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4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顶部左端并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初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一压合模块和设置在基座顶部右端且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二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二压合模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不仅能够对不同厚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而且还能使得用户灵活方便地对覆膜辊、加热辊进行更换,从而在无需更换新的加工装置的情况下满足对不同宽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的加工需求。加工需求。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及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低于外界雨水及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装的柔性建材产品,防水卷材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防水卷材在生产中需要使用覆膜装置对其进行覆膜。
[0003]公告号为CN 209409558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覆膜效果佳的防水卷材覆膜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架体;底座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覆膜装置、第二覆膜装置和第三覆膜装置,第二覆膜装置包括加热辊,加热辊的左右两侧设置导辊,加热辊的正上方设置有辅助按压装置,辅助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顶部通过活塞杆连接气缸,气缸设置在架体上;按压板的底部为上凹的弧形槽,弧形槽内等角度设置有三列滚动装置。本技术的两个压辊距离可调节的范围大,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防水卷材和覆膜,适用范围广;零件更换方便,大大节约了成本;保证防水卷材与覆膜之间没有气泡产生,长时间使用本技术的防水卷材后,覆膜依然没有气泡、爆破、撕裂等现象发生,覆膜效果佳。然而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却存在着如下缺陷:因为在针对不同宽度的防水卷材时,需要使用不用宽度的加热辊和覆膜辊覆膜机,但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架、第一可调节框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宽度均是固定的,是以不能通过灵活方便地对加热辊、覆膜辊进行更换的方式来满足对不同宽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的压合处理的加工需求,只能采用新的覆膜机来满足上述加工需求,是以存在着不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使用范围小,会增加投入成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不仅能够对不同厚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而且还能使得用户灵活方便地对覆膜辊、加热辊进行更换,从而在无需更换新的加工装置的情况下满足对不同宽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的加工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方法,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顶部左端并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初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一压合模块和设置在基座顶部右端且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二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二压合模块;第一压合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顶部左端的U型的第一安装架、竖向设置第一安装架下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直线滑台、分别与两个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第一伸缩推杆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板内侧壁上的第一轴承座、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的加热
辊、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基座上且加热辊左右两侧的导向单元和设置在第一安装架顶部的按压辅助单元。
[0006]按压辅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二直线滑台、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二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线滑台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板内侧壁上的第二轴承座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的按压辊。
[0007]导向单元包括横向设置在支撑架上端内侧壁上的第三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推杆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三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三安装板内侧壁上的第三轴承座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三轴承座之间的导向辊。
[0008]第二压合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顶部右端的U型的第二安装架、竖向设置第二安装架下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三直线滑台、分别与两个第三直线滑台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四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第四伸缩推杆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四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四安装板内侧壁上的第四轴承座、转动设置在两个第四轴承座之间的第一覆膜辊、设置在安装架上侧端前后侧壁上的第五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第五伸缩推杆的输出轴横向连接的第五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五安装板内侧壁上的第五轴承座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五轴承座之间的第二覆膜辊。
[0009]第一伸缩推杆、第二伸缩推杆、第三伸缩推杆、第四伸缩推杆、第五伸缩推杆均为液压伸缩推杆。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纹连接孔,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三安装板相连接,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三螺栓相适配的第三螺纹连接孔,第四轴承座通过第四螺栓与第四安装板相连接,第四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四螺栓相适配的第四螺纹连接孔,第五轴承座通过第四螺栓与第五安装板相连接,第五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五螺栓相适配的第五螺纹连接孔。只需使得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轴承座的侧端并与第一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对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的灵活固定;只需使得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轴承座的侧端并与第二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对第二轴承座与第二安装板的灵活固定;只需使得第三螺栓穿过第三轴承座的侧端并与第三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对第三轴承座与第三安装板的灵活固定;只需使得第四螺栓穿过第四轴承座的侧端并与第四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对第四轴承座与第四安装板的灵活固定;只需使得第五螺栓穿过第五轴承座的侧端并与第五螺纹连接孔相连接,便可实现对第五轴承座与第五安装板的灵活固定。
