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18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包括农业科技端、农机科技端、标准化示范端、智能灌溉示范端和农业信息化平台终端,所述农业科技端包括农业技术创新模块和农业种植技术指导模块,所述农机科技端包括新型农机展示模块和农机操作教学模块,所述标准化示范端包括农耕操作标准化演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农业科技端方便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同时农机科技端指导农民学习农机的操作方式,提高种植的效率,并且通过标准化示范端和智能灌溉示范端相互配合,方便向农民展示合理、高效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灌溉方法,此外在向农民教导的过程中,对教导过程中记录。程中记录。程中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民培养
,具体为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

技术介绍

[0002]“两园两区一平台”即农业科技园区、农机科技园区、标准化示范区、智能节水灌溉示范区、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教导、向农民展示新技术,给农户作示范,引导农户干,农户在这里通过观摩育秧、插秧、夏管、收获到整地作业,亲身感受到先进的农艺措施和实用的农机技术;但是现有的装置在灌溉模拟示范时,不能有效的展示出不同肥水对幼苗的效果,使农民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先进农艺技术,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灌溉模拟示范时,无法对水进行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灌溉模拟示范时,不能有效的展示出不同肥水对幼苗的效果,使农民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先进农艺技术,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灌溉模拟示范时,无法对水进行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包括智能灌溉示范端;所述智能灌溉示范端包括育苗观察箱,所述育苗观察箱内部等距开设有育苗槽,所述育苗观察箱对应育苗槽一侧位置处卡接有观察窗,所述育苗观察箱一端对应育苗槽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育苗观察箱顶端设置有进水循环与进料机构,所述进水循环与进料机构包括支架、储料筒、下料管、横板、竖杆、螺旋料板、盖筒、抽水管、水轮、传动带、升降杆、压板、连接管、水箱、内环、旋转杆、半球塞、单向阀、凹型块、拉板、活动套框、限位块、活动杆、连接块、顶杆、浮板、水泵、混合水槽、连接通道、喷淋横管和喷头;所述育苗观察箱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端卡接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底端卡接有下料管,所述储料筒内壁顶部位置处卡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端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外侧对应下料管内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螺旋料板,所述育苗观察箱顶端对应储料筒一侧位置处卡接有盖筒,且盖筒顶端卡接有抽水管,所述盖筒内壁对应育苗观察箱内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水轮,所述水轮转轴外侧底部位置处和竖杆外侧底部位置处均套接有传动带,所述横板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外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育苗观察箱一端对应育苗槽一侧位置处卡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连接管内壁对应抽水管两侧位置处均卡接有内环,所述连接管内壁对
应两个内环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侧对应连接管内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半球塞,且连接管外侧对应内环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旋转杆外侧卡接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壁转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框,所述育苗观察箱一端卡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套框底端对应限位块顶部位置处卡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对应活动杆一侧位置处卡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对应育苗槽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抽水管外侧对应连接管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水泵。
[0005]所述育苗观察箱内部顶端开设有混合水槽,且育苗观察箱内部对应混合水槽底部位置处卡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底端卡接有喷淋横管,所述喷淋横管底端等距卡接有喷头。
[0006]优选的,所述储料筒内部填充有肥料,所述螺旋料板外侧与下料管内壁相贴合,所述竖杆顶端贯穿横板顶端,所述竖杆顶端和压板底端相贴合,且竖杆顶端和压板底端均卡接有防滑橡胶。
[0007]优选的,所述内环内壁开设有弧面,所述半球塞外侧与内环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动套框一端与育苗观察箱一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和育苗观察箱的连接处卡接有密封环,所述浮板两端与育苗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水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抽水管一端与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农业科技端方便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同时农机科技端指导农民学习农机的操作方式,提高种植的效率,并且通过标准化示范端和智能灌溉示范端相互配合,方便向农民展示合理、高效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灌溉方法,此外在向农民教导的过程中,对教导过程中记录,并上传到农业信息化平台终端,便于农民进行观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0009]2、设置了进水循环与进料机构,通过水泵、抽水管和连接管的配合,将水箱内部的水送入混合水槽内部进行储存,同时通过连接通道、喷淋横管和喷头配合,对幼苗进行灌溉模拟演示,方便农民学习,而喷淋下来的多余的水,则被育苗槽储存起来,使积水推动浮板上升,拉动顶杆、连接块、活动杆和动活动套框上升,带动拉板滑动,并通过凹型块的配合,带动旋转杆和半球塞旋转,使靠近水箱一侧的内环进行密封,靠近育苗槽一侧的内环打开,方便将育苗槽内部的积水抽入抽水管内部,向混合水槽内部补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单向阀的配合,在调节的过程中,防止出现回流的现象;通过水穿过盖筒推动水轮旋转,并利用传动带的配合,对动力进行传递,使水轮带动竖杆和螺旋料板旋转,在进水的过程中,将储料筒内部的化肥均匀送入混合水槽内部,方便水与化肥在混合水槽内部混合形成肥水,向农民展示不同肥料混合的肥水对幼苗的效果,提高农民灌溉农艺的技术。
