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32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属于铜电解精炼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五个工序:a、脱铜工序,b、硫酸铜工序,c、一次脱砷工序,d、硫酸镍工序,e、二次脱砷工序。该方法用来实现提高电解液杂质脱除效率,提高砷渣中砷含量,降低净化除杂能耗和除杂成本,并且能实现电解液低镍浓度时产出硫酸镍产品。本方法在电解废液净化过程中,只产出A级铜,不产生黑铜板,同时经过蒸发浓缩的硫酸铜和硫酸镍后液,能显著提高脱砷补充液的砷浓度,能有效提高脱砷效率,提高砷渣中砷含量,降低脱砷能耗和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属于电解精炼


技术介绍

[0002]电解生产过程中,阳极板中的杂质一部分进入电解液中,一部分进入阳极泥中,随着电解生产进行,电解液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铜离子不断富集,酸浓度不断下降,杂质元素不断积累,为了保证电解生产正常进行,保证阴极铜产品质量,就必须对电解液进行净化,使电解液成分达到工艺要求。
[0003]比铜负电性的元素,如锌、铁、镍等,从阳极板溶解形成金属阳离子进入电解液,使电解液密度增加,增加电解液电阻使电耗升高,同时也影响阳极泥的沉降。其中镍作为一种有价金属元素,一般都用蒸发浓缩、冷冻结晶、固液分离的方式从电解液中提炼出粗制硫酸镍(NiSO4·
7H2O),但用此方法生产粗制硫酸镍的前提是电解液中镍浓度达到15g/L左右,否则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难达到要求。
[0004]与铜电负性相近的砷、锑、铋元素,进入电解液不仅增加电解液密度,而且容易形成漂浮阳极泥使阴极板长粒子,如果在阴极铜中含量过高,还会影响阴极铜的一些物理性能,所以砷、锑、铋是最有害的元素。尤其是砷,因为在阳极板中含量较高,所以在电解液中也快速积累,能达到较高的浓度,一般当电解液中的砷浓度达到10g/L以上时,就要开启净化系统不间断地脱除砷,以保证电解生产系统稳定性。而目前较常用的脱砷方法有如下两种:1、传统阶梯式电积脱砷法2018年3月23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4694978B的专利“一种废电解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铜电解领域常用的电积脱砷方法,该方法为废电解液依次流经三个梯级或多个梯级电解槽,电解液铜离子浓度不断降低。在第一梯级槽内产出A级铜,第二梯级电解液槽内产出黑铜板,第三梯级电解液内铜浓度降低7g/L以下,产出黑铜粉。在第二梯级产出的黑铜板,需要返熔炼炉再冶炼,增加了脱杂成本以及铜冶炼综合成本,其次为了使第二梯级不产出黑铜泥,第三梯级不析出铜,必须严格控制各梯级电积槽内铜浓度,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该方法设备多,人工用量大,脱砷效率一般。
[0005]2、并联循环电积脱砷2005年1月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560289的专利“并联循环连续电积脱砷法”,公开了一种铜电解领域常用的电积脱砷方法,该方法脱砷槽内液体都是并联状态,都来自脱砷循环槽,为了保证砷析出,脱砷循环槽内铜浓度必须控制在7g/L以下,而脱砷循环槽补液采用脱铜后液,脱铜后液铜离子浓度达30g/L左右,因此需要大量脱砷后液返回脱砷循环槽进行回配液,此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控制较容易,并且不产出黑铜板这样的中间物料。但因为用大量的后液进行回配循环液,导致循环液中砷浓度较低,脱砷效果较差,砷渣中砷元素含量较低,该方法流程简单,操作容易,但脱砷效率相比阶梯式电积脱砷法还要差一些。
[0006]阶梯式电积脱砷使用较多电解槽,产出黑铜板需要返炉再冶炼,增加了冶炼成本,不够经济;并联循环电积脱砷法操作方便,工艺参数较容易控制,由于用大量脱砷后液回配循环液,导致循环液中砷浓度降低,脱砷效果差、效率低。
[0007]电解液的净化除杂主要是电解液脱砷和脱镍,为了解决上述脱杂方法的缺陷,进一步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净化方法,该方法只产出A级铜,不产生黑铜板,同时经过蒸发浓缩的硫酸铜和硫酸镍后液,能显著提高脱砷补充液的砷浓度,能有效提高脱砷效率,大幅降低脱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两浓缩三电积的方法对电解液进行净化,该方法只产出A级铜和其他有价产品,不产出黑铜板,能有效提高并联循环电积脱砷效果,流程配置合理,操作简单,设备投入费用低,能提高砷渣中砷含量,显著降低脱砷能耗和成本,并且能实现电解液低镍浓度时产出硫酸镍产品。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抽取电解液系统废电解液,利用电积法脱除一部分铜离子,使电解液中铜浓度降低,并产出A级铜;将上述电积脱铜后液送入硫酸铜工序,通过真空蒸发、水冷结晶、离心分离产出硫酸铜产品,硫酸铜过滤后液送至一次脱砷工序作为循环液补充液,经过硫酸铜工序蒸发浓缩,过滤后液中砷浓度大幅上升;采用并联循环连续电积脱砷法进行一次脱砷,用不溶铅阳极做阳极,用电解残阳极做阴极,利用硫酸铜过滤后液作为循环液补充,通过并联循环电积法脱除电解液中的砷;一次脱砷后液送去硫酸镍系统,通过蒸发浓缩、水冷结晶、离心分离产出硫酸镍产品,硫酸镍过滤后液送至二次脱砷工序作为循环液补充液;采用并联循环电积脱砷法再进行二次脱砷,硫酸镍过滤后液作为循环液补充液,二次脱砷后液返回电解生产系统。为了维持电解液体积平衡,还需向电解液中补加蒸发浓缩损失的水分。
[0010]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积脱铜产出的铜达到A级铜标准,采用低电流密度、高流量进行生产,脱铜后液铜浓度要保持不低于30g/L,这里优选电流密度200A/m2,电解液流量50L/槽
·
min,采用10个电积脱铜槽进行脱铜。同时为了提高电积铜析出致密性,应添加少量添加剂骨胶和硫脲,加入量比两者比例可根据铜析出状况做调整,这里优选添加骨胶20g/t(Cu),硫脲30g/t(Cu)。
[001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产出硫酸铜达到非农用二级品标准,蒸发浓缩密度必须达到1.37g/cm3以上,冷却结晶终点温度控制在20~25℃,并采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
[0012]进一步的,采用6个电解槽进行一次脱砷,为保证一次脱砷效果,并联循环电积脱砷循环液浓度要低于6g/L前提,在此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硫酸铜高砷后液的补入量,以达到提高砷渣中砷含量的效果,采用高循环流量,这里优选电解液流量60L/槽
·
min。
[0013]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产出的粗制硫酸镍质量达到一级品,硫酸镍蒸发终点密度应控制在1.38~1.40g/cm3,冷冻结晶的终点温度控制在

