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05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其包括中粗砂垫层组、碎石垫层组、土工布层组以及复合排水层;所述中粗砂垫层组和所述碎石垫层组从下至上依次叠状设置。所述中粗砂垫层组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中粗砂下垫层以及中粗砂上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组内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碎石下垫层以及碎石上垫层;所述土工布层组设置于碎石垫层组之间,且包括高强土工布、高强土工布反包段以及反包段插销;所述复合排水层设置在所述中粗砂垫层组之间。本申请有效防止了岩溶地区路基工程不均匀沉降、翻浆冒泥等病害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路基
,尤其涉及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岩溶地基处理问题是岩溶区进行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问题之一,影响工程建设和使用安全。岩溶的产生、发育程度以及病害的形成受水的影响非常大,如若地下水和地表水集中汇集,岩溶易发育产生溶蚀破碎带、溶洞、漏斗等多种表现形式。
[0004]岩溶地基处理费用高昂,大型溶洞可采取桥梁、筏板等形式通过,对于小型溶洞通常采用砂石、碎石等材料填充坑洞并进行注浆加固,对于溶蚀破碎带则采取注浆加固处理。
[0005]但由于溶蚀孔隙随机性大,且难以完全消除岩溶水影响,导致回填和注浆材料易扩散、流失,处理后依旧容易因局部塌陷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由于对岩溶水缺乏处理措施,易产生翻浆冒泥等路基病害,影响岩溶地区路基工程的正常使用,极大增加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交通路基建设中,岩溶地基因其自身情况,具有很多影响因素,进而导致处理该类地基时,很容易造成塌陷、翻浆冒泥的情况。
[0007]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通过设置层状的中粗砂垫层组、碎石垫层组、土工布层组以及复合排水层,来解决现有岩溶地区路基工程作业时出现不均匀沉降、翻浆冒泥的技术问题。
[0008]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包括中粗砂垫层组、碎石垫层组、土工布层组以及复合排水层;所述中粗砂垫层组和所述碎石垫层组从下至上依次叠状设置。所述中粗砂垫层组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中粗砂下垫层以及中粗砂上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组内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碎石下垫层以及碎石上垫层;所述土工布层组设置于碎石垫层组之间,且包括高强土工布、高强土工布反包段以及反包段插销;所述复合排水层设置在所述中粗砂垫层组之间。
[0009]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粗砂下垫层和中粗砂上垫层的铺设厚度均为 5cm

10cm。
[0010]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碎石下垫层和碎石上垫层的铺设厚度均为 10cm

20cm。
[0011]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隔离下部岩溶水渗透的所述复合排水层包括但不仅限于复合土工膜、复合排水板以及毛细排水板。
[0012]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土工布的极限抗拉强度为300kN/m。
[001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土工布反包段的宽度与所述碎石上垫层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高强土工布的两端预留长度。
[0014]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包段插销插接在所述碎石垫层中。
[0015]本公开与目前公开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有效防止了岩溶地区路基工程不均匀沉降、翻浆冒泥等病害问题,可大大降低后期运营维护费用,提高路基工程使用寿命;
[0017]2.利用高强土工布的抗拉性能和延展性来增强路基协调变形的能力,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产生。高强土工布反包段可增大土工布与填料之间的结合力,提供足够的锚固段长度,可最大化有效利用高强土工布的性能;
[0018]3.路基整体稳定性好,采用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能有效防止滑移、塌方、沉陷等病害产生;
[0019]4.隔水效果好,采用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能将岩溶水与褥垫层上部填料和结构相隔离开,并通过防排水系统快速进行引排,有效防止路基翻浆冒泥等病害,增强路基的水稳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应用在填方路基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应用在挖方路基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
中粗砂垫层组;11

中粗砂下垫层;12

中粗砂上垫层;2

碎石垫层组;21
‑ꢀ
碎石下垫层;22

碎石上垫层;3

高强土工布;31

反包段插销;32

高强土工布反包段(32);4

复合排水层;5

路基结构层;6

路基本体;7

侧沟;8

侧沟泄水孔;9

岩溶基底;10

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考说明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该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已经处于实际使用阶段。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可设置于路基本体范围内,参考说明附图2;也可设置于路基结构层下层范围,如铁路路基的基床底层,或公路路基的路床底层,参考说明附图3。
[0026]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包括中粗砂垫层组1、碎石垫层组2、土工布层组以及复合排水层4。参考说明附图2,应用于路堤填方时,本公开结构实施作业顺序依次为:首先对岩溶基底9进行清表和场地平
整,然后铺设厚度为5cm

10cm的中粗砂下垫层11 并用震动压路机震动密实;然后铺设复合排水层4,铺设采用复合土工膜;再铺设厚度为5cm

10cm的中粗砂上垫层12,并用震动压路机震动密实;接着叠铺 10cm

20cm碎石下垫层21并用震动压路机震动密实;接着铺设高强土工布3,采用极限抗拉强度300kN/m的高强土工布,铺设时两端预留长度往外摊开以免影响压实作业;接着叠铺10cm

20cm碎石上垫层22并用震动压路机震动密实;然后将高强土工布预留长度折回铺设高强土工布反包段32,并用反包段插销31固定在碎石上垫层22中。在用震动压路机震动密实时,每一层填料压实度不应小于该路基位置的压实度要求,如该垫层设置位置位于铁路路堤本体填料中,即采用对应的压实标准。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仅记载与实施例1不同的内容:用于隔离下部岩溶水渗透的复合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粗砂垫层组(1)、碎石垫层组(2)、土工布层组以及复合排水层(4);所述中粗砂垫层组(1)和所述碎石垫层组(2)从下至上依次叠状设置;所述中粗砂垫层组(1)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中粗砂下垫层(11)以及中粗砂上垫层(12);所述碎石垫层组(2)内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叠状设置的碎石下垫层(21)以及碎石上垫层(22);所述土工布层组设置于所述碎石垫层组(2)之间,且包括高强土工布(3)、高强土工布反包段(32)以及反包段插销(31);所述复合排水层(4)设置在所述中粗砂垫层组(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褥垫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粗砂下垫层(11)和中粗砂上垫层(12)的铺设厚度均为5cm

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地基的高强复合土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钢邹川谢清泉蒋楚生曾惜李飞刘孟适谯寒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铁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