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装配式装饰墙面领域,特别是一种隔墙护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饰墙面系统分为隔墙和护墙,隔墙是建筑物内部用来分割空间的工具,不承重。轻质隔墙中的非装配式,安装拆卸麻烦,有湿作业,拆卸需敲掉。目前,装饰行业内常使用的隔墙系统为轻钢龙骨隔墙系统,其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耐火性好、通用性强且安装简易的特性,受到广大装饰企业的喜爱。但是轻钢龙骨隔墙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轻钢龙骨一般呈“匚”型,结构简单,保温岩棉塞入时只能固定一端,另一端不易固定。需要穿管线时,管线和底盒只能嵌在岩棉内部,需要切割取出部分岩棉后再安装,而此时隔墙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则能受到破环,使得隔墙的保温隔音性降低,且从上至下穿管,管线过长需要固定。轻钢龙骨与天地龙骨固定一般采用打钉的方式,遇到地面不平整时,则不可调节。
[0003]护墙是为了掩盖裸露的结构基层和起装饰的作用。其中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护墙系统也叫单墙系统,即直接在建筑结构墙面安装,由骨架或支座和面板两部分组成。轻钢龙骨比较适用于隔墙系统,封纸面石膏板、水泥板、玻镁板等,粘贴或粉刷饰面。若将轻钢龙骨使用在护墙系统中时,还需要额外增加构件来固定,稳定性较差,并且管线的问题依然存在。
[0004]市面上目前具有的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隔墙,其重量较重,结构复杂,两根竖龙骨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进行调节,成本较高,3米高的龙骨至少要用2
‑
3个螺栓以上,且受到龙骨空腔结构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结构体系,包括天花楼板(1)与地面(4)之间设置的吊顶系统(2)和隔墙系统(3),所述隔墙系统(3)的顶面连接天花楼板(1)的底面,隔墙系统(3)的底面连接地面(4)的顶面,所述隔墙系统(3)由各个隔墙拼接组成,相邻隔墙连接形成隔墙空间,所述吊顶系统(2)位于隔墙空间内部,所述吊顶系统(2)包括吊杆(26)、吊顶龙骨架(21)和吊顶面板(22),吊杆(2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天花楼板(1)的底面,吊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吊顶龙骨架(21)上使吊顶龙骨架(21)悬吊,吊顶面板(22)固定连接在吊顶龙骨架(21)的底面,其特征在于:吊顶龙骨架(21)与吊顶面板(22)通过收口组件在侧面与隔墙系统(3)搭接,所述隔墙包括几型竖龙骨(33)、保温岩棉层(32)、地龙骨(36)、踢脚线(35)、天龙骨(31)、装饰面板(34)和接线底盒(337),所述保温岩棉层(32)沿隔墙通宽通高设置,所述几型竖龙骨(33)两两成组沿保温岩棉层(32)通高设置,几型竖龙骨(33)以组为单位沿保温岩棉层(3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几型竖龙骨(33)内外正对夹设在保温岩棉层(32)的内外两侧,所述几型竖龙骨(33)包括中央凸槽部和两侧平面连接部,中央凸槽部由龙骨顶板(33a)和两块垂直龙骨顶板(33a)的龙骨侧帮板(33b)组成,三块板围合形成容纳竖向的第一线槽(331)的龙骨凹槽(3301),外侧几型竖龙骨(33)的龙骨凹槽(3301)朝向外侧,内侧几型竖龙骨(33)的龙骨凹槽(3301)朝向内侧,内外两侧几型竖龙骨(33)的龙骨顶板(33a)分别紧密贴合保温岩棉层(32)的内外两侧表面,所述平面连接部是由龙骨侧帮板(33b)的自由端朝向左右两侧垂直弯折并延伸形成,包括连接翼板(33c)和翼板端弯(33d),所述连接翼板(33c)与龙骨顶板(33a)平行,连接翼板(33c)的自由端朝向内侧直角弯折形成翼板端弯(33d),所述连接翼板(33c)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开有挂接装饰面板(34)的挂孔(3302),同一根几型竖龙骨(33)上两侧连接翼板(33c)左右对应的挂孔(3302)成对设置,所述第一线槽(331)插入龙骨凹槽(3301)内,第一线槽(331)与龙骨顶板(33a)之间形成限位件插槽(33e),每个几型竖龙骨(33)的底部外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踢脚母件(351),所述踢脚线(35)水平依次扣接在各