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93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原道路的垮塌面采用横向玻璃钢锚杆进行临时支护,在原道路边界线位置处将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通过竖向预应力锚杆与原地基进行紧固,横向玻璃钢锚杆露出垮塌面的部分的端部与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固定连接;S02、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与垮塌面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分层填充支撑层、EPS轻质回填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高路堤边坡时,一是对基础应力会造成扰动,施工过程有可能滑坡垮塌,二是对于抗滑桩的桩长及嵌固深度要求很高,导致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价过高的问题。价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岩土工程


技术介绍

[0002]近三十余年我国公路及铁路等交通工程建设高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山区。为适应道路总体线形的要求出现了很多的高路堤、高路堑的道路,局部地区的地震作用加之局部的特大降水的冲刷,导致高填土路堤的道路塌方时有发生,道路一旦塌方不仅造成交通不畅,甚至可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0003]高路堤边坡高度达到十多米甚至更多,常规的中小挡墙已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采用大型挡土墙才行,但是当使用大型挡土墙来修复塌方路面时,需打抗滑桩孔,但打抗滑桩一是对基础应力会造成扰动,施工过程有可能滑坡垮塌,二是对于抗滑桩的桩长及嵌固深度要求很高,导致工程造价过高。因此现急需一种对基础应力扰动小且工程造价低的施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01、在原道路的垮塌面采用横向玻璃钢锚杆进行临时支护,在原道路边界线位置处将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通过竖向预应力锚杆与原地基进行紧固,横向玻璃钢锚杆露出垮塌面的部分的端部与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固定连接;
[0007]S02、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与垮塌面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分层填充支撑层、EPS轻质回填层和透水混凝土层。
[0008]进一步地,在所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包括基础与墙身,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厚度为30cm,板内1/2处设置Φ8@10cm
×
10cm钢筋网;墙身分层浇筑。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材质包括不含粗骨料的混凝土中掺和发泡剂,泡沫轻质土容重采用8kN/m3,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墙身预设Φ100mm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通墙身左右。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内部分层设置n块钢塑土工格栅,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相邻两层钢塑土工格栅之间间距为80cm,并在钢塑土工格栅之间采用采用填充料随墙身分层浇筑而同时分层填充,填充料为中密~密实碎块石土,然后进行进压实,钢塑土工格栅与水平面平行。
[0012]进一步地,所述钢塑土工格栅端部伸入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内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EPS轻质回填层的厚度大于50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通过钢棒与未垮塌路基连接,纵向间距30cm,形成一个整体路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为阶梯形,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的阶梯上表面设置绿化土工格室,绿化土工格室中填充种植土。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使得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对基础的挤压降低,从而可使用竖向预应力锚杆而不使用抗滑桩,使得本方案基本没有扰动基础,施工安全可靠,另外由于无需打抗滑桩孔,挡墙材料用量小,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0]参考图1,图1中1为原道路,16为岩土破裂面,为了降低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基础6的扰动同时降低工程造价,本实施例采用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01、在原道路的垮塌面3采用横向玻璃钢锚杆4进行临时支护,在原道路边界线位置处将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通过竖向预应力锚杆11与原地基进行紧固,横向玻璃钢锚杆4露出垮塌面3的部分的端部与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固定连接;
[0022]S02、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与垮塌面3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分层填充支撑层8、EPS轻质回填层12和透水混凝土层13。
[0023]本专利技术使用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使得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对地基的挤压降低,从而可使用竖向预应力锚杆11而不使用抗滑桩,使得本方案基本没有扰动基础6,施工安全可靠,另外由于无需打抗滑桩孔,挡墙材料用量小,造价更低。
[0024]为了使得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能够结构强度达到要求,进一步地,在所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包括基础6与墙身7,基础6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厚度为30cm,板内1/2处设置Φ8@10cm
×
10cm钢筋网;墙身7分层浇筑。
[0025]为了增加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的粘接性、密封性和防漏性,进一步地,所述泡沫
轻质土轻质挡墙5材质包括不含粗骨料的混凝土中掺和发泡剂,泡沫轻质土容重采用8kN/m3,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发泡剂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经过发泡固化后可以起到粘接性、密封型以及防漏性。
[0026]为了避免墙身7到基础6之间积水导致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受挤压垮塌,增加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的耐用性,进一步地,所述墙身7预设Φ100mm排水孔10,所述排水孔10贯通墙身7左右。
[0027]为了便于施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8内部分层设置n块钢塑土工格栅9,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相邻两层钢塑土工格栅9之间间距为80cm,并在钢塑土工格栅9之间采用采用填充料随墙身7分层浇筑而同时分层填充,填充料为中密~密实碎块石土,然后进行进压实,钢塑土工格栅9与水平面平行。
[0028]为了增大修复后道路的承载力,进一步地,所述钢塑土工格栅9端部伸入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内部。
[0029]进一步地,所述EPS轻质回填层12的厚度大于50cm。EPS轻质回填层12具有轻质、高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的特点,可减少上部道路结构的自重,减轻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的压力,能较好地解决新建路基的过度沉降和差异沉降。
[0030]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原道路的垮塌面(3)采用横向玻璃钢锚杆(4)进行临时支护,在原道路边界线位置处将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通过竖向预应力锚杆(11)与原地基进行紧固,横向玻璃钢锚杆(4)露出垮塌面(3)的部分的端部与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固定连接;S02、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与垮塌面(3)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分层填充支撑层(8)、EPS轻质回填层(12)和透水混凝土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包括基础(6)与墙身(7),基础(6)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厚度为30cm,板内1/2处设置Φ8@10cm
×
10cm钢筋网;墙身(7)分层浇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轻质土轻质挡墙(5)材质包括不含粗骨料的混凝土中掺和发泡剂,泡沫轻质土容重采用8kN/m3,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半挖半填道路部分垮塌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7)预设Φ100mm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淑娟朱丹汪俊虎龙欢陈华锋张少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