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35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包括有上盖板以及与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的注入腔以及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的样品成型腔,所述注入腔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样品成型腔的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入腔和所述样品成型腔均位于所述下盖板的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侧壁面与所述上盖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片状环氧树脂的快速一体化成型,操作简单方便,样品不易断裂,且表面无气泡、光滑平整及厚度均匀,提高了样品的优良率,可以准确地对环氧树脂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且样品可用面积大,易于二次加工。易于二次加工。易于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氧树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型树脂材料,其由于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机械性能与电绝缘性能等而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优异的电绝缘材料,其结构强度高、密封作用好,常作为:(1)干式变压器、电磁铁等电器的绝缘封装件的浇注;(2)电子元件和线路的器件的灌封绝缘;(3)环氧覆铜板等层压塑料。
[0003]环氧树脂在使用前需要对环氧树脂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而在对环氧树脂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前需要先将环氧树脂制备成轻薄的片状结构。目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压片机进行冲压成型,但压片机易导致样品破损断裂,且样品容易出现气泡或附着在压片机上而导致样品不均匀。过厚或者过薄的样品对击穿场强均有影响,给实验带来误差的同时降低了实验的安全性。
[0004]目前还有另外一种制备方法是采用快速冷却一次性成型的方法,通过利用平行的隔板对腔体进行分隔形成若干填充单元,再将环氧树脂注入冷却成型,但其操作繁琐,难以实现良好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盖板以及与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的注入腔以及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的样品成型腔,所述注入腔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样品成型腔的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入腔和所述样品成型腔均位于所述下盖板的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侧壁面与所述上盖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沿着所述注入腔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入腔相匹配的注入腔凹槽,所述注入腔凹槽与所述样品成型腔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位于所述密封槽的两端之间,所述密封槽绕设于所述注入腔和所述样品成型腔的周边。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环氧树脂的制备模具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注入腔,两个所述注入腔分别位于所述样品成型腔的两侧,两个所述注入腔分别与所述样品成型腔连通。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吉祥贾朋黄荣进李来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