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塔吊数据;基于所述塔吊数据得到塔吊编号数据列表;根据所述塔吊数据生成群塔线模的自动周期模拟,循环所述自动周期模拟得到群塔碰撞结果,基于所述群塔碰撞结果生成群塔碰撞列表;将所述群塔碰撞列表作为检测群塔全周期碰撞结果,其用于查看群塔全周期碰撞情况;根据所述塔吊数据得到碰撞数据,所述碰撞数据用于检测群塔单阶段碰撞情况。该方法依托于Grasshopper环境,让其具备对庞大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为群塔数据计算提供了基础;且通过该方法给各种塔吊导致的误差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法。有力的解决方法。有力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群塔防碰撞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群塔防碰撞指的是,在项目进行中防止塔吊空载状态下,大臂自由摆动造成碰撞事故。现阶段塔吊防碰撞主要依靠前期手动计算的群塔方案,以及使用过程中安装防碰撞设备,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对塔吊的运行实时管控,控制大臂的施工范围以及施工时间,及时锁定大臂的控制,防止塔吊发生碰撞。但在台风等风力较大情况下,塔吊无法进行施工作业,且禁止大臂锁死,只能任其自由摆动,在这一过程中,防碰撞设备将无法再实现其功能,一切只能依据群塔方案以及上一次的顶升计算结果,一旦发生碰撞将造成巨大损失,而当时群塔计算的误差将是这一环节中的致命因素,所以提前对群塔方案进行检测梳理,实时对各阶段的顶升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检测,是群塔防碰撞的重中之重。
[0003]在传统模式下因群塔方案编写的不严谨,以及缺少有效的高精度检测手段,只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临时补救;或因施工进度导致的塔吊顶升变更,导致整个方案作废,且不能及时拿出有效的后续方案,影响后期群塔的顶升造成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获取塔吊数据;
[0007]基于所述塔吊数据得到塔吊编号数据列表;
[0008]根据所述塔吊数据生成群塔线模的自动周期模拟,循环所述自动周期模拟得到群塔碰撞结果,基于所述群塔碰撞结果生成群塔碰撞列表;将所述群塔碰撞列表作为检测群塔全周期碰撞结果,其用于查看群塔全周期碰撞情况;
[0009]根据所述塔吊数据得到碰撞数据,所述碰撞数据可用于检测群塔单阶段碰撞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塔吊数据包括塔吊序号、塔吊底部中心点坐标、塔吊上部斜拉杆位置、大臂翘头值、臂长、限位值、平衡重高度、塔尖值、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群塔周期方案安装顶升拆除时间、群塔周期方案安装顶升拆除高度、规定塔吊安全距离。
[0011]优选的,所述塔吊数据还包括塔吊高度;所述塔吊高度根据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时间以及所述顶升拆除高度得到,过程为:
[0012]录入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时间以及所述顶升拆除高度;
[0013]对所述顶升拆除时间进行指定分解,得到分解结果;
[0014]将所述分解结果整合编辑为时间列表;
[0015]对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高度以及所述时间列表进行处理,剔除重复的时间点、合并同一时间点的顶升拆除高度,得到顶升数据列表;
[0016]对所述顶升数据列表进行文本规范处理;
[0017]将处理后的所述顶升数据列表进行分时间段、分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累加,得到各阶段的塔吊高度。
[0018]优选的,对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高度以及所述时间列表进行处理,剔除重复的时间点、合并同一时间点的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得到塔吊编号列表。
[0019]优选的,生成群塔碰撞列表的过程为:
[0020]采用触发装置导出各阶段的塔吊高度中各时间段数据,模拟塔吊线模的周期生长;
[0021]根据所述塔吊数据、模拟的所述塔吊线模的周期生长,生成所述群塔线模的自动周期模拟;
[0022]在一个阶段中,循环所有在建塔吊,将在建塔吊与其高位塔吊进行对比得到群塔碰撞结果;
[0023]对所述群塔碰撞结果进行图形化建模;并对建模模型中碰撞的位置点以及塔吊数据点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其Z轴高度,按照标准要求对所述Z轴高度进行判别,得到判断结果,即满足要求为True,不满足要求为False;对所述判断结果进行二次判别,即存在False为碰撞,不存在False为不碰撞,将二次判别结果作为输出结果;
[0024]整合各阶段的所述输出结果,得到输出结果汇总,对所述输出结果汇总进行记录、去杂、统计,并与所述时间列表对应,生成所述群塔碰撞列表。
[0025]优选的,对所述触发装置进行优化,优化方式为:
