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装装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滚装装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常规的海运货物,万吨以上级别的大型装载物具有超重、超宽和超长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滚装装船方法会具有较大的实现难度。具体的,传统的滚装装船方法主要采用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elf
‑
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SPMT)滚装装船方法或轨道车滚装装船方法。
[0003]其中,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承载能力有限,对于大型装载物所需的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数量会远远超过码头的常备数量,并且使用的自行式模块运输车越多,滚装装船系统的整体自动均载能力就越差。而轨道车虽然具备较佳的承载能力,但轨道车的动力荷载能力较弱,装载大型装载物时的装船速度较慢,而滚装装船过程依赖于实时潮流情况,对装船时间有较高的要求。
[0004]因此,不论是采用上述哪种滚装装船方法装载大型装载物,都会使得滚装装船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装装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基于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滚装装船方法存在的承载能力差或基于轨道车的滚装装船方法存在的动力荷载能力差的问题,提高滚装装船的效率以及提高滚装装船过程的安全性。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装装船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大型装载物的装船运输速度,并基于所述装船运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装装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大型装载物的装船运输速度,并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确定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数量;基于所述轨道车数量和所述模块车数量,配置滚装配车系统,并控制所述滚装配车系统装载所述大型装载物;响应于检测到装船指令,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控制所述滚装配车系统向运输船的船艏移动;在所述滚装配车系统的当前位置在停止位置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滚装配车系统执行卸载操作,以使所述大型装载物放置在所述运输船的支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确定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数量,包括: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和预设约束参数,确定所述大型装载物的最小加速度;其中,所述预设约束参数为最小加速距离或最小加速时间;获取所述轨道车对应的第一初始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第二初始数量;基于所述最小加速度、第一初始数量和第二初始数量,确定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小加速度、第一初始数量和第二初始数量,确定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数量,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数量,确定总参考摩擦力和总参考驱动力,并基于所述总参考摩擦力和总参考驱动力,确定参考加速度;在所述参考加速度小于所述最小加速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初始数量增加第二数值;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数量,确定总参考摩擦力和总参考驱动力的步骤,直到所述参考加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小加速度时,将所述第一初始数量作为轨道车数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初始数量作为模块车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数量,确定总参考摩擦力和总参考驱动力,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初始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码头配置的模块车数量阈值;如果是,则基于所述第二初始数量以及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驱动力,确定总参考驱动力,并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所述轨道车对应的滑动摩擦系数、第二初始数量以及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滚动摩擦系数,确定总参考摩擦力;如果否,则将所述第二初始数量减去第二数值,并基于所述第二初始数量、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驱动力以及所述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驱动力,确定总参考驱动力,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所述轨道车对应的滚动摩擦系数、第二初始数量以及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滚动摩擦系数,确定总参考摩擦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确定轨道车对应的轨道车数量以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对应的模块车数量,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初始数量大于码头配置的模块车数量阈值,且所述参考加速度小于所述最
小加速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初始数量增加第一数值;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数量,确定总参考摩擦力和总参考驱动力的步骤。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装船运输速度,控制所述滚装配车系统向运输船的船艏移动的过程中,获取所述滚装配车系统的当前总摩擦力,并基于所述当前总摩擦力和所述装船运输速度,确定总修正驱动力;基于所述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俊,王阳刚,李军,陈晓明,万兵,余乐,胡方,吴雄祥,王桐,潘博玑,刘骐,赖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