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43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制备和使用方法,属于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材料中在脂肪酸及其他酸类的基础上加入高活性无机二氧化硅及有机氨复合物。解决了混凝土裂缝产生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修补的困境,依靠本发明专利技术本身具备的多次修复功能,使混凝土具备自修复能力,减少环节及资源浪费。其原理是当混凝土裂缝产生后有水渗入,其中活性化学物质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可以填塞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和微细裂缝,达到自愈修复的目的,堵塞修复产生的裂缝(≤0.8mm),达到自愈修复的目的。达到自愈修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制备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防水一直以柔性外包材料为主,即在构筑物的迎水面铺设一种或多种柔性辅助材料,以达到防水功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水效果得不到保证,据多年调研,地下结构渗漏率多年居高不下,平均渗漏率为67%,在南方渗漏率几乎达到97%,如此居高不下的渗漏率证明柔性防水层并未能满足建筑结构的防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该修复材料通过采用极低的掺入量与混凝土胶凝材料混合,作为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在脂肪酸及其他酸类为基材的基础上加入了高活性无机二氧化硅及有机氨的复合物,解决了混凝土在水化反应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密实度差、抗腐蚀能力低、无裂缝自修复功能等多种问题隐患。尤其在混凝土终凝后期,对混凝土因各种应力、温度等因素造成的裂缝有良好的多次修复能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从工程角度出发看待防水,建筑结构的本体是防水之本,如本体存在瑕疵,即时外面包多少道辅助措施,渗漏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建筑本体达到一定质量要求,进而解建筑防水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18wt%

26wt%、酰胺基8wt%
‑<br/>16wt%、葡萄糖酸纳2wt%

4wt%、对甲苯磺酸1.6wt%

3.6wt%、二氧化硅2wt%

2.9wt%、氢氧化钠0.6wt%

1.3wt%、聚乙二醇0.6wt%

1.2wt%、三乙醇胺0.3wt%

0.7wt%、余量为水。
[0006]上述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该修复材料中在脂肪酸及其他酸类为基材的基础上加入了高活性无机二氧化硅及有机氨的复合物。当混凝土在基材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多样性的开裂难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混凝土裂缝产生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修补的困境,依靠本专利技术本身具备的多次修复功能,使混凝土具备自修复能力,减少环节及资源浪费。其原理是当混凝土裂缝产生后有水渗入,本专利技术中的活性化学物质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可以填塞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和微细裂缝,达到自愈修复的目的。
[0007]该自修复材料的作用机理为:一是增强阶段,自修复材料中的活性物质分子(脂肪酸、硅溶胶、不饱和多胺体)与水泥浆体液相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生成憎水的不溶物堵塞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达到防水防渗的效果。由于自修复材料中的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具有减缩作用的官能团(如羟基、醚键等),自修复材料掺入到混凝土中后,可降低
毛细孔中水的表面张力,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渗风险。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自修复材料中的分子掺杂到水化铝酸钙中,形成具有一定憎水能力的有机矿物,增加了毛细孔壁的憎水作用;二是修复阶段,裂缝产生水分子进入裂缝后会重新激活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SH凝胶(水化硅酸钙),堵塞修复产生的裂缝(≤0.8mm),达到自愈修复的目的。该修复材料是应用结构混凝土中的功能性材料。
[0008]作为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21wt%

22.5wt%、酰胺基11.5wt%

12.5wt%、葡萄糖酸纳2.5wt%

3.5wt%、对甲苯磺酸2.2wt%

2.9wt%、二氧化硅2.2wt%

2.5wt%、氢氧化钠0.8wt%

1.2wt%、聚乙二醇0.8wt%

1.1wt%、三乙醇胺0.4wt%

0.6wt%、余量为水。
[0009]作为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22wt%、酰胺基12wt%、葡萄糖酸纳3wt%、对甲苯磺酸2.6wt%、二氧化硅2.4wt%、氢氧化钠1wt%、聚乙二醇1wt%、三乙醇胺0.5wt%、余量为水。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酰胺基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和/或N,N

二甲基乙酰胺。
[0011]聚丙烯酸其单酯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醚。是植物油、树脂和石蜡的溶剂,也用于制备醇酸树脂、乳化剂、反乳化剂、润滑油和增塑剂等,在本专利材料中发挥溶化及乳化作用,也有部分稳定剂功能;液体酰胺不但可以溶解有机化合物,而且也可以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是良好的溶剂。
[0012]本材料中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和N,N

二甲基乙酰胺可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以及许多无机液体以任意比例混合,是很好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0013]葡萄糖酸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
11
NaO7,在本材料中发挥高效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作用。
[0014]对甲苯磺酸(p

CH3C6H4SO3H,也写作TsOH)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酸性是苯甲酸的一千万倍。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会使纸张、木材等脱水发生碳化,涂料的中间体和树脂固化剂,在本材料中发挥综合乳化剂固化、碳化的作用。
[0015]二氧化硅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与强碱在高温时与水融化并生成硅酸盐、硅酸钙等物质,是本材料中修复功能体现的基础。
[0016]氢氧化钠主要用于本材料中中和酸性比例使用,同时在遇明水时快速吸收水分并结晶,封堵混凝土孔隙。
[0017]聚乙二醇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分有良好的相溶性。在本材料组成中发挥优良的润滑性、吸水性、分散性、粘接性。
[0018]三乙醇胺,即三(2

羟乙基)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与其他胺类化合物相似,由于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三乙醇胺具弱碱性,能够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三乙醇胺及其盐溶液作为本专利材料中发挥作用的工程外加剂、早强剂使用,可以防止粉碎过程粉粒的聚集和气垫作用,提高水泥的流动性和装填密度。
[0019]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份数选取聚丙烯酸、酰胺基、葡萄糖酸纳、对甲苯磺酸、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聚乙二醇、三乙醇胺和水混匀。
[0020]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的使用方法,所述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与混凝
土胶凝材料混合使用。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占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总质量的0.24wt%

0.26 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18wt%

26wt%、酰胺基8wt%

16wt%、葡萄糖酸纳2wt%

4wt%、对甲苯磺酸1.6wt%

3.6wt%、二氧化硅2wt%

2.9wt%、氢氧化钠0.6wt%

1.3wt%、聚乙二醇0.6wt%

1.2wt%、三乙醇胺0.3wt%

0.7wt%、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21wt%

22.5wt%、酰胺基11.5wt%

12.5wt%、葡萄糖酸纳2.5wt%

3.5wt%、对甲苯磺酸2.2wt%

2.9wt%、二氧化硅2.2wt%

2.5wt%、氢氧化钠0.8wt%

1.2wt%、聚乙二醇0.8wt%

1.1wt%、三乙醇胺0.4wt%

0.6wt%、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酸22wt%、酰胺基12wt%、葡萄糖酸纳3wt%、对甲苯磺酸2.6wt%、二氧化硅2.4wt%、氢氧化钠1wt%、聚乙二醇1wt%、三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军梁国柱高宽
申请(专利权)人:国控基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