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1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包括矿仓排料溜槽和衬板脱除机构,所述矿仓排料溜槽顶部与矿仓的排料斗连接,底部与衬板脱除机构连接;所述矿仓排料溜槽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衬板脱除机构,包括振动盒、衬板脱除棒条、振动装置和排料装置,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位于振动盒内,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振动盒端部,所述排料装置位于振动盒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磁力和振动力场下的衬板脱出和破碎机的给料,利用一台设备完成了两个作业,从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独立脱除衬板用的除铁装置,结构简单,占地小,设备数量少,降低了设备和厂房的投资。资。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矿厂除铁
,具体涉及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多数非磁性矿种嵌布粒度较细,最终都需要经过磨矿和选别来获得品质较高的精矿产品。而采场采出的矿石最大粒度一般为600

1200mm,磨矿的给料粒度一般为12mm以下,这就需要在磨矿前设置破碎作业。
[0003]大部分采出矿石在进入磨矿之前需经历连续的三段到四段破碎来使其粒度达到磨矿所需要求。除粗碎以外的中碎、细碎以及超细碎受制于给料粒度尺寸,对应的破碎腔宽度也有大小限制,这种破碎腔很容易被混入的大于给料矿石尺寸的各种铁器卡住,造成破碎机损坏。所以在中碎、细碎以及超细碎的给料前必须经过除铁作业以保护破碎机;这就需要对后续各段破碎的给料进行除铁作业。
[0004]现有选矿厂在各段破碎之前一般都设有给料矿仓,其内壁镶有耐磨衬板,大多数耐磨衬板的材质为铁质。但是给料矿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矿石对衬板长期的冲击和磨损,经常出现部分残缺衬板掉落至矿石中,随矿石一并排出;这些残缺衬板是混入铁杂的主要成分,其进入到破碎机中会造成严重破碎机损坏。
[0005]目前非磁性矿的除铁作业为:在破碎机的给料皮带上方悬挂独立的圆盘除铁器或带式除铁器,采用这种独立除铁方式,其设备规格大,占用空间多,设备购置及厂房投资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给料和衬板脱除用一台设备完成,不需要设置独立除铁设备的悬振式矿仓衬板脱除装置,其降低了设备和厂房投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包括矿仓排料溜槽和衬板脱除机构,所述矿仓排料溜槽顶部与矿仓的排料斗连接,底部与衬板脱除机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矿仓排料溜槽底部为敞口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衬板脱除机构,包括振动盒、衬板脱除棒条、振动装置和排料装置,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位于振动盒内,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振动盒端部,所述排料装置位于振动盒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盒顶部设有开口,矿仓排料溜槽底部通过该开口深入振动盒内,且与振动盒内壁间距10

2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盒长度为1.5

2米,其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10
°
;振动盒底部左侧为封闭结构,右侧为敞开结构。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从振动盒的给料端开始设置直至距离盒体末端0.5

1米处,此段即为铁杂吸附区,所述铁杂吸附区尾端至箱体末端即为卸铁区;相邻衬板
脱除棒条之间的缝隙为最大矿石粒度的1.5

2倍,每个衬板脱除棒条两端通过螺栓与盒体内侧的支撑梁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为电磁材质,表面衬有10

20mm的耐磨橡胶,其磁场强度能调,调节范围为5

20mT,衬板脱除棒条宽度为50

100mm。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振动盒外部的振动电机以及四周的吊杆,所述吊杆顶端和矿仓底部的吊环转动连接,吊杆下端与振动盒体上沿的圆环转动连接,在吊杆上设有弹簧组件;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式为从振动盒体的给料端向排料端往复运动。
[0015]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料装置包括矿石排料斗和铁杂收料槽;在铁杂吸附区距离尾端0.3

0.5米范围内的下方设有矿石排料斗,卸铁区下方设有铁杂收料槽。
[0016]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各衬板脱除棒条均与控制箱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中,待破碎非磁性矿石由矿仓的排料斗进入矿仓排料溜槽,从振动盒体的给料端给入衬板脱除棒条上部后进入铁杂吸附区,在铁杂吸附区受电磁棒条磁力的作用实现了铁杂的吸附。由于电磁棒条的场强为5

20mT,磁力较小,吸附后的衬板在振动箱体提供的振动力作用下,脱离电磁棒条表面实现向前抛离运动,每次抛离下落后又被后续的棒条吸附,如此残缺衬板由前至后在不同棒条之间进行吸附

抛离

吸附的往复运动,直至最终脱离吸附区,卸落至卸铁区给入铁杂收料槽。非磁性的矿石则依次通过棒条之间的缝隙卸落至振动盒体底部,在振动力作用下沿倾斜设置的振动盒体底部向前运动,最终排入矿石排料斗后给入后续的破碎机。上述结构实现了在磁力和振动力场下的衬板脱出和破碎机的给料,利用一台设备完成了两个作业,从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独立脱除衬板用的除铁装置,结构简单,占地小,设备数量少,降低了设备和厂房的投资。本装置吸附区长度占振动箱体的长度绝大部分,从而保证了足够多的非磁性矿物从棒条缝隙卸落至矿石排料斗的时间和次数,结合最大矿石尺寸1.5

2倍的棒条缝隙保证了矿石全部穿过,卸入至矿石排料斗内,避免了矿石的损失。
[0019]2)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棒条实现了对衬板的吸附,大于吸附力的振动力实现了吸附的衬板由前向后连续运动,直至卸落至铁杂收料槽。这种方式实现了对不同大小衬板的彻底除铁,有利保护了后续破碎设备。
[0020]3)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棒条通过控制接入的电流大小可实现场强在5

20mT之间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残缺衬板磁力吸附的控制和调节;传动电机可以变频调速从而实现了振动强度的控制和调节。故可以对吸附力场的磁力和振动力调节控制,保证了获得适合的综合力场,除杂效果较好,避免了矿石的损失。
[0021]4)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棒条表面衬有厚度为10

20mm的橡胶,有效避免了电磁材质被矿石造成的直接磨损,延长了电磁棒条的使用寿命。
[0022]5)本专利技术的变频电机、电磁棒条的电流强度均通过控制箱调节,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序号说明:1、矿仓排料溜槽;2、矿仓;3、排料斗;4、振动盒;5、衬板脱除棒条;6、封闭结构;7、敞开结构;8、螺栓;9、盒体;10、电磁材质;11、耐磨橡胶;12、振动电机;13、吊杆;14、吊环;15、弹簧组件;16、矿石排料斗;17、铁杂收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的,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包括矿仓排料溜槽1和衬板脱除机构;所述矿仓排料溜槽通过法兰与矿仓2的排料斗3连接,矿仓排料溜槽下部为敞口,四周封闭。
[0028]所述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仓排料溜槽和衬板脱除机构,所述矿仓排料溜槽顶部与矿仓的排料斗连接,底部与衬板脱除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仓排料溜槽底部为敞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脱除机构,包括振动盒、衬板脱除棒条、振动装置和排料装置,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位于振动盒内,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振动盒端部,所述排料装置位于振动盒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盒顶部设有开口,矿仓排料溜槽底部通过该开口深入振动盒内,且与振动盒内壁间距10

20mm。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盒长度为1.5

2米,其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10
°
;振动盒底部左侧为封闭结构,右侧为敞开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给料与衬板脱除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脱除棒条从振动盒的给料端开始设置直至距离盒体末端0.5

1米处,此段即为铁杂吸附区,所述铁杂吸附区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