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98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属于管材承载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管材装载料框在转运过程中,管材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管材之间发生摩擦而造成擦划伤,另外所装载的管材无法实现同时吊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金属框架、管材承载上架、管材承载下架和若干组管材放置浪盘,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和管材承载下架纵向设置在金属框架内,管材承载上架通过挂钩挂在金属框架上,管材承载下架放置在金属框架的底部;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分成若干层,每层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管材承载下架上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铝合金管材放置在管材放置浪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盛放铝合金管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盛放铝合金管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盛放铝合金管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


[0001]本技术属于管材承载架,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铝管材传统的退火方式为打捆后放置在料框中,再将装载有铝管材的铝管材装载料框进行转运或进行相关退火工艺;转运料框过程中,管材之间可能发生摩擦而造成擦划伤,管材在退火过程中,由于热量由料捆的外部向内部传输,管材的加热和冷却情况不均,另外,铝管材在退火热处理后强度下降,捆在中部和下部的管材由于承重的原因易产生变形,铝管椭圆度发生变化,从而不满足产品规范和用户的使用要求。
[0003]现在一般采用铝合金管材装载入料框来承载铝管材,便于铝管材的转运及相关工艺处理,例如公开号“CN206914895U”公开了“一种铝型材装载料框”,铝管材装载料框包括矩形金属框架和多层金属垫条,将铝管材放到金属垫条上,以完成铝管材的堆叠放置。虽然此种结构形式可以将管材层层分隔开,但是在转运过程中,管材之间也会产生干涉,导致管材之间发生摩擦而造成擦划伤,另外矩形金属框架与多层金属垫条之间采用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虽然可以调节各层之间的距离,但是每一层单独的悬挂过程与卸载过程会比较麻烦;同时无法实现金属垫条所装载的所有管材的同时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管材装载料框在转运过程中,管材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管材之间发生摩擦而造成擦划伤,另外所装载的管材无法实现同时吊装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它包括金属框架、管材承载上架、管材承载下架和若干组管材放置浪盘,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和管材承载下架纵向设置在金属框架内,管材承载上架通过挂钩挂在金属框架上,管材承载下架放置在金属框架的底部;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分成若干层,每层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管材承载下架上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铝合金管材放置在管材放置浪盘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框架包括两个矩形金属框、两根角铁、两根上横梁、若干根下横梁和一张弧形板,每个矩形金属框的顶端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一根角铁,所述角铁中的竖板的底端焊接在矩形金属框的顶端,角铁中的横板朝外延伸;所述的两个矩形金属框左右相对设置,并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进行连接,所述的弧形板设置在若干根下横梁的上表面上,并与下横梁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横梁为弧形梁,弧形板的弧度与下横梁的弧度相同,且二者贴合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包括若干组U形钢筋组和若干根钢筋梁,若干组U形钢筋组沿着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每组U形钢筋组是由若干根U形钢筋组成,每根U形
钢筋的两端向外弯折,并挂在金属框架两侧的矩形金属框上;每根U形钢筋上纵向焊接若干根钢筋梁,管材放置浪盘分别焊接在钢筋梁上和U形钢筋的横向梁上。
[0010]进一步的,每组U形钢筋组是由三根U形钢筋组成。
[0011]进一步的,每根U形钢筋上纵向焊接两根钢筋梁。
[0012]进一步的,每根U形钢筋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一个吊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管材承载下架是由钢筋弯折而成的长方形架体,所述的管材承载下架焊接在金属框架中的弧形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管材放置浪盘是由多个顺次设置的半圆料盘连接而成,每个半圆料盘上放置一根铝合金管材。
[0015]进一步的,每个半圆料盘的顶部铺上一层高温毡套。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申请根据半圆料盘的数目,可以将铝合金管材分为多层放置,使相邻层的铝管材之间有间距,避免铝管材在转运中相互碰撞摩擦,更重要的是防止管材在退火后强度变低,相互挤压造成变形,有效保证了铝管材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同时,由于在金属半圆料盘上铺有高温毡套,还能有效保证铝管与圆盘内表面的摩擦,更进一步保证铝管材的表面质量;而由于相邻层的铝管材之间有间距,因此在进行退火工艺时,可使每根铝管材的每个部位充分均匀加热以及充分均匀冷却,铝管材间没有相互接触,在退火后不产生挤压,有效防止了管材间相互作用而变形,保证管材的椭圆度和力学性能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8]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

金属框架;1
‑1‑
矩形金属框;1
‑2‑
角铁;1
‑3‑
上横梁;1
‑4‑
下横梁;1
‑5‑
弧形板;2

管材承载上架;2
‑1‑
U形钢筋组;2
‑2‑
钢筋梁;2
‑3‑
吊环;3

管材承载下架;4

管材放置浪盘;4
‑1‑
半圆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其包括金属框架1、管材承载上架2、管材承载下架3和若干组管材放置浪盘4,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2和管材承载下架3纵向设置在金属框架1内,管材承载上架2通过挂钩挂在金属框架1上,管材承载下架3放置在金属框架1的底部;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2分成若干层,每层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4,管材承载下架3上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4,铝合金管材放置在管材放置浪盘4上。
[0025]参见图2,所述的金属框架1包括两个矩形金属框1

1、两根角铁1

2、两根上横梁1

3、若干根下横梁1

4和一张弧形板1

5,每个矩形金属框1

1的顶端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一根
角铁1

2,所述角铁1

2中的竖板的底端焊接在矩形金属框1

1的顶端,角铁1

2中的横板朝外延伸;所述的两个矩形金属框1

1左右相对设置,并通过上横梁1

3和下横梁1

4进行连接,即两根上横梁1

3分别处于两个矩形金属框1

1上端之间的两端端头处,其中一根上横梁1

3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矩形金属框1

1顶端的角铁1

2上,所述其中一根上横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框架(1)、管材承载上架(2)、管材承载下架(3)和若干组管材放置浪盘(4),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2)和管材承载下架(3)纵向设置在金属框架(1)内,管材承载上架(2)通过挂钩挂在金属框架(1)上,管材承载下架(3)放置在金属框架(1)的底部;所述的管材承载上架(2)分成若干层,每层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4),管材承载下架(3)上放置一组管材放置浪盘(4),铝合金管材放置在管材放置浪盘(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框架(1)包括两个矩形金属框(1

1)、两根角铁(1

2)、两根上横梁(1

3)、若干根下横梁(1

4)和一张弧形板(1

5),每个矩形金属框(1

1)的顶端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一根角铁(1

2),所述角铁(1

2)中的竖板的底端焊接在矩形金属框(1

1)的顶端,角铁(1

2)中的横板朝外延伸;所述的两个矩形金属框(1

1)左右相对设置,并通过上横梁(1

3)和下横梁(1

4)进行连接,所述的弧形板(1

5)设置在若干根下横梁(1

4)的上表面上,并与下横梁(1

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管材装载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横梁(1

4)为弧形梁,弧形板(1

5)的弧度与下横梁(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贵王志超王大群满正良张晶刘杰赵扬张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