17~

20℃。
[0014]进一步的,采用3个电解槽进行一次脱砷,二次脱砷也采用电解液流量60L/槽
·
min,尽可能增大硫酸镍高砷后液的补入量,二次脱砷后液返回电解生产系统。
[0015]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解液系统铜的脱除率达到要求,实现铜离子浓度平衡,可调整脱铜、脱砷和硫酸铜的生产负荷或产量。为了维持电解液体积平衡,还需向电解液中补加
硫酸铜和硫酸镍蒸发浓缩损失的水分。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整合了现有的脱杂工艺方法,通过将脱铜、脱砷、硫酸铜、硫酸镍等工序合理搭配,实现了电解液净化除杂效率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控制容易,投入费用低;

净液过程中不产生黑铜板,只产出A级铜和其他有价产品;

通过两次浓缩,能提升电积脱砷循环补充液中砷浓度,使电积脱砷效率提高,能提高砷渣中砷含量,提高脱砷效率,显著降低脱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从电解系统抽取废液,含铜浓度在40~60g/L,将废液送至脱铜工序的脱铜循环槽,用不锈钢板做阴极,用不溶铅阳极作为阳极,在阴极产出电积铜,脱铜后液做为硫酸铜工序的生产原液;b、将脱铜工序的电积脱铜后液打入硫酸铜蒸发前液槽,通过硫酸铜工序的真空蒸发、水冷结晶、离心分离产出硫酸铜产品,离心分离后的滤液做为一次脱砷工序的循环液补充液;c、用不溶铅阳极做阳极,用电解残阳极做阴极,采用并联循环电积脱砷法进行一次脱砷,电解槽内液体都是并联状态,用硫酸铜过滤后液进行循环液补充,在电解残阳极上产生砷渣,脱砷后液做为硫酸镍工序的生产原液;d、将一次电积脱砷后液打入硫酸镍蒸发前液槽,通过硫酸镍工序的蒸发浓缩、冷冻结晶、离心分离产出硫酸镍产品,产出的硫酸镍作为产品入库销售,离心分离后的浓缩滤液做为二次脱砷工序的循环补充液;e、用硫酸镍过滤后液做为循环补充液进行二次电积脱砷,采用并联循环电积脱砷法进行二次脱砷,脱砷后液返电解生产系统,一次脱砷和二次脱砷产出的砷渣返熔炼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解液净化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选择电流密度200A/m2,电解液流量50L/槽
·
min,能保证脱铜后液的铜离子浓度不低于3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洪有李连泽王灿如唐佳男孙瑞峰李明杜文浩孙家伟贾浩鑫康健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