[0010]3、设置了高效搅拌与均匀喷洒机构,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横杆和传动齿轮旋转,并通过齿凸的配合,使传动齿轮和圆盘啮合,对动力传递,带动圆盘旋转,同时通过牵引杆的配合,拉动活动板转动,并通过连接轴拉动旋转盘旋转,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转动,对混合水槽内部的水进行搅拌,提高了水和肥料的混合效果,防止肥料堆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随着混合水槽内部的水增多,压力增加,推动堵水板在连接通道内部下降,从而滑出连接通道解除密封,方便水进入喷淋横管内部,肥水在喷淋横管内部聚集,推动空心浮杆上升,进而通过压杆拉动塞板上升与挡环分离,方便肥水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洒下来,提高对
幼苗灌溉的均匀性,另外通过复位弹簧和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在停止灌溉时,分别拉动堵水板和塞板复位,对连接通道和喷头进行密封。
[0011]4、设置了拍摄与调节机构,通过格栅网板在灌溉时,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而土壤可以保存在培育板上,通过摄像头对农艺措施进行拍摄,方便对画面进行传输,使农民可以远程观察,提高了适应性,通过滚轮和支撑架的配合,并减少支撑架与地面的摩擦,带着培育板在育苗槽内部滑动,将种植的幼苗从育苗槽内部移出,对幼苗进行修剪,便于向农民展示标准化的幼苗种植技术,同时在支撑架带着培育板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齿条推动齿轮旋转,将横向牵引力改变为旋转力,迫使齿轮带动转动板旋转,并通过牵引板的配合,带动摄像头旋转,改变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提高了适用性;此外,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施加的旋转力,使凸块之间通过斜面滑动,推动防滑环与固定架分离,解除对限位转杆的限位,方便摄像头旋转,当齿条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灌溉示范端;所述智能灌溉示范端包括育苗观察箱(1),所述育苗观察箱(1)内部等距开设有育苗槽(2),所述育苗观察箱(1)对应育苗槽(2)一侧位置处卡接有观察窗(3),所述育苗观察箱(1)一端对应育苗槽(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凹槽(4),所述育苗观察箱(1)顶端设置有进水循环与进料机构(5),所述进水循环与进料机构(5)包括支架(501)、储料筒(502)、下料管(503)、横板(504)、竖杆(505)、螺旋料板(506)、盖筒(507)、抽水管(508)、水轮(509)、传动带(510)、升降杆(511)、压板(512)、连接管(513)、水箱(514)、内环(515)、旋转杆(516)、半球塞(517)、单向阀(518)、凹型块(519)、拉板(520)、活动套框(521)、限位块(522)、活动杆(523)、连接块(524)、顶杆(525)、浮板(526)、水泵(527)、混合水槽(528)、连接通道(529)、喷淋横管(530)和喷头(531);所述育苗观察箱(1)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501),所述支架(501)顶端卡接有储料筒(502),所述储料筒(502)底端卡接有下料管(503),所述储料筒(502)内壁顶部位置处卡接有横板(504),所述横板(504)底端转动连接有竖杆(505),所述竖杆(505)外侧对应下料管(503)内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螺旋料板(506),所述育苗观察箱(1)顶端对应储料筒(502)一侧位置处卡接有盖筒(507),且盖筒(507)顶端卡接有抽水管(508),所述盖筒(507)内壁对应育苗观察箱(1)内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水轮(509),所述水轮(509)转轴外侧底部位置处和竖杆(505)外侧底部位置处均套接有传动带(510),所述横板(504)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11),两个所述升降杆(511)外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压板(512);所述育苗观察箱(1)一端对应育苗槽(2)一侧位置处卡接有连接管(513),所述连接管(5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514),所述连接管(513)内壁对应抽水管(508)两侧位置处均卡接有内环(515),所述连接管(513)内壁对应两个内环(515)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杆(516),所述旋转杆(516)外侧对应连接管(513)内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半球塞(517),且连接管(513)外侧对应内环(515)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单向阀(518),所述旋转杆(516)外侧卡接有凹型块(519),所述凹型块(519)内壁转动连接有拉板(520),所述拉板(520)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框(521),所述育苗观察箱(1)一端卡接有限位块(522),所述活动套框(521)底端对应限位块(522)顶部位置处卡接有活动杆(523),所述活动杆(523)底端卡接有连接块(524),所述连接块(524)顶端对应活动杆(523)一侧位置处卡接有顶杆(525),所述顶杆(525)顶端对应育苗槽(2)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浮板(526),所述抽水管(508)外侧对应连接管(513)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水泵(527);所述育苗观察箱(1)内部顶端开设有混合水槽(528),且育苗观察箱(1)内部对应混合水槽(528)底部位置处卡接有连接通道(529),所述连接通道(529)底端卡接有喷淋横管(530),所述喷淋横管(530)底端等距卡接有喷头(5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502)内部填充有肥料,所述螺旋料板(506)外侧与下料管(503)内壁相贴合,所述竖杆(505)顶端贯穿横板(504)顶端,所述竖杆(505)顶端和压板(512)底端相贴合,且竖杆(505)顶端和压板(512)底端均卡接有防滑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515)内壁开设有弧面,所述半球塞(517)外侧与内环(515)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动套框(521)一端与育苗观察箱(1)一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525)和育苗观察箱(1)的连接处卡接
有密封环,所述浮板(526)两端与育苗槽(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水泵(527)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抽水管(508)一端与连接管(513)顶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园两区一平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槽(528)内部设置有高效搅拌与均匀喷洒机构(6),所述高效搅拌与均匀喷洒机构(6)包括横杆(601)、转杆(602)、圆盘(603)、牵引杆(604)、活动板(605)、连接轴(606)、连接轴(606)、搅拌杆(608)、搅拌叶(609)、旋转电机(610)、传动齿轮(611)、齿凸(612)、固定板(613)、复位弹簧(614)、堵水板(615)、空心浮杆(616)、压杆(617)、挡环(618)、塞板(619)、张紧弹簧(620);所述育苗观察箱(1)一端对应育苗槽(2)内部位置处卡接有横杆(601),所述育苗槽(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立强张亚菲李瑛汪敏谭傲男李晓辉孟庆山邵彦宾张延军胡继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