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窗制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欧式木窗具有美观、耐用、隔音、隔热等优点,其生产工艺分为毛料加工、四面刨、双面精光刨、成型加工、打榫孔、组框和木窗铣削,其中木窗铣削是重要的工序之一,铣削过程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质量的好坏,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木窗铣削机床和木窗加工中心,能够对木窗进行精密的铣削。
[0003]虽然现有较多的木窗加工设备,但组成的木窗生产线多为用来加工木窗组框前的木窗材,无法对组完框后的木窗进行加工,这是由于木窗具有定制化加工特点,每一扇要加工的木窗尺寸都不相同,故难以实现自动化加工,所以目前对于组完框后的木窗基本采用人工操做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工,这就导致木窗生产效率低下,且存在工人误操作等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能够对不同尺寸木窗进行复合精铣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U形回转传送台及置于其中的导轨夹具和木工铣床,所述U形回转传送台用于整个的生产线木窗传输,所述导轨夹具用于在木工铣床附近夹持木窗,木工铣床用于铣削加工木窗。
[000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木窗连续不断地放在进料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回转传送台(1)及置于其中的导轨夹具(2)和木工铣床(3),所述U形回转传送台(1)用于整个的生产线木窗传输,所述导轨夹具(2)用于在木工铣床(3)附近夹持木窗,木工铣床(3)用于铣削加工木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回转传送台(1)包括依次衔接呈U形布置的进料台(11)、一个辅助加工传送台(12)、二次进料台(14)、另一个辅助加工传送台(12)及出料台(15);在两个辅助加工传送台(12)旁分别设置一个机床延伸辅助工作台(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台(11)包括进料辊台(111)和设置于进料辊台(111)一侧的进料压辊台(112);所述进料压辊台(112)包括进料压辊台架(1121)、多个压辊(1122)及贴板(1123);所述多个压辊(1122)并排布置在进料压辊台架(1121)的上横梁上,其中一个压辊(1122)与步进电机A连接,每个压辊(1122)之间通过链条传递动力,从而使每个压辊(1122)都能够对木窗实现向下压紧动作,所述贴板(1123)设置于进料压辊台架(1121)的下横梁上,用于木窗的外框定位,通过贴板(1123)和压辊(1122)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木窗的预定位和一次夹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122)包括气缸(11223)、转动板(11226)、转轴A(11229)、双排链轮(112210)、转轴B(112211)、带胶滚轮(112212)及单排链轮(112213);所述转动板(11226)为带有三个圆弧角的三角板体结构,所述气缸(11223)与转动板(11226)的角一铰接,所述转轴A(11229)转动安装在转动板(11226)的角二处,且转轴A(11229)转动安装在进料压辊台架(1121),所述双排链轮(112210)安装在转轴A(11229)的外部轴段上,通过在双排链轮(112210)上安装链条来实现多个压辊(1122)之间的动力传动,所述转轴B(112211)转动安装在转动板(11226)的角三处,转轴B1(12211)的外部轴段安装有带胶滚轮(112212),所述转轴A(11229)与转轴B(112211)的内部轴段都装有单排链轮(112213),两个单排链轮(112213)之间有一链条连接,实现转轴A(11229)与转轴B(112211)的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122)还包括压辊上固定板(11221)、压辊下固定板(11222)及铰销(11224);所述压辊上固定板(11221)和压辊下固定板(11222)均用于将压辊(1122)固定在进料压辊台架(1121),所述压辊上固定板(11221)采用L型板,压辊上固定板(11221)下端固定在进料压辊台架(1121)的上横梁A上,压辊上固定板(11221)上端安装有铰销(11224),所述气缸(11223)通过铰销(11224)与压辊上固定板(11221)铰接,所述压辊下固定板(11222)下端通过带座轴承C套装在在转轴A(11229)上,压辊下固定板(11222)上端固定在进料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龙,杨春梅,王涛,任长清,丁星尘,丁禹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