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量子点荧光微球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162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量子点荧光微球及应用,涉及量子点技术领域。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量子点和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油相混合物乳化分散后,与溶胀后的种子微球混合液混合溶胀,然后升温聚合;其中,单体与种子微球的结构单元相同或是其衍生物;分子量调节剂选自硫醇和硫醚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油相混合物中添加硫醇和/或硫醚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引入适量水相阻聚剂调节反应速率,控制量子点和单体/齐聚物进入球的速率相当,最大程度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包埋更多的量子点,提升量子点微球的荧光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量子点荧光微球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
,具体而言,涉及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量子点荧光微球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量子点是一类因电子态量子限域效应表现出尺寸依赖性质的晶态纳米颗粒,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发射光谱窄、耐光漂白的优良性质,能够实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荧光之间没有相互干扰,是一种理想的荧光编码材料,还能够实现高通量检测。
[0003]目前常见的制备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0004](1)基于成品单分散微球的方法
[0005]先将微球溶胀,通过扩散作用使疏水性量子点随机进入微球;或者用两亲高分子介导量子点嵌入单分散多孔微球,但是两亲性高分子不可避免的会和量子点发生配体交换,导致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明显下降,导致每个微球的荧光也不均一。
[0006](2)共聚的方法
[0007]通过搅拌或者陶瓷膜挤出比较均一的量子点

单体液滴,引发

聚合形成量子点荧光微球,在合成微球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量子点和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所述油相混合物乳化分散后,与溶胀后的种子微球混合液混合溶胀,然后升温聚合;其中,所述单体与所述种子微球的结构单元相同或是其衍生物;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硫醇和硫醚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苯乙硫醇、辛硫醚、苯二硫醇、三苯基甲硫醇、叔十二硫醇、叔十四硫醇、金刚烷硫醇、二糠基二硫、二苄基二硫和二苯基二硫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苯乙硫醇和辛硫醚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与所述量子点的质量比为0.1

0.5:100;优选地,所述单体和所述交联剂的体积比为20

100:1,当所述单体和所述交联剂的体积之和为100mL时,对应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0.01g

0.5g,对应所述分子量调节剂的质量为0.2

0.5g,对应所述量子点的质量为0.5

1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至少含有两个乙烯基的化合物;优选地,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苯、烯丙基醚、二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二烯丙基二硫、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

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3

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是指端基带有可聚合配体的量子点;优选地,所述量子点上的可聚合配体选自聚丙烯酸酯、聚磷酸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化的聚乙二醇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化的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代文朱小波林乐平朱东亮董博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