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支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强支硬顶”支护理念,是通过不断增加初期支护结构的厚度和刚度来增加支护抗力,减小围岩变形,进而保证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0003]然而,当遇到软岩大变形隧道或者滞后岩爆隧道时,围岩的形变压力或者岩块炸飞的冲击力将远远超过初期支护结构的支护抗力。当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围岩形变压力大于初期支护结构的峰值强度时,初期支护结构就会发生屈服、压溃,甚至整体溃塌,进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同样的,当滞后岩爆隧道发生岩爆时,飞溅岩块的强大冲击力也会造成初期支护结构的局部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因此现亟需一种支撑稳定性强的隧道支护结构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支护结构,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隧道壁和拱圈,所述拱圈内设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的底部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壁(1)和拱圈(2),所述拱圈(2)内设有支护结构(3),所述支护结构(3)的底部设有横梁(4),所述横梁(4)横穿固定在所述隧道壁(1)内上部,所述横梁(4)的底部靠近所述隧道壁(1)内壁处设有若干个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护结构(3)包括圆顶形框架(5)和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弯曲块一(6)、三角形弯曲块二(7)以及支撑柱一(8)、支撑柱二(9)、支撑轴(10)、固定块(11)和平衡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形框架(5)固定在所述拱圈(2)内顶部处,所述圆顶形框架(5)内底部相对的四个端部均设有所述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远离所述圆顶形框架(5)的一端均分别设有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和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二(7),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以及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二(7)的底部均分别设有所述支撑柱一(8)和所述支撑柱二(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一(8)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柱二(9)的横截面尺寸,所述支撑柱一(8)分别固定在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的底部一端上,所述支撑柱一(8)的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4)的顶部斜对角两端上,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的一面朝下,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二(7)的一角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形框架(5)内顶部中心处设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底部设有平衡杆(12),所述平衡杆(12)位于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和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二(7)之间,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一(6)和所述三角形弯曲块二(7)形成一个四方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形框架(5)侧边设有若干个碳十六连接件(13),所述碳十六连接件(13)包括半圆连接端(14)、连接杆(15)和圆形连接端(16),所述半圆连接端(14)分别设置在所述圆顶形框架(5)的中间位置处的侧壁上,所述圆形连接端(16)分别设置在所述圆顶形框架(5)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军锋,代文峰,刘斌,焦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