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00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实时无线心电动态监护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后导向油缸和前导向油缸的输入端均连接有蓄能器,在蓄能器的输出端设置有蓄能器开关;后导向油缸的控制端依次连接调压阀块、第二电磁换向阀后与油箱模块相连;前导向油缸的控制端依次连接双向液压锁、第一电磁换向阀后与油箱模块相连;油箱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外接有液压马达;双向液压锁和调压阀块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油箱模块的输出端内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油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公铁两用牵引车。铁两用牵引车。铁两用牵引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公铁两用牵引车(以下简称“公铁车”)领域中,为了增大牵引力,一般采用胶轮驱动的方式进行牵引作业,即公铁车的前后导向钢轮提供其在铁轨上的导向力,保证公铁车在轨上正常行驶,而公铁车的后桥轮胎与铁轨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进而提供牵引力,如图1所示的公铁车在铁轨上的作业状态。
[0003]目前的公铁车液压控制系统前后导向油缸采用双向液压锁和蓄能器控制,双向液压锁使得导向油缸成为密闭腔,仅靠蓄能器调节压力能力十分有限;而公铁车后导向油缸压力基本为某一定值,在公铁车牵引作业时,由于后导向油缸行程不变,导致后导向压力不断增大,使得轮胎的载荷转移至后导向,进而降低其牵引能力,当速度增大时会有安全隐患,同时会造成轮胎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实时无线心电动态监护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后导向油缸和前导向油缸,所述后导向油缸和前导向油缸的输入端均连接有蓄能器,在蓄能器的输出端设置有蓄能器开关;
[0006]所述后导向油缸的控制端依次连接调压阀块、第二电磁换向阀后与油箱模块相连;
[0007]所述前导向油缸的控制端依次连接双向液压锁、第一电磁换向阀后与油箱模块相连;
[0008]所述油箱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外接有液压马达;
[0009]所述双向液压锁和调压阀块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0]所述油箱模块的输出端内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油箱的输出端设置有溢流阀,所述第二油箱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器和液压泵。
[0011]在调压阀块的第一控制回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YA1,所述电磁阀YA1具体为单向阀

单向阀选择阀门;
[0012]在调压阀块的第二控制回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YA2,所述电磁阀YA2具体为单向阀

通路选择阀门;
[0013]在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之间还设置有溢流阀YA3。
[0014]所述蓄能器具体为隔膜式蓄能器,型号为HNXQ

A/C。
[0015]所述电磁阀YA1和电磁阀YA2的型号为LL12

217;
[0016]所述溢流阀YA3的型号为YF10

02。
[0017]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型号为4WE6Y6X。
[0018]所述双向液压锁的型号为VRDLG3/8。
[0019]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RPS0450。
[0020]所述液压泵的型号为V15A1R

95。
[0021]所述液压马达的型号为BM4

800。
[002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3]一、本技术通过对车辆液压控制系统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公铁车在铁路作业中导向油缸压力能够随车辆速度大小而改变,轮胎载荷随车辆速度的大小而改变,减少公铁车轮胎磨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0024]二、通过设置调压阀块,使公铁车在牵引作业中将导向油缸压力保持恒定,轮胎轴重无法转移至导向轮,进而使公铁车发挥其最大牵引能力;
[0025]三、本技术能够通过液压马达为公铁车制动系统提供动力源。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7]图1为公铁车在铁轨上作业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调压阀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含义:1

蓄能器、2

蓄能器开关、3

压力传感器、4

双向液压锁、5

第一电磁换向阀、6

第二电磁换向阀、7

溢流阀、8

过滤器、9

液压泵、10

单向阀、11

第三电磁换向阀、12

调压阀块、13

液压马达、14

后导向油缸、15

前导向油缸、16

第一油箱、17第二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液压系统控制油缸的压力实现自动调节轮胎的载荷,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使公铁车在铁路行驶时轮胎载荷随速度的大小而自动调节,进而降低轮胎磨损;本技术可以使公铁车在铁路作业中导向油缸压力随速度大小而改变,实现公铁车液压系统换向阀与调压阀块配合联动,使公铁车发挥其最大牵引能力。
[0032]进一步的,本技术在使用时,主要针对公铁两用牵引车不同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控制,具体包括:
[0033]公路状态:
[0034]此时蓄能器开关2关闭;第一、第二、第三换向阀处于中位;前导向油缸15利用双向液压锁4锁定;后导向油缸14利用调压阀块12锁定。
[0035]铁路单机行驶状态:
[0036]此时蓄能器开关2打开,蓄能器发挥作用保证公铁车铁路行驶时的稳定性;换向阀5处于中位;前导向油缸15利用双向液压锁4锁定,保证铁路行驶的安全性;后导向油缸14利
用调压阀块12根据公铁车速度调节油缸无杆腔压力。
[0037]铁路牵引行驶状态:
[0038]此时蓄能器开关2打开,蓄能器发挥作用保证公铁车铁路行驶时的稳定性;换向阀5处于中位;前导向油缸15利用双向液压锁4锁定,保证铁路行驶的安全性;后导向油缸14利用调压阀块12保证油缸无杆腔压力值恒定,从而发挥公铁车最大牵引能力;牵引车列需要空气动力,液压马达13根据需要通过换向阀11开启运转为铁路制动系统提供空气动力源。
[0039]公铁转换状态:
[0040]针对公路转铁路状态:此时换向阀5左位,前导向油缸15伸出,换向阀6左位,调压阀块12中电磁阀YA1左位,电磁阀YA2右位,前导向油缸15伸出;
[0041]针对铁路转公路状态:此时换向阀5右位,前导向油缸15收回,换向阀6右位,调压阀块12中电磁阀YA1右位,电磁阀YA2右位,前导向油缸15收回;
[0042]根据公铁车速度调节后导向油缸正腔压力控制方法:
[0043]当公铁车速度升高时,后导向油缸压力需要增加,此时换向阀6处于左位,调压阀块12中电磁阀YA1处于左位,液压油进入油缸无杆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后导向油缸(14)和前导向油缸(1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向油缸(14)和前导向油缸(15)的输入端均连接有蓄能器(1),在蓄能器(1)的输出端设置有蓄能器开关(2);所述后导向油缸(14)的控制端依次连接调压阀块(12)、第二电磁换向阀(6)后与油箱模块相连;所述前导向油缸(15)的控制端依次连接双向液压锁(4)、第一电磁换向阀(5)后与油箱模块相连;所述油箱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11)外接有液压马达(13);所述双向液压锁(4)和调压阀块(12)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油箱模块的输出端内接有单向阀(10),所述单向阀(10)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油箱(16)、第二油箱(17)相连,所述第一油箱(16)的输出端设置有溢流阀(7),所述第二油箱(17)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器(8)和液压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压阀块(12)的第一控制回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YA1,所述电磁阀YA1具体为单向阀

单向阀选择阀门;在调压阀块(12)的第二控制回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YA2,所述电磁阀YA2具体为单向阀

通路选择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子梓马少飞姚小卫辛泳霖杜鹏鹰韩俊王爱文郝旭超史寅栋刘备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