水区最下游的所述地埋排水管(7)的出水口与市政管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屋顶(3)包括种植基质层(9)、第一透水土工布(10)、排水板(11)、纤维细石混凝土防水层(12)、无纺布隔离层(13)、防渗隔根膜(14)、第一防水卷材(15)、防水涂料(16)、隔热层(17)、找平层(18)、找坡层(19)、原屋面结构层(20)、细卵石上层(21)、粗卵石层(22)、细卵石下层(23)、钢板隔档层(24)、预埋件(25)、聚苯泡沫塑料条(26)、雨箅子(27)、“L”型的第二防水卷材(28)和“L”型的女儿墙(29);所述女儿墙(29)的水平面自下而上依次堆叠所述原屋面结构层(20)、所述找坡层(19)、所述找平层(18)、所述隔热层(17)、所述防水涂料(16)、所述第一防水卷材(15)、所述防渗隔根膜(14)、所述无纺布隔离层(13)、所述纤维细石混凝土防水层(12)、所述排水板(11)和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10);所述女儿墙(29)的竖直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了第二防水卷材(28)的竖直部分和所述聚苯泡沫塑料条(26);第二防水卷材(28)的水平部分位于所述防水涂料(16)和所述隔热层(17)之间;所述雨箅子(27)竖直安装于所述女儿墙(29)竖直部分底部的出水口;所述预埋件(25)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10)上方,且所述预埋件上方设置所述钢板隔档层(24),所述预埋件(25)和所述钢板隔档层(24)与女儿墙(29)之间的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10)上依次铺设所述细卵石下层(23)、所述粗卵石层(22)和所述细卵石上层(21),其另一侧的第一透水土工布(10)上设置有所述种植基质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成本高水文效益的住区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层(9)厚度为50
‑
200mm,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10)厚度为2mm,所述排水板(11)为25mm的HDPE塑料加固排水板;所述纤维细石混凝土防水层(12)厚度为40mm,内掺防水剂、膨胀剂、防水硅胶及聚苯塑料密封,内配直径4mm钢筋,横向间距为200mm;所述防渗隔根膜(14)采用厚度1mm的隔根膜,所述第一防水卷材(15)和所述防水卷材(18)均采用厚度1.5mm的氯化聚乙烯
‑
橡胶共混卷材;所述防水涂料(16)采用厚度为2mm的单组分橡胶防水涂料;所述隔热层(17)采用厚度为30mm的泡沫混凝土隔热板;所述找平层(18)采用厚度为20mm的
1:3水泥砂浆;所述找坡层(19)采用1:8的水泥陶粒,向排水管方向找坡2%,其最薄处厚度为20mm;所述细卵石上层(21)、所述粗卵石层(22)和所述细卵石下层(23)厚度均为50mm,其中所述细卵石上层(21)和所述细卵石下层(23)采用直径为20
‑
30mm的卵石,所述粗卵石层(22)采用直径为40
‑
50mm的卵石;所述钢板隔档层(24)采用厚度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