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及生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268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包括顺序相接的输纸机、印刷机、烘干机、折纸机、胶订机、模切机,还包括环境调节装置、废纸收集装置,所述环境调节装置与印刷机、烘干机、胶订机配套安装,废纸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模切机切割后的边角废纸,且废纸收集装置与环境调节装置相联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生产方法,将承印纸张装入输纸机并顺序经过印刷机、烘干机、折纸机、胶订机、模切机处理以生成成册书刊,环境调节装置能够对印刷辊散热、并将边角废纸转移至废纸收集装置中输出,同时还能对产生的有毒气体处理外排,满足相关设备的供热需求,以实现绿色环保印刷书刊的目的。印刷书刊的目的。印刷书刊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刊印刷相关
,具体的说是一种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书刊生产、印刷过程中,需要用到书刊生产专用的印刷系统,其中涉及用于传输承印纸张的输纸机、用于印刷承印内容的印刷机、用于烘干油墨的烘干机,用于向承印纸张上覆膜以提高光泽度的覆膜机,用于折叠承印纸张以方便装订成册的折纸机,用于装订经过折叠处理的承印纸张的胶订机,以及用于裁切边角的模切机。
[0003]以上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均有对应的应用环境,印刷机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印刷辊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运行,当超过温度阈值后,会导致油墨难以在承印纸张上附着,影响印刷效果;烘干机、覆膜机、胶订机工作时,均涉及到供热部件,同时还会产生有机毒物,在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行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有毒物质中还携带有大量热,难以对其进行直接地净化处理;由于书刊批量大,模切机裁切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边角废纸,往往占到总用纸的10

30%。
[0004]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导致书刊大批量生产印刷时,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难以保证书刊的绿色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及生产方法,能够对产生的废纸进行二次利用,能够对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以对相关设备进行供热,能够对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处理,以实现绿色环保印刷书刊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包括顺序相接的输纸机、印刷机、烘干机、折纸机、胶订机、模切机,还包括环境调节装置、废纸收集装置,所述环境调节装置与印刷机、烘干机、胶订机配套安装,废纸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模切机切割后的边角废纸,且废纸收集装置与环境调节装置相联动。
[0007]所述环境调节装置包括抽气罩、换热通道、空气净化器、供风装置、散热机构、混合装置、供热装置,抽气罩布置于烘干机、胶订机上方并与换热通道上游端相连通,换热通道下游端与空气净化器相连通,供风装置用于向模切机吹入空气,且供风装置吹入的空气途径换热通道进行换热输入混合装置,散热机构配套安装于印刷机的印刷辊上,且散热机构、供热装置与混合装置相接,供热装置对烘干机、胶订机供热。
[0008]所述废纸收集装置包括传输通道、传输机构,传输通道布置于供风装置、换热通道之间并与模切机相接,传输机构配套安装于传输通道中,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边角废纸沿传输通道输出并收集。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输纸机、印刷机、烘干机、折纸机、胶订机、模切机能够
稳定安装,同时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外泄,保证环境调节装置能够对印刷机有效散热的同时将热量收集,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0]还设置有防护外罩,防护外罩中顺序固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三安装架、第四安装架,所述输纸机配套安装至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刷机配套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烘干机、折纸机、胶订机配套安装于第三安装架上,所述模切机配套安装于第四安装架上,所述环境调节装置、废纸收集装置配套安装于防护外罩上。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保证环境调节装置中的供风装置、换热通道在防护外罩中稳定安装,提供有如下关于供风装置、换热通道的技术方案。
[0012]供风装置包括第一抽气泵、供风管道,第一抽气泵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的外侧,供风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抽气泵、防护外罩相接;且供风管道布置于所述第四安装架的位置处。
[0013]换热通道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底部,换热通道与防护外罩底壁之间设有换热空间,且换热空间与混合装置保持连通,传输通道布置于换热空间、供风通道之间。
[0014]在以上关于换热通道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换热通道中有毒气体与自然空气的换热效果,由抽气罩抽取的有毒气体能够输入至换热通道上游端,而从上游通道下游端输出的有毒气体能够进入空气净化器中进行净化处理,进一步提供如下关于换热通道的技术方案。
[0015]所述换热通道设置为波浪状,且换热通道上表面粘接有保温层,换热通道下表面均匀固接有换热翘片,且换热翘片布置于所述换热空间中。
[0016]抽气罩包括有多组,各抽气罩均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顶部内侧并布置于第三安装架上方,各组抽气罩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换热通道上游端相接,空气净化器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顶部外侧,换热通道下游端通过第二连通管与空气净化器相接,且第二连通管上配套安装有第二抽气泵。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混合装置能够将散热机构中流出的热气与换热空间中加热的热气充分混合,以供供热装置进一步加热以及应用,提供有如下关于混合装置的技术方案。
[0018]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叶轮、搅拌叶,混合箱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底部并与所述换热空间相连通,混合箱通过第三连通管与散热机构相连通,叶轮转动安装于混合箱中并与第三连通相对布置,搅拌叶包括多组,各搅拌叶均转动安装于混合箱中并与叶轮相联动。
