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氯-1-茚酮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26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

‑1‑
茚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苯甲酰吲哚消炎药和氨基芳乙酰类抗凝药)和农药(噁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茚虫威与传统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不同,茚虫威为钠离子通道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害虫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使其神经细胞丧失功能,导致靶标害虫麻痹、协调差,最终死亡。茚虫威对人畜十分安全,目前未发现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茚虫威是近年崛起的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由于其活性高,用量低,对环境和作物十分安全,作为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及高抗药杀虫剂的理想药剂,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受到广泛关注的产品)中间体,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0003]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合成5


‑1‑
茚酮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方法是采用间氯苯丙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形成酰氯,接着付克关环反应得到5


‑1‑
茚酮。另一类方法是由氯苯和3

氯丙酰氯为原料,通过路易斯酸催化(硫酸、无水三氯化铝、三氟甲磺酸等)合成5


‑1‑
茚酮。公开号为CN11293975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叙述用氯苯与无水三氯化铝混合,加入3

氯丙酰氯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得到3,4

二氯苯丙酮;随后加入无水三氯化铝/氯化钠或三(五氟苯基)硼烷催化下关环反应得到5


‑1‑
茚酮,但其中所述反应温度需要135℃,能耗比较高,增加了合成的成本。
[0004]公开号为CN113087609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叙述用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为原料,在氯化氢的催化下,分子内环合生成5


‑1‑
茚酮,但其中所述原料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价格比较昂贵,所述用到的催化剂氯化氢需要在一定压力下,对设备要求比较高,经济价值不高。
[0005]公开号为CN103601625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叙述:向环合釜中投入300

400重量份的三氯化铝,搅拌,升高温度至120

150℃,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进入四级吸收塔;向环合釜中投入50

100重量份的3,4

二氯苯丙酮,升高温度至150

180℃,保温反应1.5

2.5h后将料液抽至水解釜;水解完毕后,将料液降至温度为75

85℃,加入450

550重量份的甲苯溶剂,搅拌萃取0.5

1.5h后,分去水相,油相转入脱溶釜,升高温度至115

125℃,蒸出甲苯溶剂,重复使用;在脱溶釜中加入450

550重量份的石油醚溶剂后将料液转入脱色釜脱色后,抽入结晶釜,冷却至0

30℃离心处理,烘干得到成品。此方法工艺流程复杂,需要的工艺设备也比较复杂,反应耗时耗力。
[0006]公开号为CN111205175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叙述以3,4

二氯苯丙酮为原料,加入非质子酸催化剂后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进行反应制备5


‑1‑
茚酮。该方法中使用的催化剂会产生气体酸,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对环境危害
小、反应步骤少、流程简单和收率高的5


‑1‑
茚酮新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一种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硫酸作为催化剂,催化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得到所述5


‑1‑
茚酮。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仅有一步反应,反应流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且具有较高收率,经济价值高。
[0011]优选地,所述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是以对氯苯乙酮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而成的。
[0012]优选地,所述的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对氯苯乙酮、多聚甲醛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装置中,用溶剂溶解后升温反应,然后加入硫酸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浓缩、萃取,取有机相结晶得到所述5


‑1‑
茚酮;
[0013]反应方程式如下图所示:
[0014][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对氯苯乙酮,多聚甲醛和催化剂等原材料便宜易得,无需贵金属、贵载体等昂贵原料;所用的溶剂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只需一步操作,工序简单、条件温和、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较低,且产物收率高;本专利技术中的硫酸浓度可为工业硫酸浓度,使本专利技术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0016]优选地,所述萃取所用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0017]优选地,将对氯苯乙酮、多聚甲醛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装置中,用溶剂溶解后升温至50

90℃反应2

10h。
[0018]优选地,将对氯苯乙酮、多聚甲醛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装置中,用溶剂溶解后升温至60

80℃反应6

8h。
[0019]优选地,加入硫酸后在60

80℃下回流反应6

12h。
[0020]优选地,所述对氯苯乙酮和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2

6。
[0021]优选地,所述对氯苯乙酮和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2

4。
[0022]优选地,所述对氯苯乙酮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3

0.7。
[0023]优选地,所述对氯苯乙酮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4

0.6。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硫酸作为催化剂,催化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得到所述5


‑1‑
茚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

(4

氯苯基)
‑2‑
丙烯
‑1‑
酮是以对氯苯乙酮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而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对氯苯乙酮、多聚甲醛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装置中,用溶剂溶解后升温反应,然后加入硫酸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浓缩、萃取,取有机相结晶得到所述5


‑1‑
茚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


‑1‑
茚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所用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桂李武郭佑强程岚军吴祥朱成峰付延明尤扬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