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50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尤其涉及道路翻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旧路基层和设置在旧路基层上方的沥青面层,旧路基层上具有裂缝,旧路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有碎石基层,旧路基层与所述碎石基层之间还设有拉力杆,裂缝上方设有钢板。本申请具有减少反射裂缝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翻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公路主要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平整度好、连续性好、行车舒适、工期短和维修养护简便等有点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形成了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主要路面结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出现道路基础变形、车辆高频行驶载荷、以及使用年限较长后沥青老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翻新升级。
[0003]现有技术翻新时,先将旧沥青面层铣刨至一定深度,再喷洒粘层油,最后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旧路面基层裂缝在行车载荷以及温度变化等共同作用下会不断扩展并反应到新铺的沥青面层,进而造成新铺路面的反射裂缝,即使在翻新时对旧路面的裂缝处进行灌缝处理,也难有效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新铺路面出现反射裂缝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包括旧路基层和设置在所述旧路基层上方的沥青面层,所述旧路基层上具有裂缝,所述旧路基层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设有碎石基层,所述旧路基层与所述碎石基层之间还设有拉力杆,所述裂缝上方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钢板与所述旧路基层的固定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射裂缝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裂缝导致路面结构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在裂缝处不再连续,行车载荷作用下路基裂缝处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引起面层的反射裂缝;碎石基层与拉力杆的作用,提升了基层的整体性,再配合钢板,将裂缝处的载荷分散至较大范围,减少了裂缝处的行车载荷,进而减少反射裂缝;同时拉力杆也提升了碎石垫层抗侧移能力。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板底部的锚钉。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钉通过自身较高的抗拉强度使得其与旧路基层产生嵌锁、咬合作用,类似与箍紧的效果,当钢板与旧路基层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较大摩檫力,减少了旧路基层裂缝处的变形,进而降低裂缝扩展的可能性;同时方便对钢板进行固定,降低钢板使用过程滑移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钢板与所述旧路基层之间设有防水土工布。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土工布对裂缝处进行防水处理,再配合碎石基层的排水作用,有效降低了裂缝因水损扩展的可能性,且通过钢板将防水土工布抵压固定在旧路基层上,降低了使用过程中防水土工布滑移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碎石基层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设有土工格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格栅起到吸收应力的作用,通过自身与碎石垫层的嵌锁摩擦、侨联增韧、锚固扰流作用,提升了加铺道路的抗拉、抗裂能力,减少了行车载荷向基层裂缝尖端的传递,进而减少了反射裂缝的发生。
[0015]可选的,所述土工格栅通过U型钉固定在所述碎石基层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钉降低了土工格栅使用过程中起皱、偏移、卷曲的可能性,且固定方便。
[0017]可选的,所述旧路基层的路面呈齿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旧路基层与碎石基层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碎石基层的抗侧移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的整体性,减少了反射裂缝的发生。
[0019]可选的,所述沥青面层包括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砼上面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具有较好抗裂能力,细粒式改性沥青砼上面层能提升路面的平整度、舒适度。
[0021]可选的,所述裂缝中设有补缝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缝胶可裂缝进行填充,进一步降低裂缝处渗水、变形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碎石基层、拉力杆和钢板,碎石基层与拉力杆的作用,提升了基层的整体性,再配合钢板,将裂缝处的载荷分散至较大范围,减少了裂缝处的行车载荷,进而减少反射裂缝;2.通过设置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对裂缝处进行防水处理,再配合碎石基层的排水作用,有效降低了裂缝因水损扩展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旧路基层;2、碎石基层;3、沥青面层;31、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32、细粒式改性沥青砼上面层;4、钢板;41、锚钉;5、防水土工布;6、拉力杆;7、土工格栅;71、U型钉;8、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参照图1,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旧路基层1、碎石基层2和沥青面层3;翻新时,为了造价一般会将原有沥青路面铣刨部分深度,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原道路内部结构松散,若只铣刨部分沥青面层3就直接加铺会存在不稳定夹层,影响后续使用,故将原沥青路面铣刨至混凝土板,即旧路基层1路面。
[0029]半刚性材料即旧路基层1在干燥及低温时容易产生收缩开裂,此时路面结构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在裂缝8处不再连续,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裂缝8处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引起面层的反射裂缝8,当行车荷载作用在裂缝8上为正荷载时,裂缝8会以张开型裂缝8的形式向上扩展,除了行车载荷,在实际考察中发现水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0030]为提升加铺道路的抗裂能力,参照图1,对旧路基层1进行精刨时,铣刨出呈齿状、具有细密纹理的路面,以增强与上层的连接,抵抗侧向位移;接着在旧路基层1上增加一定厚度的级配碎石,即碎石基层2,形成由柔性上基层和半刚性下基层的组合基层,可减少反射裂缝8的发生;最后铺设沥青面层3,沥青面层3包括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31和细粒式改性沥青砼上面层32,多层铺设,具有较好抗裂能力的同时提升路面的平整度、舒适度,其中碎石基层2与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31之间设有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31与细粒式改性沥青砼上面层32之间均设有乳化沥青粘层,粘接效果好。
[0031]参照图1,旧路基层1上有裂缝8,在铣刨旧路基层1之后、铺设碎石基层2之前,对裂缝8处进行处理,裂缝8上方依次为防水土工布5和钢板4,钢板4底部焊接有锚钉41;处理时,先在裂缝8处填充补缝胶,在本实施例中为硅酮冷补灌缝胶,然后在接缝上方铺设防水土工布5,最后将锚钉41插入旧路基层1中,降低钢板4滑移的可能性的同时,将防水土工布5抵压固定旧路基层1上,降低土工布滑移的可能性;基层裂缝8向上扩展的原因主要有行车载荷和水损,钢板4可将裂缝8处的正向载荷分散至较大范围,有效减少了裂缝8处的行车载荷,防水土工布5的设置可对裂缝8处进行防水处理,钢板4配合防水土工布5对裂缝8处进行防水、加固处理,减少了旧路基层1裂缝8扩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包括旧路基层(1)和设置在所述旧路基层(1)上方的沥青面层(3),所述旧路基层(1)上具有裂缝(8),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路基层(1)与所述沥青面层(3)之间设有碎石基层(2),所述旧路基层(1)与所述碎石基层(2)之间还设有拉力杆(6),所述裂缝(8)上方设有钢板(4),所述钢板(4)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钢板(4)与所述旧路基层(1)的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板(4)底部的锚钉(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翻新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4)与所述旧路基层(1)之间设有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仔琼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华谊信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