[0019]在以上关于混合装置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为保证叶轮能够驱动搅拌叶稳定运行,还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20]所述叶轮轴心处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混合箱中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保持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搅拌叶轴心处、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均固接有传动链轮,各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实现链传动。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散热机构能够对印刷机中的印刷辊进行有效散热,以保证印刷辊在特定温度范围内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有如下关于印刷辊以及散热机构的技术方案。
[0022]所述印刷辊转动安装于防护外罩的侧壁上,且印刷辊两端伸出至防护外罩的外侧,印刷辊两端端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环形通槽,且两组环形通槽通过均匀布置于印刷辊内
侧的散热通路保持连通。
[0023]散热机构包括密封外套、环形通管、第三抽气泵,密封外套包括两组,两组密封外套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的侧壁上并布置于印刷辊端部外围,密封外套内部开设有与第一环形通槽相对布置的第二环形通槽,第一环形通槽与第二环形通槽组合构成环形通路,环形通管布置于密封外套的外侧并与第二环形通槽相连通,第三抽气泵通过第四连通管与其中一组密封外套外侧的环形通管相连通,其中另一组密封外套外侧的环形通路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与所述混合箱连通。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混合箱中混合均匀的热气能够由供热装置进行有效的加热、应用,以对烘干机、覆膜机、胶订机进行供热,提供有如下关于供热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5]供热装置包括加热箱、电加热丝、第四抽气泵、供热板路,加热箱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底部,且加热箱通过第五连通管与所述混合箱连通,电加热丝均匀布置于加热箱中,供热板路包括多组,各组供热板路均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中并布置于第三安装架的上方,各组供热板路下表面均开设有喷气嘴,加热箱通过第六连通管与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包括顺序相接的输纸机(11)、印刷机(12)、烘干机(13)、折纸机(15)、胶订机(16)、模切机(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调节装置、废纸收集装置,所述环境调节装置与印刷机(12)、烘干机(13)、胶订机(16)配套安装,废纸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模切机(17)切割后的边角废纸,且废纸收集装置与环境调节装置相联动;所述环境调节装置包括抽气罩(21)、换热通道(22)、空气净化器(23)、供风装置、散热机构、混合装置、供热装置,抽气罩(21)布置于烘干机(13)、胶订机(16)上方并与换热通道(22)上游端相连通,换热通道(22)下游端与空气净化器(23)相连通,供风装置用于向模切机(17)吹入空气,且供风装置吹入的空气途径换热通道(22)进行换热输入混合装置,散热机构配套安装于印刷机(12)的印刷辊(121)上,且散热机构、供热装置与混合装置相接,供热装置对烘干机(13)、胶订机(16)供热;所述废纸收集装置包括传输通道(31)、传输机构(32),传输通道(31)布置于供风装置、换热通道(22)之间并与模切机(17)相接,传输机构(32)配套安装于传输通道(31)中,所述传输机构(32)用于将边角废纸沿传输通道(31)输出并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防护外罩(41),防护外罩(41)中顺序固接有第一安装架(42)、第二安装架(43)、第三安装架(44)、第四安装架(45),所述输纸机(11)配套安装至第一安装架(42)上,所述印刷机(12)配套安装于第二安装架(43)上,所述烘干机(13)、折纸机(15)、胶订机(16)配套安装于第三安装架(44)上,所述模切机(17)配套安装于第四安装架(45)上,所述环境调节装置、废纸收集装置配套安装于防护外罩(4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供风装置包括第一抽气泵(241)、供风管道(242),第一抽气泵(241)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41)的外侧,供风管道(242)两端分别与第一抽气泵(241)、防护外罩(41)相接;且供风管道(242)布置于所述第四安装架(45)的位置处;换热通道(22)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41)底部,换热通道(22)与防护外罩(41)底壁之间设有换热空间(221),且换热空间(221)与混合装置保持连通,传输通道(31)布置于换热空间(221)、供风通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22)设置为波浪状,且换热通道(22)上表面粘接有保温层,换热通道(22)下表面均匀固接有换热翘片,且换热翘片布置于所述换热空间(221)中;抽气罩(21)包括有多组,各抽气罩(21)均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41)顶部内侧并布置于第三安装架(44)上方,各组抽气罩(21)通过第一连通管(223)与所述换热通道(22)上游端相接,空气净化器(23)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41)顶部外侧,换热通道(22)下游端通过第二连通管(224)与空气净化器(23)相接,且第二连通管(224)上配套安装有第二抽气泵(2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261)、叶轮(262)、搅拌叶(263),混合箱(261)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41)底部并与所述换热空间(221)相连通,混合箱(261)通过第三连通管(264)与散热机构相连通,叶轮(262)转动安装于混合箱(261)中并与第三连通相对布置,搅拌叶(263)包括多组,各搅拌叶(263)均转动安装于混合箱(261)中并与叶轮(262)相联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书刊绿色环保印刷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62)轴心处固接有第一锥齿轮(265),所述混合箱(261)中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265)
保持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任初陈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信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