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底圆底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57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用炊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复底圆底炒锅。该炒锅放置于灶台上,包括炒锅锅身和覆底片;覆底片贴合连接于炒锅锅身的底部,炒锅锅身的轴线与覆底片的轴线重合,覆底片上设有防滑槽和导焰槽,多个导焰槽沿覆底片周向间隔开设,每个导焰槽均沿自锅底向锅沿的方向延伸,导焰槽用于引导灶台的火焰的走向;多个防滑槽沿覆底片周向间隔开设,灶台的锅架支脚能够匹配插装于防滑槽内。该炒锅通过设置覆底片的方式,改进了炒锅的结构,使得炒锅达到底厚壁薄的效果,利用导焰槽使得炒锅受热均匀,利用防滑槽使得炒锅与灶台稳定配合,保障炒锅的防滑能力,扩展炒锅的应用场景。扩展炒锅的应用场景。扩展炒锅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底圆底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日用炊具
,尤其涉及复底圆底炒锅。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中国人烹饪食物的习惯是将食物放入锅中进行炒加工,就需要锅内表面需要一个顺滑的球面结构,所以中国人更偏好使用圆底炒锅,所谓圆底炒锅就是锅底没有平面,或是稍大面积的平面,或是看起来比较平整的球面。然而,现有的家用平面加热器(如电磁灶和电灶等),为了能很好地使用,与其相配的锅大多为平底结构,尤其是用于电磁灶的炒锅,更要选用平底结构,这样才能够形成电磁涡流,达到加热目的。当作为电磁灶炒锅时,平底结构的炒锅既使用不便,又在烹炒食物时浪费食油,不符合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
[0003]目前,锅具复底工艺已经普遍应用于锅具生产之中。设计目的其一是为了在非铁制锅具外底部附上一层铁片,使其具有在电磁炉灶上适用的功能;其二是为了增加锅底的厚度,使锅底导热均匀。这种工艺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锅的形状必须在底部有一个与覆底片相同或相接近的平面。
[0004]因而,复底圆底炒锅则是一个开发的新方向,亟需一种针对圆底炒锅复底的技术方案,使圆底炒锅达到底厚壁薄的效果,优化加热效果,改善防滑能力,使圆底炒锅能够应用到不同的烹饪场景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底圆底炒锅,以实现对炒锅的结构优化,提升对火焰的引导效果,保障炒锅的防滑能力,扩展炒锅的应用场景。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复底圆底炒锅,放置于灶台上,包括炒锅锅身和覆底片;所述覆底片贴合连接于所述炒锅锅身的底部,所述炒锅锅身的轴线与所述覆底片的轴线重合,所述覆底片上设有防滑槽和导焰槽,多个所述导焰槽沿所述覆底片周向间隔开设,每个所述导焰槽均沿自锅底向锅沿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焰槽用于引导所述灶台的火焰的走向;多个所述防滑槽沿所述覆底片周向间隔开设,所述灶台的锅架支脚能够匹配插装于所述防滑槽内。
[0008]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焰槽沿所述覆底片的径向延伸。
[0009]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贯通有导焰孔,所述炒锅锅身与所述导焰孔的孔壁形成所述导焰槽。
[0010]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贯通有防滑孔,所述炒锅锅身与所述防滑孔的孔壁形成所述防滑槽。
[0011]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所述锅架支脚的数量的N倍,每个所述锅架支脚均插装于一个所述防滑槽内;N为正整数。
[0012]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贯通有连接孔。
[0013]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覆底片的轴线重
合。
[0014]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5]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的厚度处处相等。
[0016]作为复底圆底炒锅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底片与所述炒锅锅身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铆接和/或复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该复底圆底炒锅通过设置覆底片的方式,改进了复底圆底炒锅的结构,增加了底部的厚度,实现对复底圆底炒锅的结构优化,提升了导热的均匀程度,使得复底圆底炒锅达到底厚壁薄的效果;借助导焰槽的设计,让火焰能够沿导焰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有助于引导火焰按照指定的方向分布,使复底圆底炒锅受热均匀;借助防滑槽的设置保障了复底圆底炒锅的防滑能力,实现了锅架支脚对复底圆底炒锅的定位和支撑,能够使复底圆底炒锅与灶台稳定配合,从而保证了复底圆底炒锅在烹饪过程中的位置稳定不变,提升了运行的安全性;覆底片贴合连接于炒锅锅身的底部的设计,保证了覆底片与炒锅锅身在相同底面积内的弧度基本一致,使得复底圆底炒锅能够广泛地使用于不同的烹饪环境之中,扩展了复底圆底炒锅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底圆底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平面的横截面图;
[0021]图3是图1中B

B平面的横截面图。
[0022]图中:
[0023]100、炒锅锅身;200、覆底片;210、连接孔;220、导焰孔;230、防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复底圆底炒锅,放置于灶台上,包括炒锅锅身100和覆底片200;覆底片200贴合连接于炒锅锅身100的底部,炒锅锅身100的轴线与覆底片200的轴线重合,覆底片200上设有防滑槽和导焰槽;多个导焰槽沿覆底片200周向间隔开设,每个导焰槽均沿自锅底向锅沿的方向延伸,导焰槽用于引导灶台的火焰的走向;多个防滑槽沿覆底片200周向间隔开设,灶台的锅架支脚能够匹配插装于防滑槽内。
[0029]该复底圆底炒锅通过设置覆底片200的方式,改进了复底圆底炒锅的结构,增加了底部的厚度,实现对复底圆底炒锅的结构优化,提升了导热的均匀程度,使得复底圆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底圆底炒锅,放置于灶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炒锅锅身(100)和覆底片(200);所述覆底片(200)贴合连接于所述炒锅锅身(100)的底部,所述炒锅锅身(100)的轴线与所述覆底片(200)的轴线重合,所述覆底片(200)上设有:导焰槽,多个所述导焰槽沿所述覆底片(200)周向间隔开设,每个所述导焰槽均沿自锅底向锅沿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焰槽用于引导所述灶台的火焰的走向;防滑槽,多个所述防滑槽沿所述覆底片(200)周向间隔开设,所述灶台的锅架支脚能够匹配插装于所述防滑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圆底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焰槽沿所述覆底片(200)的径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圆底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底片(200)贯通有导焰孔(220),所述炒锅锅身(100)与所述导焰孔(220)的孔壁形成所述导焰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圆底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底片(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郁明跃林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