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炼钢
,具体是涉及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在生产的过程中,需向钢中加入钒氮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形成的碳、氮、钒化合物可以促进棒材强度的提高,使得钢筋能起到抗震的作用,其中棒材中的氮元素主要来自钢中基础氮与钒氮合金,因转炉的出钢温度与终点碳的不稳定造成钢中基础氮含量不同,由此使得钒元素利用率不足,且因为钒氮合金的价格昂贵,增加了生产中微合金化成本的投入,在《一种转炉冶炼控制钢水中氮含量的方法》中提到,在冶炼得前期和后期进行顶吹氧气时,在钢包的底部同时吹送氩气,并且在冶炼的后期加入炉渣发泡剂,能将钢水的氮含量控制在15ppm以内;进入冶炼末期时停止顶吹氧气并配合底吹氮气,同时加入脱氧剂对炉渣和钢液进行脱氧处理,待钢液中的氧含量达到30ppm以下时,再利用顶部氧枪进行顶吹氮气同时底吹氮气,最终能将转炉钢水的终氮含量控制在100~260ppm之间,可满足不同含氮钢氮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在转炉冶炼的末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的控制方法,增氮设备包括钢包本体(1)、吹氮机构(2)、吹氩机构(3)、脱硫机构(4)和导向机构(5),吹氮机构(2)能升降的位于钢包本体(1)的顶部;吹氩机构(3)能升降位于钢包本体(1)的底部;脱硫机构(4)能沿钢包本体(1)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位于吹氮机构(2)的内部;导向机构(5)位于吹氮机构(2)与脱硫机构(4)之间,且导向机构(5)用于对氮气机构吹出的氮气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包本体(1)移动至处理位置,在转炉中钢水倾倒至钢包本体(1)内后,对于钢水进行脱氧处理,脱氧结束后对于钢水进行测温取样;S2、启动吹氮机构(2),使得吹氮插入钢包本体(1)的顶部,吹氮机构(2)对于钢包本体(1)的内部通入氮气,直至钢包本体(1)内氮分压达到生产工艺所需的要求值;S3a、启动导向机构(5)对于对氮气机构吹出的氮气进行导向,通过对氮气进行导向,使得氮气能聚集与一起将钢水表面的浮渣吹散;S3b、启动脱硫机构(4),通过脱硫机构(4)沿钢包本体(1)的轴线方向滑动,直至脱硫机构(4)插入钢水内,通过脱硫机构(4)喷吹脱硫粉剂,直至钢水达到生产工艺所需的脱硫值后停止对于脱硫粉剂的输送;S3c、启动吹氩机构(3),使得吹氩机构(3)插入钢包本体(1)的底部,吹氩机构(3)对于钢水吹送氩气,使脱硫粉剂与钢水充分搅拌;S4、再次进行钢水测温取样,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对于钢水进行成分微调并加入钒铁或钛铁固氮。2.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机构(5)包括转换头(51),转换头(51)能转动的位于吹氮机构(2)的底部,转换头(51)上设置有第一通道(511)和第二通道(512),第一通道(511)的其中一端设置于转换头(51)的顶部,第一通道(511)的另外一端设置于转换头(51)的侧壁上,第二通道(512)呈竖直状态贯穿通过整个转换头(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抗震钢筋强度的钢包增氮设备,其特征在于,吹氮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1),多个出气孔(21)均等距环绕于吹氮机构(2)的轴线设置,第一通道(511)和第二通道(512)与出气孔(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多个第一通道(511)和多个第二通道(512)均等距环绕于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赛晓,于原浩,徐卫国,王映宏,周怀斌,宋刚,刘力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