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顶部的支杆、与支杆相连的书写板以及用于控制书写板使用面积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书写板两侧的容纳槽、设于容纳槽内的扩展板、分别开设于书写板两侧的活动腔、开设于活动腔内顶部的第一凹槽、开设于第一凹槽一侧的第二凹槽、设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移动块、设于第一移动块顶部的移动板、设于移动板底部一侧的锁板、开设于活动腔底部的第一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部横梁、支杆、书写板、容纳槽,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的书写板的使用面积固定,不能够进行扩展,导致书写面积有限,需要频繁的擦除,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培训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培训就是培养加训练,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企业开展培训时需要用到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供多方人员书写观察并表达自己想法和看法的设备。
[0003]现有的专利CN214624114U公开了一种知识产权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横梁、升降单元和角度调节单元;底部横梁:其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纵向支撑板;升降单元:设置于底部横梁的上表面中心处;角度调节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的上端,所述角度调节单元的上端设有第一方形板,角度调节单元的下端设有第二方形板,第一方形板和第二方形板均通过对称分布的螺栓与书写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书写板的前表面设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对设备进行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时更方便,便于不同位置和身高的培训人员书写、观察和讨论,该方案虽然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但是该方案的书写板的使用面积固定,不能够相对应的扩展,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擦除已写内容,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具备能够对书写板的使用面积进行扩展,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能够减少擦除的次数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的书写板的使用面积固定,不能够进行扩展,导致书写面积有限,需要频繁的擦除,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顶部的支杆、与支杆相连的书写板以及用于控制书写板使用面积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书写板两侧的容纳槽、设于容纳槽内的扩展板、分别开设于书写板两侧的活动腔、开设于活动腔内顶部的第一凹槽、开设于第一凹槽一侧的第二凹槽、设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移动块、设于第一移动块顶部的移动板、设于移动板底部一侧的锁板、开设于活动腔底部的第一锁槽、开设于扩展板顶部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锁槽以及用于锁板移动复位的挤压部件,所述锁板分别与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包括设于第一移动块底部的第一挤压块、与第一挤压块相配合的第二挤压块、设于第二挤压块一侧的第二移动块、设于第二移动块一侧的推杆、设于推杆一端的推板、套设于推杆外侧的第一弹簧以及用于防止第二移动块偏移的导向部件,所述推杆贯穿活动腔一侧且与活动腔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开设于活动腔内顶部的导向槽和设于
第二移动块顶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一侧设有第二弹簧。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移动块两侧分别设有挤压板,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一侧设有第三弹簧,所述倾斜板与第三凹槽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扩展板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扩展板一侧设有把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部横梁、支杆、书写板、容纳槽、扩展板、活动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移动块、移动板、锁板、第一锁槽、第二锁槽和挤压部件的配合使用,锁板分别与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滑动连接,移动板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块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能够对书写板的使用面积进行扩展,提高灵活度,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能够减少擦除的次数,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的书写板的使用面积固定,不能够进行扩展,导致书写面积有限,需要频繁的擦除,不利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第二移动块、推杆、推板、第一弹簧和导向部件,推杆贯穿活动腔一侧且与活动腔滑动连接,推板能够推动推杆移动,进而推动第二移动块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挤压块移动,进而推动第一挤压块上移,第一挤压块上移带动第一移动块上移,进而带动移动板和锁板移动,便于对扩展板进行锁定和释放。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能够对第二移动块的移动进行导向,能够防止第二移动块发生偏移。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提高对锁板的固定效果,防止锁板随意移动,提高对扩展板的固定效果。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凹槽、挤压板、倾斜板和第三弹簧,倾斜板与第三凹槽转动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锁板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对扩展板的固定效果。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对扩展板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扩展板脱离限位槽。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便于带动扩展板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面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中:1、底部横梁;11、支杆;12、书写板;21、容纳槽;22、扩展板;23、活动腔;24、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第一移动块;27、移动板;28、锁板;29、第一锁槽;30、第二锁槽;31、第一挤压块;32、第二挤压块;33、第二移动块;34、推杆;35、推板;36、第一弹簧;37、导向槽;38、导向块;39、第二弹簧;40、第三凹槽;41、挤压板;42、倾斜板;43、第三弹簧;44、限位槽;45、限位块;4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横梁1、设于底部横梁1顶部的支杆11、与支杆11相连的书写板12以及用于控制书写板12使用面积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书写板12两侧的容纳槽21、设于容纳槽21内的扩展板22、分别开设于书写板12两侧的活动腔23、开设于活动腔23内顶部的第一凹槽24、开设于第一凹槽24一侧的第二凹槽25、设于第一凹槽24内的第一移动块26、设于第一移动块26顶部的移动板27、设于移动板27底部一侧的锁板28、开设于活动腔23底部的第一锁槽29、开设于扩展板22顶部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锁槽30以及用于锁板28移动复位的挤压部件,所述锁板28分别与第一锁槽29和第二锁槽30滑动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横梁(1)、设于底部横梁(1)顶部的支杆(11)、与支杆(11)相连的书写板(12)以及用于控制书写板(12)使用面积的调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书写板(12)两侧的容纳槽(21)、设于容纳槽(21)内的扩展板(22)、分别开设于书写板(12)两侧的活动腔(23)、开设于活动腔(23)内顶部的第一凹槽(24)、开设于第一凹槽(24)一侧的第二凹槽(25)、设于第一凹槽(24)内的第一移动块(26)、设于第一移动块(26)顶部的移动板(27)、设于移动板(27)底部一侧的锁板(28)、开设于活动腔(23)底部的第一锁槽(29)、开设于扩展板(22)顶部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锁槽(30)以及用于锁板(28)移动复位的挤压部件,所述锁板(28)分别与第一锁槽(29)和第二锁槽(3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27)与第二凹槽(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26)与第一凹槽(24)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训用人员多方讨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包括设于第一移动块(26)底部的第一挤压块(31)、与第一挤压块(31)相配合的第二挤压块(32)、设于第二挤压块(32)一侧的第二移动块(33)、设于第二移动块(33)一侧的推杆(34)、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秋,刘姗姗,刘益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