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89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中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后,对小麦白粉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实现减时增效,有利于降低农药残留。有利于降低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属于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在我国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和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小麦产量。化学药剂一直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杀菌剂有: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嘧菌酯和多菌灵等。然而由于传统化学药剂的不合理应用,使得农药残留和抗药性风险等问题逐年增加,比如,据报道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已产生较高抗性。因此,开发新型防治药剂很有必要。
[0003]大黄素甲醚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是从中草药廖科植物大黄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源农药,属蒽醌类高活性抗菌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在农药方面的用途也逐渐增加。大黄素甲醚通过干扰病原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芽管及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含物泻出,导致死亡,此外还能抑制孢子的产生和病斑的扩大,具有较好的内吸性传导作用。大黄素甲醚具有活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对蔬菜白粉病特效,同时可兼防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且其作用机理独特,具有诱导抗病作用,和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0004]将不同农药品种进行复配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是防治病害和开发新型药剂的经济有效手段。CN201510725660.0,就公开了一种含有大黄素甲醚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并具体公开了大黄素甲醚和春雷霉素以0.1:10

2:0.5的重量比内对黄瓜炭疽病和水稻稻瘟病等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另外,CN201510011364.4,还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并具体公开了小檗碱和大黄素甲醚复配后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疫霉病、褐腐病和云纹枯叶病等农业病害。但目前,还尚未见有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对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开发新型防治药剂提供支持。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而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为1

40:19

1。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大黄素甲醚和纳他霉素的质量比为1

9:9

1。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杀菌药剂,包括所述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和辅助成分,辅助成分选自湿润剂、分散剂、助溶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增粘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中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后,对小麦白粉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实现减时增效,有利于降低农药残留。
[0014](2)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中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后,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延长防治药剂的更新换代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防治药剂筛选
[0017]1.供试病原菌
[0018]用含有0.05%吐温

80的纯净水,洗取长满白粉病菌的小麦叶片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1
×
105个孢子/mL的悬浮液,备用;
[0019]2.供试作物:盆栽培养至2

4片真叶期的“百农207”小麦幼苗,每盆10株,编号备用。
[0020]3.供试药剂
[0021]98%大黄素甲醚原药、99%井冈霉素原药、99%纳他霉素原药,以上药剂均为市售。
[0022]将供试药剂先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再用0.1%吐温

80水溶液稀释成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和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5个质量浓度梯度。
[0023]4.试验方法(参考NY/T 1156.4

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4部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盆栽法》)
[0024]在药剂处理前24h用孢子悬浮液对供试作物喷雾接种;待自然风干后,将药液均匀喷施于供试作物叶面至全部湿润,每个处理3盆,并设只含有0.1%的吐温

80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待自然风干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5℃的条件下继续培养10d,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盆随机选择5株,调查全部叶片。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中,分级标准见表1。
[0025]表1病级评定标准
[0026][0027][0028][0029]5.数据分析: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杀菌剂浓度对数值为x,对应的防效几率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及药剂对靶标病菌的毒力EC
50
值,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0030]6.测定结果
[0031]根据计算的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的增效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2

3。
[0032]表2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复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3]药剂名称及配比EC
50
(mg/L)ATITTICTC大黄素甲醚11.2474100.0000
‑‑‑‑
井冈霉素40.887227.5084
‑‑‑‑
大黄素甲醚1:井冈霉素1920.707154.316631.1329174.4667大黄素甲醚1:井冈霉素1516.565667.896132.0391211.9165大黄素甲醚1:井冈霉素7.512.183792.315136.0368256.1691大黄素甲醚1:井冈霉素19.3299120.552263.7542189.0891大黄素甲醚7.5:井冈霉素12.3492478.775891.4716523.4148大黄素甲醚15:井冈霉素16.7085167.658995.4693175.6156大黄素甲醚30:井冈霉素17.730314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由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或纳他霉素复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甲醚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为1

40:19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龙王翠玲徐向荣朱建伟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