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志增专利>正文

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4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是用于腰椎椎弓峡部裂部的内固定医疗器械。主要由椎弓根钉、椎板钩、连接杆及螺帽组成。椎弓根钉经椎弓根植入椎体,椎板钩钩于同侧椎板下缘,两者由连接杆连接,并用螺帽拧紧成一紧固系统。旋转螺帽,可起加压作用,促使骨折愈合,有利于早期下地活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内固定医疗器械。2、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患,可致腰椎不稳,并产生疼痛等症状。目前,常用治疗技术有Duck固定法、“张力带”固定法、经峡部内固定、峡部裂处植骨法等(见《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第2期60页)。但有手术操作复杂、易损伤神经根、不利于早期下地活动及骨折不愈合率高等缺点。3、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缺点,使腰椎椎弓部裂既能坚强固定,患者又能早期下地活动,提高骨折的愈合率。4、椎弓根钉一椎板钩固定系统由一椎弓根钉1、一椎板钩2、一连接杆3、及两个稍大螺帽6、一个稍小螺帽7组成。椎弓根钉尾端呈扁方形,中央有一孔,连接杆粗螺纹段4可穿入。椎板钩体部中央亦有一小孔,连接杆细螺纹端5可穿入,一侧面以孔为中心有放射状细小凸起。连接杆3一端呈方形,其一侧面中央有一垂直细螺纹杆5,以细螺纹杆为中心,侧面上有放射状细小凸起,与椎板钩一侧面的凸起相对合,连接杆的另一段为粗螺纹杆4。5、具体实施办法是椎弓根钉经椎弓根植入椎体,椎板钩钩于同侧椎板下缘,连接杆4穿过椎弓根钉1的尾孔,孔两侧各有一螺帽6,连接杆5从椎板钩的有凸起侧面穿过小孔,螺帽7在另一侧套在细螺纹杆5上。螺帽6一起向细螺纹杆端旋转,可使椎弓峡部裂处有加压作用。拧紧螺帽7,螺帽6相向拧紧,整个系统即成为一牢固的整体。权利要求1.一种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椎弓根钉、连接杆、椎板钩顺序连接,其特征是连接杆粗螺纹端穿入椎弓根钉尾孔,细螺纹端穿入椎板钩小孔,分别用螺帽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椎弓根钉尾端呈扁方形,中央有一孔;椎板钩体部中央有一小孔,一侧侧面以孔为心中有放射状细小凸起;连接杆一端呈方形,一侧侧面中央有一垂直短、细螺纹杆,以细螺纹杆基部为中心,其一侧侧面有放射状细小凸起,与椎板钩侧面细小凸起相咬合,连接杆另一段有稍粗螺纹;紧固装置有两个大螺帽和一个小螺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其特征是通过两个大螺帽的同向移动,产生加压作用;连接杆与椎板钩可于任何角度下紧固。专利摘要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是用于腰椎椎弓峡部裂部的内固定医疗器械。主要由椎弓根钉、椎板钩、连接杆及螺帽组成。椎弓根钉经椎弓根植入椎体,椎板钩钩于同侧椎板下缘,两者由连接杆连接,并用螺帽拧紧成一紧固系统。旋转螺帽,可起加压作用,促使骨折愈合,有利于早期下地活动。文档编号A61B17/70GK2390562SQ9821354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高志增 申请人:高志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弓根钉-椎板钩固定装置,椎弓根钉、连接杆、椎板钩顺序连接,其特征是:连接杆粗螺纹端穿入椎弓根钉尾孔,细螺纹端穿入椎板钩小孔,分别用螺帽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增
申请(专利权)人:高志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