踢脚母件(351)上,所述几型竖龙骨(33)与地龙骨(36)以及天龙骨(31)之间均通过一个M型限位构件(5)插接限位,M型限位构件(5)的构件宽度尺寸与限位件插槽(33e)的左右宽度尺寸相适应,所述M型限位构件(5)包括中央的水平龙骨扣接部和两侧的竖龙骨插入限位部,所述水平龙骨扣接部为槽形,该槽形的槽内宽度与相应的地龙骨(36)或天龙骨(31)的宽度相适应,该槽形的槽外宽度与每组几型竖龙骨(33)内外正对的两块龙骨顶板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水平龙骨扣接部包括扣接部槽底板(51)和两侧的垂直扣接部槽底板(51)的扣接部槽帮板(52),所述扣接部槽底板(51)上居中开有限位件连接孔(53),所述竖龙骨插入限位部是由扣接部槽帮板(52)两端延伸弯折而成,包括水平垂直弯折形成的限位部槽底板(54),还包括限位部槽底板(54)继续竖向垂直弯折的限位部槽帮板(55),限位部槽帮板(55)末端向内侧弯折形成限位片(56),其中扣接部槽帮板(52)、限位部槽底板(54)和限位部槽帮板(55)也形成槽形,该槽形与水平龙骨扣接部的槽形开口相反,限位片(56)形成的平面投影内外宽度尺寸与限位件插槽(33e)的内外宽度尺寸相适应,所述地龙骨(36)包括地龙骨本体(366)和地龙骨底座,地龙骨底座沿保温岩棉层(32)
的宽度方向与成组几型竖龙骨(33)一一对应设置,地龙骨底座垂直保温岩棉层(32)的厚度方向,地龙骨底座包括底托板(368),底托板(368)的内外两端部分别通过地龙骨膨胀螺栓(367)与地面(4)栓接,地龙骨底座的中央设有螺纹调节中柱(365),螺纹调节中柱(365)上套有地龙骨调节螺母(364),所述地龙骨本体(366)为开口向下的槽状条形件,地龙骨本体(366)的对应地龙骨底座位置开有地龙骨调节长圆孔(362),地龙骨本体(366)的下侧扣接在地龙骨底座上,螺纹调节中柱(365)穿过地龙骨调节长圆孔(362),地龙骨调节螺母(364)紧固在地龙骨本体(366)的底部,两者之间垫有垫片,此处M型限位构件(5)的水平龙骨扣接部形成的槽开口向下扣接在地龙骨本体(366)的上侧,水平龙骨扣接部与地龙骨本体(366)之间垫有隔音减震垫片(363),螺纹调节中柱(365)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地龙骨调节长圆孔(362)和限位件连接孔(53)并通过螺母垫片组合(361)紧固在扣接部槽底板(51)上,所述几型竖龙骨(33)底部的限位件插槽(33e)被该处M型限位构件(5)的限位片(56)向上插入并且几型竖龙骨(33)的底部落置在竖龙骨插入限位部形成的槽内,所述天龙骨(31)包括天龙骨本体,天龙骨本体(311)对应几型竖龙骨(33)位置开有天龙骨调节长圆孔(312),此处M型限位构件(5)的水平龙骨扣接部形成的槽开口向上扣接在天龙骨本体的下侧,天龙骨膨胀螺栓(313)的底部螺纹上套有两组螺母垫片组合(361),天龙骨膨胀螺栓(313)由下至上穿过限位件连接孔(53)并通过两组螺母垫片组合(361)夹设紧固在扣接部槽底板(51)的上下两侧,天龙骨膨胀螺栓(313)的顶部继续穿过天龙骨调节长圆孔(312)锚入天花楼板(1)内,所述几型竖龙骨(33)顶部的限位件插槽(33e)被该处M型限位构件(5)的限位片(56)向下插入并且几型竖龙骨(33)的顶部与竖龙骨插入限位部形成的槽之间预留有竖向的安装距离,所述装饰面板(34)包括芯板(343)、金属板(342)和挂码(341),所述芯板(343)的宽度等于相邻两根几型竖龙骨(33)之间的距离,每个芯板(343)对应设有两道金属板(342),金属板(342)竖向固定连接在芯板(343)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挂码(341)对应装饰面板(34)的挂孔(3302)位置、固定连接在金属板(342)的表面,装饰面板(34)的底部落置在踢脚线(35)上,装饰面板(34)的顶部通过吊顶系统的收口组件限位,所述接线底盒(337)包括横龙骨(3352)、第二线槽(335)、第二扣盖(336)、双面贴(3351)、底盒本体(3373)、第一插接件(3353)和第二插接件(3372),所述第二扣盖(336)扣接在第二线槽(335)的开口侧,所述横龙骨(3352)设置在第二线槽(335)所在位置并固定在保温岩棉层(32)的表面,所述底盒本体(3373)通过底盒卡件(3372)卡接在横龙骨上,所述第二线槽(335)的背侧通过双面贴(3351)粘接在横龙骨(3352)的表面,竖向的第一线槽(331)与水平的第二线槽(335)连通,第一线槽(331)与第二线槽(335)连通处的几型竖龙骨(33)上开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二线槽(3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查垚润,杨恩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