[0010]基座的侧端还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只需使得地脚螺栓穿过延伸板,便能够避免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轻易地发生偏移和侧翻;需要移动装置时,只需使得地脚螺栓与地面分离即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基座、第一安装架、第一直线滑台、第一伸缩推杆、第一安装板、第一轴承座、加热辊、第二直线滑台、第二伸缩推杆、第二安装板、第二轴承座、按压辊、第三伸缩推杆、第三安装板、第三轴承座、导向辊、第二安装架、第三直线滑台、第四伸缩推杆、第四安装板、第四轴承座、第一覆膜辊、第五伸缩推杆、第五安装板、第五轴承座和第二覆膜辊的配合,不仅能够对不同厚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而且还能使得用户灵活方便地对覆膜辊、加热辊进行更换,从而在无需更换新的加
工装置的情况下满足对不同宽度的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压合处理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压合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压合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延伸板、地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01、基座;102、第一安装架;103、第一直线滑台;104、第一伸缩推杆;105、第一安装板;106、第一轴承座;107、加热辊;108、第二直线滑台;109、第二伸缩推杆;110、第二安装板;111、第二轴承座;112、按压辊;113、支撑架;114、第三伸缩推杆;115、第三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1)、设置在基座(101)顶部左端并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初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一压合模块和设置在基座(101)顶部右端且用于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二次压合处理且压合厚度以及压合宽度均能够进行调节的第二压合模块;所述第一压合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101)顶部左端的U型的第一安装架(102)、竖向设置第一安装架(102)下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直线滑台(103)、分别与两个第一直线滑台(103)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推杆(104)、分别与两个第一伸缩推杆(104)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05)、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板(105)内侧壁上的第一轴承座(106)、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轴承座(106)之间的加热辊(107)、通过支撑架(113)设置在基座(101)上且加热辊(107)左右两侧的导向单元和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02)顶部的按压辅助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辅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02)上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二直线滑台(108)、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线滑台(108)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二伸缩推杆(109)、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线滑台(108)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10)、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板(110)内侧壁上的第二轴承座(111)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二轴承座(111)之间的按压辊(1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横向设置在支撑架(113)上端内侧壁上的第三伸缩推杆(114)、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推杆(114)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三安装板(115)、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三安装板(115)内侧壁上的第三轴承座(116)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三轴承座(116)之间的导向辊(11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101)顶部右端的U型的第二安装架(201)、竖向设置第二安装架(201)下侧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三直线滑台(202)、分别与两个第三直线滑台(202)的滑座横向相连接的第四伸缩推杆(203)、分别与两个第四伸缩推杆(203)的输出轴横向相连接的第四安装板(204)、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四安装板(204)内侧壁上的第四轴承座(205)、转动设置在两个第四轴承座(205)之间的第一覆膜辊(206)、设置在安装架上侧端前后侧壁上的第五伸缩推杆(207)、分别与两个第五伸缩推杆(207)的输出轴横向连接的第五安装板(208)、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第五安装板(208)内侧壁上的第五轴承座(209)和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五轴承座(209)之间的第二覆膜辊(2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推杆(104)、第二伸缩推杆(109)、第三伸缩推杆(114)、第四伸缩推杆(203)、第五伸缩推杆(207)均为液压伸缩推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06)通过第一螺栓(118)与第一安装板(105)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11)通过第二螺栓(119)与第二安装板(110)相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座(116)通过第三螺栓(120)与第三安装板(115)相连接,所述第四轴承座(205)通过第四螺栓(211)与第四安装板(204)相连接,所述第五轴承座(209)通过第四螺栓(211)与第五安装板(208)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1)的侧端还设置有延伸板(301),所述延伸板(301)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302)。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

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卷材的覆膜设备的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根据两个导向辊(117)的高度,使得两个第一直线滑台(103)的滑座同步上下移动,使得加热辊(107)的高度与两个导向辊(117)的高度相适配,从而使得加热辊(107)和两个导向辊(117)能够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的后续加工过程进行张紧处理;之后,使得覆膜后的防水卷材经左侧的导向辊(117)的底部导入到加热辊(107)的顶部,并使得两个第二直线滑台(108)的滑座同步向下移动,之后便可从使得加热辊(107)对覆膜后的防水卷材进行加热处理,并同时使得按压辊(112)按压在覆膜后的防水卷材上,通过加热辊(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闯张太新许文杰黎庆焱南孟孜吴俊兵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凯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