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8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具体为:用户端储值充电时长,绑定用户手机号码,唤醒充电管理设备,计算充电时长,比较充电时长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当充电时长大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提示余额不足,无法充电,当充电时长小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给电动车充电,当未达到充电时长,插头拔出插座,插座断电,停止扣除用户储值充电时长,当持续充电达到充电时长,插座断电,给车主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示充电已完成,进入占座扣时长阶段,直到插头拔出插座,停止扣用户储值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充电时长智慧计算,避免充值时长被浪费,充电完成后,短信告知车主,占座的扣储值时长,敦促发明专利技术人及时释放公用插座,提高公用插座的有效使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属于智能用电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公用电动车充电均是计时收费,即刷卡一次计时4小时或6小时,或者其他整数个小时,该种计时收费有如下几个弊端:
[0003]1.当电动车在计时结束前充满电后,仍然要支付没有充电的时长,比如,2小时电动车就充满电了,但是,车主仍然要支付刷卡一次的时长费用;虽然每次刷卡扣电费也只有一元钱,但是,这个消费就跟手机流量清零是一样的道理,一次刷卡的时长没用掉,也会被自然释放,导致的是,消费观念的不平衡;
[0004]2.当电动车直到计时结束,仍然没有充满电,插座仍然在到了刷卡时长后断电,导致电动车一次无法充满电,但是,电动车的电量显示通常比较粗糙,仍然显示为满格电量或者100%电量,只是骑行一段路程后,电量下降较快,车位不能准备把握每次充电时长,也会顾虑,刷卡一次时长欠一点,刷卡两次,会浪费很大的时长,导致车主充电也会纠结两难。
[0005]为了解决上述弊端,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公用电动车充电管理办法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真正的公平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用户端储值充电时长,绑定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和手机号码,
[0009]步骤2:用户端将电动车通过充电器连接公用充电插座,唤醒公用充电插座及其充电管理设备,
[0010]步骤3:计算充电时长:输入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和充电电流,换算出充电时长,
[0011]步骤4:比较步骤3计算得到的充电时长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当充电时长大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提示余额不足,无法充电,当充电时长小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进入步骤5,
[0012]步骤5:给电动车充电,当未达到充电时长,插头拔出插座,进入步骤6,当持续充电达到充电时长,进入步骤7;
[0013]步骤6:插座断电,停止扣除用户储值充电时长;
[0014]步骤7:插座断电,给车主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示充电已完成,进入占座扣时长阶段,
[0015]步骤8:插头拔出插座,停止扣用户储值时长。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计算充电时长的计算过程为,首先换算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数值α关系,数值α关系表示为:α=充电电流(mA)
÷
电池容量(mAH),然后根据数值α依
次有以下5种计算公式:
[0017]1、当α≤5%时,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6
÷
充电电流(mA),
[0018]2、当5%<α≤10%,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5
÷
充电电流(mA),
[0019]3、当10%<α≤15%,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3
÷
充电电流(mA),
[0020]4、当15%<α≤20%,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2
÷
充电电流(mA),
[0021]5、当α>20%时,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1
÷
充电电流(mA)。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容量还设置有电池剩余量系数φ,在输入电池容量时,输入剩余电池剩余量系数φ,0≤φ≤0.9,充电时长依次为:
[0023]1、当α≤5%时,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6
÷
充电电流(mA),2、当5%<α≤10%,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5
÷
充电电流(mA),
[0024]3、当10%<α≤15%,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3
÷
充电电流(mA),
[0025]4、当15%<α≤20%,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2
÷
充电电流(mA),
[0026]5、当α>20%时,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1
÷
充电电流(mA)。
[00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占座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占座时长=β
×
(插头拔电时间—充电完成时间),β为赋值系数,0.1≤β≤0.9。
[002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完成还可以进入步骤3

,所述步骤3

为选择充电时长,1≤充电时长≤9,充电时长为整数。
[0029]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的插孔中设置有感应器,当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后,感应器能够将触发信号发送到充电管理设备,启动计时,当充电器插头拔出插座的插孔中后,感应器能够将触发信号发送到充电管理设备,结束计时。
[0030]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储值充电时长为购买充值卡,充电管理设备设置有充值卡感应区域,通过充值卡接触感应,读取卡内剩余时长和捆绑的用户信息。
[0031]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储值充电时长为微信扫码充电管理设备或者充电插座上的二维码,识别对应的插座以及读取储值剩余时长和用户信息。
[0032]进一步的,所述公用充电插座还设置有指示灯,当公用充电插座处于充电状态时,指示灯亮红灯,当充电完成后,指示灯亮绿灯,当公用充电插座没有插插头时,指示灯熄灭。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本专利技术兼顾传统的固定时长,但是固定时长为可选择的时长,用户可根据自己电动车的电池容量以及剩余电池量,选择合适的时长,避免时长浪费。
[0035]本专利技术为了敦促专利技术人充电完成后,及时拔出插头,将公用插座释放出来,供他们使用,用了充电完成提醒,以及占座(不充电状态,仍然占用插座)的扣储值时长的措施,提高公用插座的有效使用率。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计算(电动车的电池容量以及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换算出合理的充电时长,避免传统的刷卡一次,固定时长,导致用户可能存在电动车充电不满或者充满电后,仍有很长的插座供电状态,导致充值时长被浪费,本专利技术实现充电时长智慧计算,避
免充值时长被浪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端储值充电时长,绑定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和手机号码,步骤2:用户端将电动车通过充电器连接公用充电插座,唤醒公用充电插座及其充电管理设备,步骤3:计算充电时长:输入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和充电电流,换算出充电时长,步骤4:比较步骤3计算得到的充电时长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当充电时长大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提示余额不足,无法充电,当充电时长小于用户储值剩余时长,进入步骤5,步骤5:给电动车充电,当未达到充电时长,插头拔出插座,进入步骤6,当持续充电达到充电时长,进入步骤7;步骤6:插座断电,停止扣除用户储值充电时长;步骤7:插座断电,给车主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示充电已完成,进入占座扣时长阶段,步骤8:插头拔出插座,停止扣用户储值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充电时长的计算过程为,首先换算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数值α关系,数值α关系表示为:α=充电电流(mA)
÷
电池容量(mAH),然后根据数值α依次有以下5种计算公式:1、当α≤5%时,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6
÷
充电电流(mA),2、当5%<α≤10%,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5
÷
充电电流(mA),3、当10%<α≤15%,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3
÷
充电电流(mA),4、当15%<α≤20%,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2
÷
充电电流(mA),5、当α>20%时,充电时长(小时)=电池容量(mAH)
×
1.1
÷
充电电流(m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用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量还设置有电池剩余量系数φ,在输入电池容量时,输入剩余电池剩余量系数φ,0≤φ≤0.9,充电时长依次为:1、当α≤5%时,充电时长(小时)=(1

φ)
×
电池容量(mAH)
×
1.6
÷
充电电流(mA),2、当5%&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二页说明书四页附图一页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