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00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滑槽;连接插头,包括相连接的插头本体以及电路板,所述插头本体内固持有调节端子,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调节端子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容纳腔内;切换开关,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切换开关能够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以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在快充状态与慢充状态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可以更加方便的调节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可以更加灵活和方便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用于与电子设备相连接,其通常具有充电、数据传输等功能,例如Type

C连接器。
[0003]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通常可以分为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快充状态虽然充电速度快,但是其对电子设备的电池损害比较大,因此在非紧急状态下,慢充状态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电子设备的系统,可以设置和调节电子设备的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但是反复调节电子设备中的快、慢充电设置,以及在电子设备已经没电的状态下(例如手机关机、笔记本电脑关机),电子设备的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是无法控制和选择的,会造成客户的使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随时通过手动操作,切换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处于快充状态或慢充状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0006]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滑槽;
[0007]连接插头,包括相连接的插头本体以及电路板,所述插头本体内固持有调节端子,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调节端子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容纳腔内;
[0008]切换开关,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09]其中,所述切换开关能够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以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在快充状态与慢充状态的切换。r/>[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端子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端子头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的端子尾部以及连接端子头部和端子尾部的端子固定部。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抵接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切换开关的滑动过程中,所述抵接部能够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滑槽的径向,所述抵接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滑槽的尺寸。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部上朝向所述调节端子的一端设有引导面。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开关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滑动部的一端与抵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接,沿所述滑槽的径向,所述按压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滑槽的尺寸。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以将所述切换开关限制于第一位置;其中,所述切换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隔离。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起结构,且设于所述滑槽沿所述切换开关的滑动方向两侧的内壁上。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以将所述切换开关限制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切换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调节端子相接触,且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起结构,且设于所述滑槽沿所述切换开关的滑动方向两侧的内壁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可以通过控制壳体上的切换开关的位置,以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当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时,连接插头会向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传递一个信号,电子设备基于该信号,使其充电状态为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其中之一,而当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隔离时,电子设备并未接收到信号,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为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其中另一。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可以更加方便的调节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可以更加灵活和方便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头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切换开关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调节端子与电路板为电连接时,电连接器的局部剖面图;
[0025]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调节端子与电路板为电隔离时,电连接器的局部剖面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壳体;11、容纳腔;12、滑槽;121、第一限位部;122、第二限位部;2、连接插头;21、插头本体;22、电路板;23、导电端子;231、调节端子;232、连接端子;3、切换开关;31、滑动部;32、抵接部;33、按压部;321、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30]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1、连接插头2以
及切换开关3;壳体1内具有容纳腔11,壳体1上设有与容纳腔11相连通的滑槽12;连接插头2包括相连接的插头本体21以及电路板22,插头本体21内固持有若干导电端子23,若干导电端子23中包括至少一个调节端子231,插头本体21与壳体1相连接。电路板22安装于容纳腔11内。切换开关3与滑槽12滑动连接。
[0031]若干导电端子23中的各导电端子23均包括与电子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上的对接端子电连接的端子头部、在导电端子23延伸方向上与端子头部对应的端子尾部及连接端子头部于端子尾部的端子固定部。其中,端子头部悬设于插头本体21内,端子固定部固持于插头本体21内,端子尾部延伸出插头本体21收容于容纳腔11内且与电路板22电连接。其中,切换开关3能够驱使调节端子231的端子尾部与电路板22电连接或电隔离,以使与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在快充状态与慢充状态的切换。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插接于电子设备上时,调节端子231与电子设备电连接;当调节端子231的端子尾部与电路板22电连接时,电路板22藉由连接插头2的调节端子231向电子设备传递一个信号,电子设备基于该信号,使其充电状态为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其中之一;当调节端子231的端子尾部与所述电路板22电隔离时,电子设备并未接收到信号,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为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其中另一。调节切换开关3于壳体1上的位置可以起到控制调节端子231的端子尾部与电路板22电连接或电隔离。
[0033]使用者通过改变电连接器上的切换开关3的位置,就能实现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于快充状态和慢充状态之间的切换。无需在电子设备上进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滑槽;连接插头,包括相连接的插头本体以及电路板,所述插头本体内固持有调节端子,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调节端子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容纳腔内;切换开关,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切换开关能够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以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在快充状态与慢充状态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端子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端子头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的端子尾部以及连接端子头部和端子尾部的端子固定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抵接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切换开关的滑动过程中,所述抵接部能够驱使所述调节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电隔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槽的径向,所述抵接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滑槽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财张凇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