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大地专利>正文

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6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由螺钉、锁定螺丝和钢板组成。钢板有上、下两个膨大的端部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每个端部有两个螺钉孔和一个螺丝孔,两螺钉通过螺钉孔固定在颈椎椎体中,由锁定螺钉压紧螺钉尾部,使螺钉与钢板间刚性连接。桥部有一纵向槽,可在多个位置上固定螺钉。与颈椎接触的钢板表面的上、下端有若干个小凸起,防止在安装过程中钢板系统与颈椎间的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后椎间融合的情况。(*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体骨骼固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后,有采用自体骨块支撑固定融合的,但受伤椎节段的稳定性较差,有可能发生骨块的脱出或植骨不融合。目前临床上开始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以加强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如美国的枢法模公司和瑞士的马特仕公司的颈椎钢板内固定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颈椎前路固定器械。但这些固定器械的钢板在弯曲弧度上不太适应国人颈椎,且在钢板的安放过程中易产生滑动,使钢板偏移,影响固定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国人颈椎形态学的、能够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防止在钢板安放过程中的滑动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螺钉12、13、14、16、锁定螺丝5、15和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由上、下两个向两侧膨大的端部板1、3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板2组成工字形结构,在两个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能固定颈椎节的螺钉12、13、14、16,在缩窄的桥部板2上有长型槽孔8和固定植骨块的螺钉7。在与颈椎接触的钢板内表面有若干个凸起4、9。钢板上、下端部板上的螺钉12、13、14、16与钢板间由锁定螺丝5、15构成刚性连接结构。钢板的横向和纵向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圆弧10、11。长型槽孔8上有低于钢板表面的扇形凹口6。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低于钢板表面与螺钉和锁定螺丝配合的凹口17、18。该装置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表面附有非氧化物生物陶瓷。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1.技术通过该装置的钢板和螺钉在上、下颈椎椎体之间实现桥接,起到稳定固定伤病颈椎节段的目的。是一种对伤病颈椎节段具有固定作用并对植骨融合有促进作用的钢板固定系统。2.通过该装置钢板桥部的长型槽孔和螺钉可固定上、下颈椎之间的植骨块,防止植骨块向椎管内突入。3.在钢板系统固定安放于颈椎时,钢板上的若干个小凸起嵌入上、下颈椎椎体,有效防止钢板与颈椎间的滑动,并能在固定好颈椎椎体后增加钢板与颈椎之间的间隙,有利于血管的长入,促进骨骼的愈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附图说明图1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正面示意图,显示钢板的形态,螺钉及螺丝的相对位置关系。图2图1的A-A向剖视图,显示钢板的纵向弧度和若干个小凸起,螺钉与钢板间的连接角度关系。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显示钢板的横向弧度。如图1、2、3所示,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由螺钉12、13、14、16、锁定螺丝5、9和钢板组成,所述的钢板由上、下两个向两侧膨大的端部板1、3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板2组成工字形结构,在膨大的端部板1上有能固定上颈椎节的两个螺钉12、13和锁定螺钉12、13的一个螺丝5,在膨大的端部板3上有能固定下颈椎节的两个螺钉14、16和锁定螺钉14、16的一个螺丝15,在缩窄的桥部板2上有一个长型槽孔8,长型槽孔8上有低于钢板表面的扇形凹口6,可在多个位置上固定螺钉7。两枚螺钉通过螺钉孔固定在颈椎椎体中,由锁定螺丝压紧螺钉尾部,使螺钉与钢板间刚性连接。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低于钢板表面与螺钉和锁定螺丝配合的凹口17、18。在钢板的横向和纵向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圆弧10、11,在与颈椎接触的钢板表面的上、下端有若干个凸起4、9,防止在安装过程中钢板系统与颈椎间的滑动。本技术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表面附有非氧化物生物陶瓷。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螺钉(12、13、14、16)、锁定螺丝(5、15)和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由上、下两个向两侧膨大的端部板(1、3)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板(2)组成工字形结构,在两个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能固定颈椎节的螺钉(12、13、14、16),在缩窄的桥部板(2)上有长型槽孔(8)和固定植骨块的螺钉(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颈椎接触的钢板内表面有若干个凸起(4、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板上、下端部板(1、3)上的螺钉(12、13、14、16)与钢板间由锁定螺丝(5、15)构成刚性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板的横向和纵向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圆弧(10、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长型槽孔(8)上有低于钢板表面的扇形凹口(6)。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低于钢板表面与螺钉和锁定螺丝配合的凹口(17、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表面附有非氧化物生物陶瓷。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由螺钉、锁定螺丝和钢板组成。钢板有上、下两个膨大的端部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每个端部有两个螺钉孔和一个螺丝孔,两螺钉通过螺钉孔固定在颈椎椎体中,由锁定螺钉压紧螺钉尾部,使螺钉与钢板间刚性连接。桥部有一纵向槽,可在多个位置上固定螺钉。与颈椎接触的钢板表面的上、下端有若干个小凸起,防止在安装过程中钢板系统与颈椎间的滑动。本技术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后椎间融合的情况。文档编号A61B17/70GK2393490SQ9925385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金大地, 朱青安, 翟东滨, 霍伟文 申请人:金大地, 朱青安, 翟东滨, 霍伟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螺钉(12、13、14、16)、锁定螺丝(5、15)和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由上、下两个向两侧膨大的端部板(1、3)和中间缩窄的桥部板(2)组成工字形结构,在两个膨大的端部板(1、3)上有能固定颈椎节的螺钉(12、13、14、16),在缩窄的桥部板(2)上有长型槽孔(8)和固定植骨块的螺钉(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大地朱青安翟东滨霍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大地朱青安翟东滨霍伟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