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50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结扎夹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包括呈V字型设置的扣臂和合臂,扣臂的前端设置有穿刺头,穿刺头上设置有扣合钩,合臂上设置有与扣合钩相匹配的扣合舌能够实现扣臂与合臂的固定,扣臂和合臂前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扣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拉柱,合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拉柱,在结扎夹闭合过程中第一移拉柱和第二移拉柱分别能够牵拉带动对应的固定柱快速从施夹器中脱落,进而实现结扎夹在施夹器中的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扎夹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扣合钩与扣合舌的锁紧结构提高了结扎夹闭合后的稳定性,移拉柱在闭合过程中牵拉固定柱能够使结扎夹与施夹器脱离,顺利完成脱夹动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

技术介绍

[0002]结扎夹是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结扎血管及人体其他管道组织的医疗器械,临床上还被称为血管夹、组织夹等。因材料不同,结扎夹主要分为金属钛结扎夹、不可吸收结扎夹和可吸收结扎夹。金属钛结扎夹在术后由于被夹闭组织水肿消退后结扎夹容易出现松动、游移或过早脱落的现象影响结扎闭合效果,不可吸收结扎夹如美国泰利福公司开发的经典Hem

O

Lok塑料结扎夹,该结扎夹采用不可吸收的POM塑料制成,由于该结扎夹不能够自动降解,因此对于植入人体短时间发挥作用后便不再需要的一种医疗器械,在人体内伴随终身的过程已被科学预示了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因此可吸收结扎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可吸收结扎夹不仅需要必需的弹性开合功能和穿刺闭合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具有防掉夹、闭合后易脱夹的使用效果才能满足临床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结扎夹易掉夹以及固定后不易脱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所述结扎夹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包括呈V字型设置的扣臂和合臂,所述扣臂和合臂的末端连接,所述扣臂的前端为扣合端,所述扣臂的前端设置有穿刺头,所述穿刺头连接有扣合钩,所述合臂的前端为闭合端,所述合臂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与扣合钩相匹配的扣合舌,所述穿刺头穿过凹槽后扣合钩与扣合舌卡设固定实现扣臂与合臂的固定;所述扣臂前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扣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拉柱,在结扎夹闭合过程中所述第一移拉柱能够牵拉带动第一固定柱快速从施夹器中脱落;所述合臂凹槽的两端设置分别有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合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拉柱,在结扎夹闭合过程中所述第二移拉柱能够牵拉带动第二固定柱与第三固定柱快速从施夹器中脱落。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扣臂和合臂的末端采用铰链式连接或一体式固定成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拉柱与第一固定柱的距离为1.0

5.0mm,所述第二移拉柱与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的距离为1.0

5.0mm。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移拉柱与相对应的固定柱间的距离设置,能够保证移拉柱对固定柱的牵拉力最大,且当结扎夹闭合时,移拉柱能够迅速带动固定柱发生滑移,使固定柱脱离施夹器的固定槽,进而实现脱夹效果。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扣臂与合臂相对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防滑齿。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防滑齿能够增大扣臂、合臂与被夹持管道之间的摩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扣臂与合臂相对的内侧均呈凸起的圆弧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头在扣臂前端呈弧形弯折。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扣合钩的外侧设置为刃口结构能够辅助穿刺头穿刺血管周围组织。
[0013]本专利技术中锥体结构的扣合钩与穿刺头的设置能够使结扎夹在闭合过程中起到穿刺血管周围组织的作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结扎夹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结扎夹在闭合后扣臂的扣合钩与合臂上的扣合舌相互扣合,扣合钩与扣合舌式的锁紧结构能够增加闭合后的有效锁紧力,提高了结扎夹闭合后的稳定性,结扎夹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在人体内使用完毕后经降解后被吸收,体内无异物残留,且降解时间具有可调控性,安全性好。
[0015](2)本专利技术的结扎夹的固定柱后端设置有移拉柱用于闭合过程中使固定柱与施夹器脱离,使结扎夹与施夹器的脱离更加顺利,提高了结扎夹闭合的效率,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使用状态夹持血管时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使用状态夹持血管闭合时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使用状态夹持血管时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使用状态夹持血管闭合时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与施夹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扣臂1、合臂2、防滑齿3、穿刺头4、扣合钩5、第一固定柱6、第一移拉柱7、第二固定柱8、第三固定柱9、第二移拉柱10、扣合舌11、轴套12、铰链轴13、铰链环14、凹槽15、施夹器16。
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0028]如图1

图7所示,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由高分子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结扎夹包括扣臂1和合臂2,扣臂1和合臂2末端铰接且扣臂1和合臂2呈V型结构,扣臂1的末端设置有轴套12,轴套12中设置有铰链轴13,合臂2的末端设置有铰链环14,铰链轴13套设在铰链环14中,合臂1和扣臂2沿铰链轴13进行开合动作;扣臂1的前端设置有穿刺头4,穿刺头4上设置有扣合钩5,合臂2的前端设置有凹槽15,凹槽15上设置有与扣合钩5相互匹配的扣合舌11,穿刺头4穿过凹槽15后扣合钩5与扣合舌11卡设固定实现扣臂1与合臂2的闭合;扣臂1前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扣臂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拉柱7,合臂2的前端的凹槽15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柱8和第三固定柱9,合臂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拉柱10,第一移拉柱7和第二移拉柱10均呈圆柱状,扣臂1上的第一移拉柱7能够在结扎夹闭合时牵拉带动第一固柱6从施夹器的钳口中脱离,合臂2上的第二移拉柱10能够在结扎夹闭合时牵拉带动第二固定柱8和第三固定柱9从施夹器的钳口中脱离,扣臂1与合臂2相对的内侧均呈凸起的圆弧面,穿刺头4在扣臂1前端呈弧形弯折,扣合钩5朝向扣臂1内侧倾斜,扣合钩的外侧设置为刃口结构能够辅助穿刺头穿刺血管周围组织,扣臂1与合臂2相对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防滑齿3。
实施例
[0029]如图8所示,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由金属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包括扣臂1和合臂2,扣臂1和合臂2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扣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人体管道组织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夹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包括呈V字型设置的扣臂(1)和合臂(2),所述扣臂(1)和合臂(2)的末端连接,所述扣臂(1)的前端为扣合端,所述扣臂(1)的前端设置有穿刺头(4),所述穿刺头(4)连接有扣合钩(5),所述合臂(2)的前端为闭合端,所述合臂(2)的前端设置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上设置有与扣合钩(5)相匹配的扣合舌(11),所述穿刺头(4)穿过血管周围组织在凹槽(15)位置处使扣合钩(5)与扣合舌(11)卡设固定实现扣臂(1)与合臂(2)的固定;所述扣臂(1)前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扣臂(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拉柱(7),在结扎夹闭合过程中所述第一移拉柱(7)能够牵拉带动第一固定柱(6)快速从施夹器中脱落,所述合臂(2)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柱(8)和第三固定柱(9),合臂(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拉柱(10),在结扎夹闭合过程中所述第二移拉柱(10)能够牵拉带动第二固定柱(8)与第三固定柱(9)快速从施夹器中脱落。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华陈好
申请(专利权)人:大瓷生物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