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96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耐磨层、纤维材料层和金属材料层,所述金属材料层包括有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金属材料层、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的配合,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均为轻质合金,轻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质量轻,韧性好等优点,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的混合搅拌,通过高温锻造,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使用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加工成型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物品断裂的情况,导致影响金属材料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此金属材料具有提高使用强度和硬度,从而稳固金属材料的效果。从而稳固金属材料的效果。从而稳固金属材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工业应用中的纯金属或合金。自然界中大约有70多种纯金属,其中常见的有铁、铜、铝、锡、镍、金、银、铅、锌等等。而合金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结合而成,且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加工成型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物品断裂的情况,导致影响金属材料的工作效率,现有的金属材料大多具有强大的导热性,无法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金属材料制品对物品进行绝缘隔热时,及时进行隔热工作,同时,现有的金属材料需要应对较高强度的耐腐蚀和摩擦,但目前大部分金属板不能满足上述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耐磨层、纤维材料层和金属材料层,所述耐磨层的内侧设置在纤维材料层的外部,所述纤维材料层的内侧设置在金属材料层的外部,所述金属材料层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60%,所述耐磨层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所述纤维材料层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包括有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均为轻质合金,轻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质量轻,韧性好等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按重量分,包括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的混合搅拌,通过高温锻造,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使用强度。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层包括有聚氨酯硬质泡沫、硅酸钙和聚酰亚胺。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密度小,成型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硅酸钙熔点达到680~700℃,不易熔化变形,聚酰亚胺具有高绝缘性能,耐高温达400℃以上,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绝缘隔热性能。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层按重量分,包括聚氨酯硬质泡沫40份、硅酸钙30份、聚酰亚胺30份。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聚氨酯硬质泡沫40份、硅酸钙30份、聚酰亚胺30份,通过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密度质量小的特点,均匀混合平等的硅酸钙和聚酰亚胺,从而使
此金属材料的隔热性更加全面。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层包括有高锰合金、低铬合金铸铁和高碳多元合金钢。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高锰合金、低铬合金铸铁和高碳多元合金钢均为耐磨耐腐蚀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耐磨性,可以提高此金属材料的耐磨耐腐蚀性。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层按重量分,包括有超高锰合金30份、低铬合金铸铁30份、高碳多元合金钢40份。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超高锰合金30份、低铬合金铸铁30份、高碳多元合金钢40份通过混合配比,可以加强此金属的耐磨抗腐蚀性。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8~10mm。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层的厚度为5~8mm。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2~5mm。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层、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的配合,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均为轻质合金,轻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质量轻,韧性好等优点,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的混合搅拌,通过高温锻造,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使用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加工成型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物品断裂的情况,导致影响金属材料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此金属材料具有提高使用强度和硬度,从而稳固金属材料的效果。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采用纤维材料层、聚氨酯硬质泡沫、硅酸钙和聚酰亚胺的配合,聚氨酯硬质泡沫密度小,成型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硅酸钙熔点达到680~700℃,不易熔化变形,聚酰亚胺具有高绝缘性能,耐高温达400℃以上,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绝缘隔热性能,聚氨酯硬质泡沫40份、硅酸钙30份、聚酰亚胺30份,通过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密度质量小的特点,均匀混合平等的硅酸钙和聚酰亚胺,从而使此金属材料的隔热性更加全面,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材料大多具有强大的导热性,无法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金属材料制品对物品进行绝缘隔热时,及时进行隔热工作的问题,达到此金属材料具有隔热能力强的效果。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采用耐磨层、高锰合金、低铬合金铸铁和高碳多元合金钢的配合,高锰合金、低铬合金铸铁和高碳多元合金钢均为耐磨耐腐蚀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耐磨性,可以提高此金属材料的耐磨耐腐蚀性,超高锰合金30份、低铬合金铸铁30份、高碳多元合金钢40份通过混合配比,可以加强此金属的耐磨抗腐蚀性,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材料需要应对较高强度的耐腐蚀和摩擦,但目前大部分金属板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问题,达到此金属材料具有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抗腐蚀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金属材料层;2、纤维材料层;3、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耐磨层3、纤维材料层2和金属材料层1,耐磨层3的内侧设置在纤维材料层2的外部,纤维材料层2的内侧设置在金属材料层1的外部,金属材料层1占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60%,耐磨层3占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纤维材料层2占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金属材料层1包括有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金属材料层1按重量分,包括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金属材料层1的厚度为8~10mm。
[0030]在本实施例中,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均为轻质合金,轻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质量轻,韧性好等优点,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的混合搅拌,通过高温锻造,可以增加此金属材料的使用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加工成型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物品断裂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耐磨层(3)、纤维材料层(2)和金属材料层(1),所述耐磨层(3)的内侧设置在纤维材料层(2)的外部,所述纤维材料层(2)的内侧设置在金属材料层(1)的外部,所述金属材料层(1)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60%,所述耐磨层(3)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所述纤维材料层(2)占所述耐磨隔热金属材料重量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1)包括有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1)按重量分,包括铁粉80份、铝粉40份、银粉10份、锌粉10份、碳粉10份、镁粉10份、铬粉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层(2)包括有聚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平喻贵汉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宏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