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71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故障线路的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包括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单周波采用点不少于256个;根据零序电压数据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对已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之间的零序电流数据进行有限冲击响应数字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10kHz;根据滤波后的零序电流数据,确定燃弧熄弧过程;调取所有燃弧熄弧过程的数据,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单相弧光接地故障的变化特征进行有效监控,为电缆故障的严重程度提供了评价依据。电缆故障的严重程度提供了评价依据。电缆故障的严重程度提供了评价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配电电缆故障监测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线路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电磁、机械应力、发热、环境腐蚀、潮气侵蚀等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绝缘老化与故障的现象。10~35kV配网中所用的电力电缆均为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对于XLPE电缆,水树枝老化是造成电缆在运行中被击穿的主要原因,造成运行电缆的瞬间燃弧,电缆绝缘下降,随着水树枝不断的生长积累,最终造成电缆绝缘损毁。瞬时性可恢复故障的持续时间一般在3~5ms(四分之一周波内)。对于持续时间很短的瞬时性可恢复故障来说,保护设备一般来不及动作、给出报警信息。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有时会反复放电燃弧,给电缆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
[0003]专利申请号201911126639.3《一种模拟电弧燃烧动态过程的建模方法》提出将电弧燃烧分为预燃弧阶段、电弧稳定燃烧阶段和熄弧阶段,设定不同的电弧电阻模拟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描述燃弧过程的动态特征,但该方法描述的是断路器熄弧室或者设备内部封闭空间的燃弧故障,并未说明开放空间下如户外电缆电线弧光接地故障条件下是否适用。专利申请号202011525234.X《一种电缆初期电弧故障建模方法》提出一种通过高压实验测量然后分析统计电弧故障的关键特征量进行初期电弧故障模型建立的方法,但没有说明如何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建模的方法以及实际数据与实验数据在建模过程中的误差及区别。专利申请号202210808091.6《高压电缆金属护套对地间隙燃弧状态分析方法和系统》提出根据角频率与容抗、感抗固有关系,计算获取电缆容抗、感抗参数,利用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建立电缆在非燃弧、燃弧两种状态金属护套的数学模,判断电缆接地系统的燃弧状态和功率,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单芯高压电缆单端接地状况,而且也为说明故障类型与燃弧故障的关系。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监测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方法,对配电电缆故障进行精准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对配电电缆故障进行精准监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采集故障线路的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所述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包括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其中单周波采用点不少于256个;
[0009]根据零序电压数据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
[0010]对已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之间的零序电流数据进行有限冲击响应(FIR)数字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10kHz;
[0011]根据滤波后的零序电流数据,确定燃弧熄弧过程,所述确定燃弧熄弧过程为:以起始时间点往后推5ms开始查找过零点,并将2个过零点之间的数据作为1次燃弧熄弧过程,记为Arc(n),n≥1,其中n代表第n次燃弧熄弧过程;
[0012]调取所有燃弧熄弧过程Arc(n)的数据,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
[0013]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
[0014]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0015]从起始过零点t1到燃弧开始的起点t2,起始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1(n);
[0016]从燃弧开始的起点t2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燃弧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2(n);
[0017]从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拐点到过零点t4,熄灭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3(n)。
[0018]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燃弧开始的起点t2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一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燃弧开始的起点t2。
[0019]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二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熄弧开始的起点t3。
[0020]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0021]根据T1(n)、T2(n)和T3(n)的数值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0022]如果0.5ms≤T2(n)≤3ms,且T1(n)+T3(n)≤5ms,则认为单相接地故障处于稳定燃弧状态;
[0023]如果T2(n)≤0.5ms,且5ms≤T1(n)+T3(n)≤10ms,则认为单相接地故障处于熄灭状态。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装置,包括:
[0025]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故障线路的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所述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包括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其中单周波采用点不少于256个;
[0026]故障起止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零序电压数据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
[0027]零序电流数据滤波模块,用于对已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之间的零序电流数据进行有限冲击响应(FIR)数字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10kHz;
[0028]燃弧熄弧过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滤波后的零序电流数据,确定燃弧熄弧过程,所述确定燃弧熄弧过程为:以起始时间点往后推5ms开始查找过零点,并将2个过零点之间的数据作为1次燃弧熄弧过程,记为Arc(n),n≥1,其中n代表第n次燃弧熄弧过程;
[0029]参数确定模块,用于调取所有燃弧熄弧过程Arc(n)的数据,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
[0030]故障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
[0031]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
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的具体过程为:
[0032]从起始过零点t1到燃弧开始的起点t2,起始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1(n);
[0033]从燃弧开始的起点t2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燃弧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2(n);
[0034]从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拐点到过零点t4,熄灭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3(n)。
[0035]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燃弧开始的起点t2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一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燃弧开始的起点t2。
[0036]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二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熄弧开始的起点t3。
[0037]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故障状态确定模块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的具体过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故障线路的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所述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录波数据包括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其中单周波采用点不少于256个;根据零序电压数据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对已确定故障起始和结束时间之间的零序电流数据进行有限冲击响应数字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10kHz;根据滤波后的零序电流数据,确定燃弧熄弧过程,所述确定燃弧熄弧过程为:以起始时间点往后推5ms开始查找过零点,并将2个过零点之间的数据作为1次燃弧熄弧过程,记为Arc(n),n≥1,其中n代表第n次燃弧熄弧过程;调取所有燃弧熄弧过程Arc(n)的数据,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燃弧过程的起始阶段、燃弧阶段和熄灭阶段的参数,包括以下步骤:从起始过零点t1到燃弧开始的起点t2,起始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1(n);从燃弧开始的起点t2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燃弧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2(n);从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拐点到过零点t4,熄灭阶段的时间间隔记为T3(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弧开始的起点t2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一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燃弧开始的起点t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熄弧开始的起点t3的确定方法为:求取燃弧过程中的第二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对应的时间点为熄弧开始的起点t3。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参数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T1(n)、T2(n)和T3(n)的数值对燃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如果0.5ms≤T2(n)≤3ms,且T1(n)+T3(n)≤5ms,则认为单相接地故障处于稳定燃弧状态;如果T2(n)≤0.5ms,且5ms≤T1(n)+T3(n)≤10ms,则认为单相接地故障处于熄灭状态。6.一种电缆弧光接地故障动态变化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故障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