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透明/半透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外部电场驱动下,载子(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传递到发光层,并在发光材料中形成激子(exciton),激子中受限的电子
‑
空穴复合后消失,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发光波长受限于发光材料特性)。辐射光可从透明/半透明电极侧观察到。此发光原理被大量应用在照明与显示屏上。
[0003]然而现有的OLED装置中的发光单元都是在同一平面上排列不同颜色的像素实现显示效果,这样的设置不仅占用的区域面积大,而且存在分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组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排列,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晶体管组,所述晶体管组与所述发光单元组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晶体管组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同层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婷,朱映光,谢静,张国辉,胡永岚,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