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及其超导磁体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由缠绕在同一骨架且彼此分立的螺线管线圈所组成的超导磁体上,加速其失超过程的加热器组件,以及采用该加热器组件而形成的超导磁体组件,属于超导磁体
技术介绍
[0002]超导磁体,在超低温度(约4K,
‑
269.15℃)下,其内采用的超导导体呈现无电阻特性,从而可以允许超导导体通过比常规导体高得多的电流,并产生高得多的磁场,以及远高于常规磁体的磁储能。
[0003]超导磁体,或超导线圈的失超过程,是指超导导体从全部超导态逐渐转变为全部常导态(常规导体有电阻状态)的过程,在失超过程中,超导磁体或超导线圈内的磁能转变为常导态导体的热能。如果失超过程快速完成,则产生的热能能够在线圈中比较均匀地释放,线圈任何部位不会有过温的风险。但实际上,失超过程中,线圈的失超却总是从局部的点区域开始的,而此时线圈其它部分如果不能及时失超以分散热能,那该点区域就会因温度快速升高而烧毁,从而导致整个超导磁体报废。
[0004]为此,对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导体,及绝缘体;加热导体包括不锈钢薄板、及接线铜排;所述不锈钢薄板,整体纵截面为“U”形;所述不锈钢薄板中间的底边为弧形,底边通体设置绝缘材料;所述不锈钢薄板的两侧立面的内侧设有接线铜排;所述接线铜排与所述不锈钢薄板的立面内设有通孔;绝缘体包块内侧绝缘体、外侧绝缘体、及辅助绝缘体;所述内侧绝缘体贴附在所述不锈钢薄板的两侧立面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接线铜排的下方;所述外侧绝缘体贴附在所述不锈钢薄板的两侧立面的外侧;所述内侧绝缘体、所述外侧绝缘体连接在一起,并包裹住所述不锈钢薄板的两侧立面的下部区域;所述辅助绝缘体贴附在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底边的开放边缘的两侧,所述辅助绝缘体的厚度与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底边的厚度一致,所述辅助绝缘体与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底边形成一个连续厚度的弧形体;所述辅助绝缘体的两端与所述内侧绝缘体的底面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薄板,板厚0.3~0.6mm,宽度30mm~6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底边通体设置的绝缘材料为,喷涂绝缘漆,绝缘材料厚度为50μm~10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底边与两侧立面之间采用折弯圆弧过渡进行连接;所述内侧绝缘体的底部外侧设有倒角,用于对该折弯圆弧过渡进行让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绝缘体的厚度大于不锈钢薄板侧立面的厚度;所述内侧绝缘体向外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不锈钢薄板的侧立面嵌装在所述内侧绝缘体的第一凹槽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绝缘体上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所述外侧绝缘体为绝缘薄板,所述外侧绝缘体的两侧嵌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7.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超导磁体失超用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绝缘体的顶部超出所述内侧绝缘体的顶部,超出距离为3~5mm;所述外侧绝缘体的两侧的侧边缘超出所述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风雨,马君耀,孙益,袁君辉,马仲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旌凯中科超导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