[0026]利用触发电池以及时间电池对时间进行实时提取,实现自动运行;利用包含电池、调度电池以及构造域电池对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流节制。
[0027]优选的,生成群塔碰撞列表的过程中还包括对塔吊数据进行分流;分流包括:
[0028]对所述塔吊数据进行第一次分流,将计算对象控制为已安装以及未拆除的塔吊;
[0029]而后进行第二次分流,保留与当前检测范围重合的塔吊;
[0030]最后进行第三次分流,保留比当前塔吊位置高的塔吊。
[0031]优选的,碰撞数据包括碰撞情况和碰撞数值;
[0032]根据3D造型软件自动生成塔吊三维模型,并在塔吊三维模型中选定一塔吊,将选定塔吊的高位塔吊以其底部中心点坐标为中心,臂长为半径进行圆筒建模,得到第一筒壁;使第一筒壁与选定塔吊相交,取最上层相交点作为第一相交点,将多个第一相交点与高位塔吊的限位最低点一一对应,并提取其各自的Z轴坐标进行相减计算,得到第一塔吊相交数值;将选定塔吊的底部中心点坐标为中心,臂长为半径进行圆筒建模,得到第二筒壁;使第二筒壁与高位塔吊相交,取最下层相交点作为第二相交点,将多个第二相交点与选定塔吊的大臂端部最高点一一对应,并提取其各自的Z轴坐标进行相减计算,得到第二塔吊相交数值;
[0033]将第一塔吊相交数值与第二塔吊相交数值进行一一对应,并取其最小值作为碰撞数值;
[0034]按照标准要求对碰撞数值进行判别,得到碰撞情况;满足标准为不碰撞,不满足则
为碰撞;并且提取碰撞情况对应的碰撞数值和塔吊数据。
[0035]优选的,方法还包括:
[0036]基于所述塔吊数据和所述碰撞数据,将相互碰撞的两个塔吊进行平面位置处理,并测量安全数据,标注出图。
[0037]优选的,方法还包括:
[0038]将所述碰撞数据反馈至所述塔吊编号数据列表;
[0039]对于所述塔吊编号列表中不规则的塔吊编号进行程序化规范处理。
[0040]有益效果:
[0041]该方法依托于Grasshopper环境,让其具备对庞大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为群塔数据计算提供了基础;且通过该方法给各种塔吊导致的误差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法。
附图说明
[0042]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43]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塔吊数据;基于所述塔吊数据得到塔吊编号数据列表;根据所述塔吊数据生成群塔线模的自动周期模拟,循环所述自动周期模拟得到群塔碰撞结果,基于所述群塔碰撞结果生成群塔碰撞列表;将所述群塔碰撞列表作为检测群塔全周期碰撞结果,其用于查看群塔全周期碰撞情况;根据所述塔吊数据得到碰撞数据,所述碰撞数据用于检测群塔单阶段碰撞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数据包括塔吊序号、塔吊底部中心点坐标、塔吊上部斜拉杆位置、大臂翘头值、臂长、限位值、平衡重高度、塔尖值、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群塔周期方案安装顶升拆除时间、群塔周期方案安装顶升拆除高度、规定塔吊安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数据还包括塔吊高度;所述塔吊高度根据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时间以及所述顶升拆除高度得到,过程为:录入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时间以及所述顶升拆除高度;对所述顶升拆除时间进行指定分解,得到分解结果;将所述分解结果整合编辑为时间列表;对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高度以及所述时间列表进行处理,剔除重复的时间点、合并同一时间点的顶升拆除高度,得到顶升数据列表;对所述顶升数据列表进行文本规范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顶升数据列表进行分时间段、分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累加,得到各阶段的塔吊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所述顶升拆除高度以及所述时间列表进行处理,剔除重复的时间点、合并同一时间点的群塔周期方案塔吊编号得到塔吊编号列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群塔防碰撞全自动化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群塔碰撞列表的过程为:采用触发装置导出各阶段的塔吊高度中各时间段数据,模拟塔吊线模的周期生长;根据所述塔吊数据、模拟的所述塔吊线模的周期生长,生成所述群塔线模的自动周期模拟;在一个阶段中,循环所有在建塔吊,将在建塔吊与其高位塔吊进行对比得到群塔碰撞结果;对所述群塔碰撞结果进行图形化建模;并对建模模型中碰撞的位置点以及塔吊数据点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其Z轴高度,按照标准要求对所述Z轴高度进行判别,得到判断结果,即满足要求为True,不满足要求为False;对所述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祥,张堃,孙硕,叶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