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包括由若干个装配在框架上的盖板单元构件所组成的盖板组件,所述的盖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具有平铺位置状态和站立位置状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设有绑带,至少另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设有绑定区位;当所述的盖板组件处于站立位置状态时,所述的绑带能够接入至绑定区位中,以将多个盖板单元构件绑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绑带的设置及工作,使用时一部分的盖板单元构件折叠后收纳在两个最外侧盖板单元构件之间,两个最外侧盖板单元构件通过绑带与绑定区位的配合牢固地绑定在一起,以使得盖板组件持续、稳定地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稳定地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稳定地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的
,尤其是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可收纳盖板是一种具有状态切换及收纳功能的盖板,其在展开时主要用于遮盖容器,以对容器中的腔体提供庇护;在收纳时不再遮盖容器,使得腔体与外界连通,以便用户对腔体进行使用。
[0003]交通工具的货斗被用来拉货,由于交通工具的货斗是呈敞开状的,所以为了避免在雨雪天气时雨水打湿货斗内的货物,人们专利技术了车盖,将车盖安装在交通工具的货斗上,利用车盖对货斗内的货物起到遮盖作用,避免货斗内的货物被雨水淋湿。
[0004]为了起到对货斗的遮盖保护,将盖板应用于货斗,如专利文献CN217048227U所示,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厢盖的支撑结构,包括布置在车厢两侧的框架,所述车厢盖包括至少两个可相互折叠的盖单元,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滑动的设置在框架上;撑杆,所述撑杆下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撑杆上端可选择的抵接在盖单元上底部,或是收纳在框架下方,且所述撑杆下端随固定块移动,以调节盖单元的打开角度,方便车厢盖折叠和铺展。
[0005]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人自身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1、在折叠收纳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独立地竖向站立的姿态,一侧利用撑杆撑住,另一侧需要抵接在车斗壁上;一部分车辆不具有凸出的车斗壁,将会导致盖板的其中一侧无处抵靠,进而使得盖板无法保持站立姿态。2、车斗壁一般都具有便于观察的透视窗口,因此盖板一旦抵靠在车斗壁上,势必将遮挡局部或全部的视线,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包括由若干个装配在框架上的盖板单元构件所组成的盖板组件,所述的盖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具有平铺位置状态和站立位置状态;
[0008]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设有绑带,至少另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设有绑定区位;
[0009]当所述的盖板组件处于站立位置状态时,所述的绑带能够接入至绑定区位中,以将多个盖板单元构件绑定在一起。
[0010]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绑带具有绑定端和固定端,所述的固定端连接在其中一个盖板单元构件上,所述的绑定端能够在各个的盖板单元构件之间移动。
[0011]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绑带的绑定端设有插扣,所述绑定区位中设有约束扣座,所述的插扣能够扣入至所述的约束扣座中。
[0012]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约束扣座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入方向错开的防脱槽,所述插扣的侧壁设有弹性卡挚块,所述的弹性卡挚块能够卡入至所述的防脱槽中,以使得插扣与约束扣座形成防脱配合。
[0013]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扣的末端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的绑带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的调节槽,并通过调节槽将绑带区分为工作区段和非工作区段;
[0014]其中,调节绑带穿过调节槽的长度能够实现对工作区段长短的控制。
[0015]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绑带所在的盖板单元构件上固设有一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向外拱起以形成穿带槽,所述绑带的固定端穿设在所述的穿带槽中。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带所在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还设有收纳扣座,所述的插扣能够扣入至所述的收纳扣座中。
[0017]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绑带与所述约束扣座沿纵向处于同一直线分布,所述的绑带与所述收纳扣座沿横向处于同一直线分布。
[0018]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绑带为软质弹性绑带。
[0019]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上设有顶杆座;
[0020]所述的框架上设有顶杆,所述的顶杆具有铰接端和活动端,所述的铰接端连接在框架上,所述的活动端能够与顶杆座接合,以将盖板元件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通过绑带的设置及工作,使用时一部分的盖板单元构件折叠后收纳在两个最外侧盖板单元构件之间,两个最外侧盖板单元构件通过绑带与绑定区位的配合牢固地绑定在一起,以使得盖板组件持续、稳定地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
[0023]2、无需依靠车斗壁,且不再遮挡局部或全部的视线,提高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盖板组件处于站立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盖板组件处于站立位置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盖板组件处于平铺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盖板组件处于平铺位置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盖板组件处于平铺位置状态的仰视图。
[0029]图6是插扣与约束插座时的装配示意图。
[0030]图7是平铺位置状态下插扣插入收纳插座时的动作示意图。
[0031]图8是平铺位置状态下插扣插入约束插座时的动作示意图。
[0032]图中:1、框架;2、盖板单元构件;3、盖板组件;3a、平铺位置状态;3b、站立位置状态;4、绑带;4a、绑定端;4b、固定端;5、绑定区位;6、插扣;7、约束扣座;8、防脱槽;9、弹性卡挚块;10、调节槽;10a、工作区段;10b、非工作区段;11、连接座;12、穿带槽;13、收纳扣座;14、顶杆座;15、顶杆;15a、铰接端;15b、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图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一
[0035]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包括由若干个装配在框架1上的盖板单元构件2所组成的盖板组件3,所述的盖板组件3相对所述框架1具有平铺位置状态3a和站立位置状态3b;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2上设有绑带4,至少另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2上设有绑定区位5。
[0036]上述结构的描述为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其使用时的工作原理为:用户先将盖板组件3由平铺位置状态3a折叠并切换至站立位置状态3b,此时对所述的绑带4进行操作,以将原本松开的绑带4接入至绑定区位5中,进而以将多个盖板单元构件2绑定在一起。
[0037]优选的,绑带4及绑定区位5所在的盖板单元构件2为最外侧的两个,中间的盖板单元构件2限位在两个外侧的盖板单元构件2之间,无需另加固定,即可使得整个盖板组件3捆绑并保持在站立位置状态3b。
[0038]本技术中,所述的绑带4为软质弹性绑带4,以便进行扭曲、卷绕和变换位置。优选的,绑带4可采用尼龙、锦纶、涤纶、橡胶等材质制成。
[0039]实施例二
[004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关于技术方案的一些优选设置,如下:
[0041]一、关于所述绑带4的具体实现方案为:其具有绑定端4a和固定端4b,所述的固定端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包括由若干个装配在框架(1)上的盖板单元构件(2)所组成的盖板组件(3),所述的盖板组件(3)相对所述框架(1)具有平铺位置状态(3a)和站立位置状态(3b);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2)上设有绑带(4),至少另一个所述的盖板单元构件(2)上设有绑定区位(5);当所述的盖板组件(3)处于站立位置状态(3b)时,所述的绑带(4)能够接入至绑定区位(5)中,以将多个盖板单元构件(2)绑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带(4)具有绑定端(4a)和固定端(4b),所述的固定端(4b)连接在其中一个盖板单元构件(2)上,所述的绑定端(4a)能够在各个的盖板单元构件(2)之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的绑定端(4a)设有插扣(6),所述绑定区位(5)中设有约束扣座(7),所述的插扣(6)能够扣入至所述的约束扣座(7)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扣座(7)的侧壁开设有与插入方向错开的防脱槽(8),所述插扣(6)的侧壁设有弹性卡挚块(9),所述的弹性卡挚块(9)能够卡入至所述的防脱槽(8)中,以使得插扣(6)与约束扣座(7)形成防脱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纳盖板的站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6)的末端开设有调节槽(10),所述的绑带(4)至少部分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吴红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